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明朝邊塞防線都快崩潰了,英宗憑啥覺得親征就能輕易克敵?

2024-07-07歷史

本 文 約 51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分 鐘

正統十四年 (1449) 七月中旬,急如星火的軍情頻頻傳入京城:自七月十一日起,瓦剌騎兵分道入寇,也先部對山西大同發起猛攻,陣斬明軍大同右參將吳誥;與此同時,瓦剌軍阿剌知院部入侵宣府,兵圍赤城;脫脫不花汗進犯遼東;甘州也遭到蒙古騎兵襲擊。雖然在過去近十年時間裏,瓦剌軍隊大舉入寇的情報不時由邊塞傳入北京,但多是虛虛實實琢磨不定,來時如一陣疾風,邊地劫掠一番後又退回漠北消失無蹤,久而久之,大明朝的官員們被搞得神經疲憊,英宗皇帝也不太當回事。但這次的確不同,瓦剌大軍來勢洶洶,一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明帝國的邊塞防線似有崩潰之危。

盡管軍情緊急,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朱祁鎮卻異常鎮定,因為他最依賴和信任的「先生」王振告訴他,瓦剌不足為懼,只要皇上率大軍親征,平定也先之亂易如反掌。

這一天朱祁鎮也等待了太久,兩天後,躊躇滿誌的英宗召集朝臣並告訴他們自己已決定禦駕親征,率大軍蕩平瓦剌。聽聞此訊息的朝臣驚愕無比,誰能想到皇帝親征如此重大之事,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倉促決定?可英宗與王振底氣十足,畢竟這不是正統朝的第一場戰爭,就在一年前,打了近十年的麓川之役以雙方簽訂盟約的形式告終,英宗與王振將之視為帝國的勝利。

倉促間決議親征

正統十三年 (1448) 春,朝廷上下沈醉在征伐麓川大捷的氣氛中,大概沒有人還記得劉球八年前的預言:

「麓川荒遠偏隅,即叛服不足為中國輕。而脫歡、也先並吞諸部,侵擾邊境,議者釋豺狼攻犬豕,舍門庭之近,圖邊僥之遠,非計之患上也。」

劉球不幸言中,麓川之役使明軍勞師遠征,長年作戰,極大地耗損了帝國的綜合國力,而就在明帝國一次次向西南增兵的這些年,北部瓦剌部的梟雄也先乘勢崛起。早在宣德年間,也先的父親脫歡就開始對各部進行兼並戰爭,蒙古兩大強大部族瓦剌、韃靼部眾皆歸屬於脫歡麾下。脫歡於正統四年 (1439) 病死後,其子也先嗣立,自稱「太師淮王」,其能力與野心都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趁明朝大舉對西南用兵無暇北顧之際,迅速發展擴張,聯合沙洲、赤斤蒙古諸衛,並在正統九年 (1444) 公開宣布建立甘肅行省,並給當地諸部首領授予職銜,大有與大明分庭抗禮之勢。正統十年 (1445) 發兵攻打哈密衛並將其控制,次年又率兵東進,攻打兀良哈三衛,此三衛於正統九年 (1444) 被明軍征伐過,人心本不向著大明,因此很快就倒向也先,充當其先鋒。隨後也先又「破兀良哈,脅北韓」。對於也先擴張,英宗無暇調兵征伐,只能采取消極防禦策略,坐視著繼元帝國瓦解之後,大漠之上又興起一個蒙古貴族建立的政權崛起壯大。

自正統九年以來,也先諸部寇邊次數越來越頻繁,但英宗朱祁鎮的對策卻趨於消極,這當然與朝廷重兵南征麓川有很大關系。到正統十二年 (1447) 二月,巡撫大同宣府的右副都禦史羅亨信等人就上奏說也先屢次寇邊騷擾之事,並認為其駐地不遠,恐怕有伺機為患之意,主張加強守備。然而明英宗批復卻認為蒙古軍已撤去,沒必要小題大做。沒過多久,大同左參將都督僉事石亨也拉響警報,他上書稱:「也先屢犯邊,及秋尤可慮。」又一次為明王朝拉響警鐘。

