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被「黃謠」毀掉的大唐第一美人

2024-07-07歷史

【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荔枝圖頁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32267507/answer

原標題:楊貴妃吃個荔枝,為什麽會受到千古非議?

著名的「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未必可信。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認為根據唐代可信的一手資料,唐明皇和楊貴妃可能夏季都不一定同在一起:「杜牧、袁郊之說,皆承訛因俗而來,何可信從?」

所以杜牧詩不用太當真——當然也有人掐陳寅恪這條的,此處不贅言,直接入正題吧。

01

楊貴妃吃的荔枝哪裏來的

唐代貢籍麽一共兩大體系,期間還不停在變化修正,產地也經常變化,不羅嗦。

一般認為,貴妃的荔枝主要有兩種可能,1是嶺南,2是巴蜀。

...........................................................................................

1、嶺南說。

這有各種史料證明。

楊貴妃同時期的詩人有作品為證,比如詩史杜甫有:

...........................................................................................

「憶昔南海使,奔騰進荔支」(【病桔】),「炎方每續朱櫻獻,皆是嶺南貢荔枝」(【解悶)】。

鮑防有【雜感詩】:

「五月荔枝初破顏,朝離象郡夕函關。雁飛不到桂陽嶺,馬走皆從林邑山。」

【唐國史補】也可為證明

「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

意思是說楊貴妃小時候就喜歡荔枝,後來發現嶺南的荔枝比家鄉蜀地要好,每年都要嶺南進貢。

宋人的【資治通鑒】和【新唐書】都遵從嶺南說。

2、巴蜀說。

【新唐書】寫貴妃吃的都是新鮮荔枝:

「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

但是我們都知道,荔枝很容易壞。

嶺南畢竟遙遠,白居易在【荔枝圖序】說荔枝:

「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大家討論問題都愛參照這條作為證明,畢竟呢,當時正常的行旅一般都要幾個月,怎可能保鮮?

因此從宋代起較多認為是巴蜀來的,那時候忠州涪州都產荔枝,差不多就是現在重慶涪陵那邊。

史料如下:

蔡襄【荔枝譜】:

「唐天寶中妃子尤愛嗜,涪州歲命驛致。」

蘇軾【荔枝嘆】:

「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進入。」

【輿地紀勝】寫涪州荔枝:

「妃子園在州之西,去城十五裏, 荔枝百余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

【碧雞漫誌】卷四:

「太真妃好食荔枝,每歲忠州置急遞上進,五日至都。」

這個說法的支持者也很多。

歷史學家嚴耕望【天寶荔枝道】認為嶺南荔枝是托了張九齡的大名才走紅的,貴妃只不過在跟風。

杜文玉【楊貴妃、高麗仕與荔枝的情結】認為是嶺南人高麗仕給貴妃打的這個小廣告。

但是唐代只有一條史料是支持巴蜀向長安進貢的荔枝。

【元氏長慶集】卷三九【浙東論罷進海味狀】:

「臣伏見元和十四年,先皇帝特詔荊南令貢荔枝。」

也沒說清楚是不是新鮮荔枝,可能是加工的荔枝。

02

貴妃的荔枝怎麽保鮮?

唐代沒有相關史料,快宋代才有講荔枝保鮮的史料,不過保鮮的手段也不過就是這樣了。

1、短途運輸荔枝的話,放在容器裏密封保存。連枝葉一起保存時間會更長。

【謝任瀘州師中寄荔支】:

「有客來山中,雲附瀘南信。開門得君書,歡喜失鄙吝。筠籢包荔子,四角俱封印。……相煎求拆觀,顆顆紅且潤。」

筠籢是竹子做的一種容器。

範成大的【吳船錄】也有寫:

「試取數百顆貯以大合,密封之。」

2、長途運輸荔枝的話,就選小棵的荔枝盆栽整棵運輸。

宋代的蔡京做過這樣的事情,走海路把荔枝長途運到汴京。

【三山誌】卷三九:

「宣和間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

這個比較貴,所以乾隆都不敢敞開肚子吃荔枝。

3、也可以摘下來後把荔枝連枝帶葉嫁接在別的植物上一起運輸。

這個比較晚了,明代朱權【臞仙神隱】講把熟荔枝插在截斷的芭蕉上,這樣荔枝摘下來後還可以再長熟一點。

徐勃【荔枝譜】則是嫁接在鮮竹上,再密封:

「鄉人常選鮮紅者,於林中擇巨竹鑿開一穴,置荔節中,仍以竹籜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氣滋潤,可藏至冬春,色香不變。」

03

貴妃的荔枝怎麽運輸?

