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流沙墜簡:於闐王國官吏思略的絲路人生

2024-05-05歷史

和田地區博物館裏,有一件從洛浦縣熱瓦克佛寺遺址北面采集到的紙質文書【思略租賃桑樹契約】,它記錄了1200多年前,一位叫思略的小官租賃他人桑樹的具體條款,標註了數量、租期、租金、甲乙雙方和見證人。

在與洛浦縣相鄰的策勒縣,有一座丹丹烏瑞克遺址,這裏出土的公元8世紀下半葉的一些文書中,數次提到過「思略」這個名字,透過這份契約及其他屬於思略或與他相關的文書所記錄的內容,我們可見唐代於闐的社會生活百態,以及思略的人生軌跡。

動亂中成長的青年小官

在大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於闐人思略當上了鄉頭,5年後又兼做薩波, 也就是於闐的 軍將

思略生活的地方叫傑謝,是大唐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於闐的六城州下轄鄉,去周邊的於闐邊防要沖-----質邏、坎城、神山堡等地有對應的交通路線。於闐鎮當時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節點和交通樞紐,也是大唐管理西域的重要堡壘。

在傑謝這片沙漠綠洲上有50多戶人家,人們主要靠種植糧食和桑樹、織絺绤、養牲畜等為生,種桑、養蠶是這裏的大事。但是從整體上看, 傑謝鄉孤懸大漠,與達瑪溝附近的六城其他各鄉以及坎城相距甚遠,一旦遇到敵情,常常整體遷移他處。

今天和田地區依舊有活化石般的桑皮紙

從500多年前中原的養蠶繅絲術傳到思略生活的這個地方後,桑蠶業漸漸就成了大多數人的飯碗,而於闐也是整個西域地區種桑養蠶技術和手工紡織最發達的地方。

思略之所以能當上鄉頭,跟他能聽說漢語、能寫漢文有一定的關系。歷任於闐王都深受中原制度文化的影響,在於闐管轄範圍內,官方文書都是漢文和於闐文兼用的。

於闐文-漢文雙語敕令

工作時,思略時常要與各級官員有公文往來,比如與鎮守軍將領楊晉卿商議向百姓征調或購買軍需物資的事,向上級六城州刺史尉遲信呈報傑謝百姓請求官府代為追索驢賬的事、為自己的兒子斯臘服役的事等,都用漢文書寫的。政府公文同時用多種語言書寫的情況,在今天的新疆依舊存在。

借錢征稅,勤儉守產

今天紡織艾德萊斯的和田婦女

當上鄉頭後,思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傑謝的各家各戶征稅,還要派役,並監督手底下的人記賬建檔。當時,征稅除了貨幣外,還收農作物、絲織物、皮料、獵物、家畜、飼料,總之值些錢的東西都能拿來交稅。

如果遇到有的百姓有難處交不上稅的時候,思略就替他們先交上,有錢了再還。但遇到差科(差役和賦稅)太多時,思略自己的活錢不夠了,因此只能再向周邊做生意的粟特商人借錢代百姓交稅。

有一回他還被上級發書信來問責,原來有個粟特商人投訴思略多次逾期沒還本金和利息,還將狀告給了於闐王政府,上級命令他限期歸還,不要再生出事端。

在被責罵之後,思略會慶幸自己還有不少家產,為了細水長流還要用心操持。

思略給家裏陸續買了些田地。 有一年,思略向一個叫漢卡的工匠租了5棵桑樹,租期1年,租金是3匹絺绤(絲織品)。 在這兒,絲織品也能當貨幣結算。 因為桑蠶業發達,所以市場上有很多種租賃方式,也有成熟規範的制度。

思略還有一樣重要的工作,是幫助鎮守軍運送重要的軍需物資,協調運輸的工具和人員,讓物資安全到達周邊的幾個鄉。現在吐蕃人正在步步緊逼他的家鄉,他要負責保護絲織品的運輸,因為絲織品是當時重要的軍餉種類之一。

文化學習

五台山壁畫裏的於闐王城

在大唐的統一治理下,安西四鎮一直都有中原派來的鎮守軍駐紮,重鎮於闐有數千唐軍,他們既要管理和守衛正常的社會生活,也要和百姓一起屯田造林,有的軍士把家眷也一同帶來安家,有的也在這裏娶了心儀的女子成家。

為了滿足鎮守軍和百姓們的社會生活需求,長安那邊還專門在思略的家鄉設定了由中原僧侶當住持的漢傳佛教佛寺,同時帶來了好多漢文文書和典籍。閑暇之余,思略也會找一些感興趣的書來看。

佛教的盛行讓佛教藝術在這裏顯露光彩。初唐時期,於闐畫家尉遲乙僧就去長安專門為佛寺繪制壁畫,逐漸形成了於闐畫派。

思略有時會想,如果傑謝的這些佛寺和壁畫,在若幹年後還能被人們看見,那就請大家好好欣賞壁畫上人物生動飽滿的面孔和雅致多彩的衣著,感受一下凹凸暈染和屈鐵盤絲繪畫技法的精妙吧。

書中所寫的「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絕不是誇張之詞,大唐為了維護絲綢之路北道和南道的交通暢通與商旅安全,在沿途設定了大量守捉、戍堡、烽燧、驛站,派駐軍士嚴守,讓無數來自各地的官員、使者、商人、僧侶、藝術家暢行,也讓絲綢、珠寶、香料、瓷器、書籍、藥材、金銀器皿帶著傳播文化的使命走向四方。

生活在傑謝的思略,數十年中親歷了絲路南道上的種種變遷,他成長的年代正是唐朝走下坡路,在中亞的權威不斷墜落的歲月,他生於盛世盛極而衰的尾巴,長於戰火紛飛的歲月。十幾年後,吐蕃人徹底征服了於闐國。 而他留下的【思略租賃桑樹契約】為於闐文書寫,由已故的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教授段晴釋讀出其具體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