種種跡象表明,也先已不是單純寇邊劫掠,大舉犯邊已是必然。到了正統十四年 (1449) 正月又發生一件事,錦衣衛指揮使吳良出使瓦剌時忽然被也先扣留,在被扣期間吳良發現也先在積極備戰,蒙古諸部正進行戰爭動員,必是要興起大規模戰事,於是秘密派人逃回北京密報,說本年初秋蒙古諸部將大舉進犯,應早作防範。

果不其然,到正統十四年 (1449) 六月十七日,朝廷得知瓦剌將犯大同的訊息,證明吳良年初給的情報十分準確。英宗令太保成國公朱勇挑選馬步精銳45000人分別開赴大同和宣府防禦。到了七月,瓦剌騎兵分道大舉入寇,大同、宣府、遼東等地硝煙四起,參將吳誥戰死,北地局勢日益緊張,大明帝國建國以來從未遇到如此嚴峻之局勢,無論是朱祁鎮還是王振都已無法回避這一問題。正如本文開篇的一幕,前線戰事急如星火,朝臣驚慌失措之際,內廷忽然傳出聖上決議親征之旨意。親征乃國之大事,況且當下也先勢頭正旺,短短兩天就倉促決議親征簡直如同兒戲,朝中但凡有點清醒的大臣都知道此舉太過輕率,很快由吏部尚書王直牽頭,廷臣合章勸諫,提醒英宗「且兵兇器,戰事危,古之聖人敬慎而不敢忽。今以天子至尊而躬履險地,臣等至愚以為不可……」

面對群臣苦口婆心、入情入理之勸諫,英宗回答同樣鏗鏘有力,表現得頗有英雄風範,他說:

「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逆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征率大兵以剿之。」

誰是第一責任人?

親征的決議雷打不動,究竟是什麽給了「大明戰神」朱祁鎮如此強硬的底氣呢?【明史·宦官一】中對英宗親征一事表述為太監王振「挾帝親征」,這個「挾」字用得很妙,有挾持、裹挾之意,也就是說親征一事是王振的意思,英宗為其所裹挾。此說最早也是親歷者李賢著述:

「權臣(王振)不與大臣議,挾天子率師親征,百官上章懇留,不從,迫促而行。」

看到了吧,親歷者都說是王振這個死太監又「挾」又「迫」,促成了親征,遂有土木之變。這樣一來,主要第一責任人就不是英宗而是王振了。可事實上,王振「挾帝」之說經不起推敲。首先,王振雖是明朝第一代權閹,但在制度上已決定了明代宦官受制於皇權,不可能淩駕於皇權之上。其次,正統十四年 (1449) 時,英宗已經22歲,不是小孩子了,況且皇權未曾旁落,如果他本人不願意親征,誰人又能「挾」之?關於這個問題,【明實錄】中的表述就客觀多了:


「車駕發京師親征,是舉也,司禮監太監王振勸成於內,故群臣雖合章諫止,上皆不納。」

歸根結底,親征還是明英宗自己的意願,加上他極度依賴和信任的王振在他耳邊大忽悠、大慫恿,最終促成親征之舉。在決議過程中,王振的確有重大責任,但第一責任人仍是明英宗朱祁鎮!從個人角度分析,22歲的明英宗正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年齡。大明朝以武立國,英宗的祖輩、父輩都曾策馬揚鞭征戰沙場,建立赫赫戰功,這對於一個22歲的青年皇帝無疑具有巨大吸重力。朱祁鎮年幼時,其父朱瞻基曾問他:「敢有幹擾國家法紀犯上作亂的,敢不敢親帥六師至討?」小朱祁鎮回答堅定而果斷:「敢!」如今瓦剌犯邊,面對群臣勸諫,英宗對大臣那番激揚澎湃的回復大致也是肺腑之言。