漢武帝破南越後,愛上了荔枝,想移植沒成功。

「自交趾移植百株於庭,無一生者,連年移植不息」 (【三輔黃圖】) ,偶爾有個別奇行種,硬是活了,也不結果子。

不小心又養死,會被殺頭。 (「然終無華實,帝亦珍惜之。一旦忽萎死,守吏坐誅死者數十,遂不復茂矣。」)

飛郵穿荔枝,這事情漢武帝也幹過,累死了不少人:

「郵傳者疲斃於道,極為生民之患。」

謝承【後漢書】裏也講過這事,所以也不是楊貴妃的獨創。

這個事情太勞民傷財,後來【太平禦覽】裏面晉代進貢用的是「煎荔枝」,也就是加工的幹荔枝。

漢代的荔枝是嶺南來的,有專門的驛送制度:

「十裏一置,五裏一堠」(【後漢書】卷四)。

一般三五十裏才有一個驛站,但是送荔枝的這個驛站,是每十裏一個大站,每五裏一個小站。

這樣可以不停換馬,沖刺前進,和時間競賽的場面也很慘烈,要死不少人。

杜文玉估計,從嶺南到長安,大概最快要11天。

輔助以上面一些保鮮的方法,是可以湊不要臉地吃上鮮荔枝的。

嚴耕望認為產地在巴蜀,他根據宋代史料考證,貴妃的荔枝路途從巴蜀到長安,大約兩千裏左右,3-7日到長安。

所依據的是【輿地紀勝】:

「楊妃嗜生荔枝,詔驛自涪陵,由達州,取西鄉,入子午谷,至長安才三日,色香俱未變。【涪州誌】雲,七日到長安,不同。」

04

除了荔枝,今天我們普通民眾認識的楊貴妃也不是她的本來面目,大多是依據歷史文本產生的變形。

比如她和安祿山被津津樂道描述得近乎荒誕的私情,這根本就是造黃謠。

在這一類想象中,楊貴妃根據不同的意圖,可能身材不錯,也可能肥胖,可能醜惡甚至淫蕩而妖邪,或者在異質文化中被解讀成為愛而苦惱的美麗女子。

我們的想象投射在貴妃的身上,各取所需。

實際上,正式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具體記載楊貴妃的實際容貌。

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書】和【舊唐書】的「楊貴妃傳」中也只是用「姿色冠代」「資質豐艷」等語焉不詳的詞匯來描繪。

「豐艷」的「豐」容易被誤認為是在描述一個胖美人,但是考慮到【舊唐書】已經是後晉 (936年-943年) 劉昫等人撰寫並且宋人還進行了修訂,他們不可能穿越回唐玄宗時期見到貴妃,而唐代文人們並無一詞言貴妃之「豐」。

唐人以肥為美的說法,在後來的五代和宋代提得較多。

扮演楊貴妃一般是要增肥的

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是不是唐代,傳統對美女的標準差不多就是「高白美」三個字:高,身材要修長;白,皮膚要白皙;美,臉蛋要姣好。李德裕【柳氏舊聞】裏,正寵愛著楊貴妃的唐玄宗給太子選妃,明確提出了標準必須是「細長潔白」的女性,「細長潔白」對應著高和白,正符合漢代選美標準:

「漢法八月選女,必身長合度,長白即美德。」

風流天子玄宗的審美恐怕並沒有異於前朝君主。

而且再怎麽講,楊貴妃也是個擅長歌舞的女性,大約並不至於肥胖。

真正描寫貴妃容貌的主力軍,還是文人們。

其中對貴妃容貌最有發言權的文人,是李白。

05

比起大部份同時代文人要靠腦補來描繪貴妃,李白可是近距離見過貴妃的人,並留下了【清平調詞】【宮中行樂詞】為證,特別是【清平調詞】三首,乃唐玄宗和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花時令李白寫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詩人的句子美則美矣,卻狡猾地回避了對貴妃的任何描述,這種漂浮在空中的虛寫的美,好像換成任何一個大美女都行得通。

同時代的杜甫要樸實得多,一首【麗人行】,實打實地工筆描繪了貴妃等一群美女的容貌: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杜甫畢竟是被「命待制集賢院,召試文章」的人,很可能親見過貴妃。「詩史」杜甫版本的楊貴妃,是個身材勻稱、不胖不瘦,而且有著細膩肌膚的美人兒。

安史之亂後楊貴妃已香消玉殞,但是貴妃美人圖狠狠地火了起來。

其中,以長安人周昉的美人圖最為盛名,這是個善於把一切貴婦人統統畫成胖美人的畫家,在把女人畫成胖子這件事情上他簡直是唐代的魯本斯。

【陜西通誌】稱他「作士女多為秾麗豐肥之態」。

由於之前的中國傳統繪畫裏並沒有以肥為美的傳統,【宣和畫譜】不客氣地評價:

「世謂昉畫婦女多為豐厚態度者,亦是一蔽(弊)」。

對周昉的畫風並不贊賞,並總結原因為:

「昉貴遊子弟,多見貴而美者,故以豐厚為體,而又關中婦人纖弱者為少。」

一是因為貴婦人自然應該有貴態,豐厚的家底要在豐厚的身材上彰顯,

二是因為地域原因,關中美女個頭都比較大。

或許咚的一腳,畫家下筆就把少數纖弱的婦人給批次處理了。

這也是肥美人楊貴妃的最早影像版本。

周昉簪花美人圖(局部)

詩經曰「碩人其頎」,高大修長倒也罷了,文人們會欣賞一個胖美女嗎?

06

和周昉差不多同時代的白居易和陳鴻,應該是看過大熱的周昉美人圖的,卻並沒有在下筆時傳達出「以肥為美」的觀念,也並沒有把楊貴妃處理成胖美人。

白居易【長恨歌】寫作時安史之亂已過半個世紀,他筆下的楊貴妃更多的像是文人心中的理想型女神:氣質嫵媚,「回眸一笑百媚生」,眉毛修長氣色好,「芙蓉如面柳如眉」,腰肢纖細體態嬌弱,「侍兒扶起嬌無力」,皮膚細膩,「雪膚花貌參差是」。

這樣的楊貴妃怎麽著也是個纖細嬌弱的美人兒。這仍然還是古代一以貫之的主流審美觀。

而以史筆見長的陳鴻,在【長恨歌傳】中沿襲了杜甫詩中的「肌理細膩骨肉勻」形象,寫楊貴妃「纖秾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是個不胖不瘦的氣質美人;寫貴妃出浴則是「既出水,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和白居易【江南遇天寶叟】裏「貴妃婉轉伺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頗為接近,都將貴妃處理成纖弱嬌柔的女性形象,決非是胖美人。

而實際上,中國文人墨客的理想型女神,從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和曹植【洛神賦】開始,基本的元素一直沒太大變化,無非是櫻桃小口、明眸皓齒、長頸削肩、普都細腰、膚色勝雪等等特質的排列組合。

即使是之後幾百年間的詩詞戲曲如【梧桐雨】【長生殿】,只要是試圖把楊貴妃描寫成千古佳人的,一概都沒有逃出傳統的審美套路。

07

這樣一個纖弱或者勻稱體形的楊貴妃形象,是怎麽一步步發福,變成肥美人了呢?

這要追溯到正史【舊唐書】裏對楊貴妃的批判態度,它幾乎奠定了歷代文人抨擊楊貴妃的基調。

杜甫的【麗人行】和【哀江頭】算是秉承正史的論調,慢慢地將女人禍國論成為主流敘事。

但一直等到五代和宋朝,特別是宋代,文人們開始密集地描寫一個肥胖的楊貴妃,並把肥貴妃的歷史形象就此固定下來。

五代人【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不少當時宮中瑣事和宮內外風情習俗,是楊妃肥胖的最早文獻出處,其中稱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使侍兒交扇鼓風,猶揮汗不止」——貴妃不但胖,還愛出汗。

今人孟暉在【貴妃的紅汗】裏詳細還原了楊貴妃淌下的紅色的汗水。所謂「紅粉知己「最早講的正是源自楊貴妃時代,女子們往身上撲的紅色粉末,汗水混合粉末一並淌下,帶著香氣染在了衣物上,故有「香汗淋漓」之稱。

本是貴族女子的尋常事,卻被【開元天寶遺事】的作者視為妖異。

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則直接斥此書為淺妄之書。

彼時,周昉作為曾經被唐德宗召見作畫的名家,他的美人圖已經深入人心;直到今天,簪花仕女圖仍然是我們想象唐朝的經典符號。

周昉美人圖裏的貴妃雖然胖,但仍然是宮廷裏富貴優雅的大美人兒,宋代的文人們卻把對楊貴妃作為紅顏禍水的批判,投射在了畫作裏圓潤富貴的身形上。

詆毀一個女人最快捷的方式,當然就是攻擊她的身材和容貌。

加上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流傳之深遠,文人們不諷刺一下貴妃簡直顯不出氣節來。

理學家魏了翁的【鶴山集】有一首【臨江仙·約李彭州暨兄弟看荔丹有賦】曰:

「人應笑太真肥。破除千古恨,須待謫仙詩。」

已經非常露骨地把楊貴妃釘在了死胖子的恥辱柱上。

而蘇轍有一首【周昉畫美人圖】:

「深宮美人百不知,飲酒食肉事遊嬉。……擁扇執拂知從誰,瘦者奇比肥玉妃。」

直接把楊貴妃和趙奇比相提並論,有了「環肥燕瘦」的講法。

作為一個胖子的楊貴妃形象,「人應笑太真肥」則漸漸被擴寫成了有情節有對話的場景。

08

待到了明清小說【隋唐演義】,在宋人【楊太真外傳】的情節上益發活靈活現:

原來玄宗曾閱趙奇比外傳,見說他體態輕盈,淩風而立,常恐吹去。因對楊妃戲語道:「若汝則任其吹多少。」蓋嘲其肥也。楊妃頗有肌體,故梅妃詆之為肥婢,楊妃最恨的是說他肥。

放在今天看,這個玄宗也是個毒舌男:

「不比人家奇比,貴妃你可是不管風多大都吹不走。」

而曾經被玄宗寵愛卻最後被打入冷宮的梅妃,痛罵楊貴妃是「肥婢」,這也是有典故的,根據明代彭大翼的【山塘肆考】,貴妃的弟兄楊國忠,冬日天冷時選了一批肥胖的婢妾在前面人肉擋風 (「唐楊國忠冬月選婢妾肥大者列行於前,令遮風,謂之肉障」)

古人對胖子的惡意簡直要溢位紙面。

實際上很早就已經有了不少醜化或者妖魔化楊貴妃的作品,比如【新唐書】寫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近服妖也」,之後更是有過之而不及。

元代陶宗儀【說郛】幹脆把女性染紅指甲這樣尋常的美妝技巧給妖魔化,說楊貴妃「生而手足爪甲紅,謂白鶴精也,宮中效之」。

至於【紅樓夢】裏提到的「安祿山擲傷了貴妃乳的木瓜「,故事的形象已經近乎荒唐和淫邪了。

楊貴妃和安祿山的古代「同人文」非常多

簡而言之,楊貴妃是不是胖子,命運主要取決於舊時文人們對楊貴妃的態度。

如果是同情的態度,那麽楊貴妃就是普都細腰的嬌弱美人;如果是批判態度,楊貴妃就是在周昉美人圖基礎上被醜化的肥貴妃。

史家、文人和畫家就這樣共同參與,構建了中國文化裏對楊貴妃作為胖美人的想象。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