有一說一,皇帝親征之舉本身不能說是錯誤,只是英宗這次親征是在時間倉促、準備不足、不知彼不知己的情況下,好大喜功,憑一時意氣的輕率決定,作為一國最高統治者,這是不負責、不合格的表現,對整個帝國更無異於滅頂之災。或曰英宗年少輕狂尚可理解,為何老謀深算的王振也極力慫恿促成親征?這就涉及更復雜的因素,整個正統時期,每當遇到民變、邊患時,王振始終是堅決的主戰派,很重要的原因是宦官「專征」之權在這一時期迅速擴張,每有戰事就是宦官監軍,建立戰功之機,有益於司禮監鞏固自身地位。此外雖然打仗勞民傷財,但此前的戰爭皆是以「大捷」告終,尤其是長達十年的麓川之戰的勝利,也難免讓王振膨脹。王振個人自幼深居宮中,精於權謀卻不知掌兵,而以往經驗告訴他,只要主戰就能打,只要打就能贏,贏了就能升級長經驗,就和掛機刷怪一樣輕松。況且此次親征是調集六軍,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一旦平定瓦剌之亂,無疑能讓王振的地位更為鞏固,這種低風險高報酬的賭局,當然要搏一搏。

總體而言,無論是明英宗還是王振,都錯誤地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同時低估了瓦剌的實力,正是對時局的誤判導致土木堡慘敗。

親征帶了多少軍隊

當然,無論統帥必勝的意誌多麽堅強,能否打贏一場戰爭,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軍隊。軍隊的多寡也往往是打一場仗的底氣所在。那麽明英宗親征時,明軍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親征軍隊人數多達50萬人,而也先的瓦剌軍隊僅有2萬,土木堡一役,瓦剌以2萬破明軍50萬,堪稱以少勝多的奇跡。不過奇怪的是,在【英宗實錄】中並無此次親征的具體人數記載,後來清修【明史】也沒有記載親征軍人數。談遷的【國榷】記載為軍隊與隨行的非戰鬥人員共50萬。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則直接寫「官軍五十萬」,也就是明軍50萬人的主要依據。

那麽關於明軍人數說法有沒有親歷者的第一手資料呢?還真有兩位英宗在位時期的官員留下記錄。一位土木堡親歷者李賢,他在【古穰雜錄】中記載土木堡之役,明軍「二十余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也就是說明軍一共有二十余萬。另一位則是天順年間的翰林學士劉定之,他根據自己見聞與收集的資料,在其著【否泰錄】中記載「官軍私屬共五十余萬人」。這兩種記載都能算第一手資料,數位卻相差一倍,加上帶有「私屬」一詞,使得軍隊的人數更加模糊化。至於第三方史料北韓的【李朝實錄】中,則記載「七月十七日,皇帝領兵八萬親征」。

50萬、20多萬、8萬,相差甚大,究竟哪一個數據最為可信?可以確定的是,這場親征明英宗所帶軍隊主要是京營戰兵,從後來北京保衛戰時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來反推,英宗幾乎帶走全部京營部隊,因此正統年間京營人數也是親征軍數量的重要參考指標。京營有多少戰兵?永樂遷都北京後,設立京營七十二衛,以一衛所理論滿額兵員5600人計算,七十二衛的理論滿額兵員則為403200人,加上畿內地區約50個衛所,大約二十余萬人,整個京營滿額人數約在五六十萬人。

從紙面上看,明英宗親征帶五十萬軍隊也不無可能。但要清楚,這賬面上的五六十萬人並非全為戰兵。根據明代耕戰一體的屯田制度,衛所兵分守軍與屯軍,其中屯軍占大多數,這些人平時耕作,戰時作戰,但戰力較低,逃亡率高。另一部份則是守軍,這些部隊不用屯田,更像職業軍人。明成祖建立的京師三大營 (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的兵員,主要就從京衛抽調人員進行訓練而成。

自宣德年間以來,衛所軍士逃亡現象嚴重,即使是京營也出現嚴重缺額。據【宣宗實錄】記載,宣德五年 (1430) 十二月,成國公朱勇曾說:「舊時五軍每軍步騎二萬人,後調大同等地備禦,今五軍總有五萬七千余人,而神機諸營比舊亦少。」按每軍2萬人算,五軍營滿額10萬人,而宣德五年只剩下5.7萬人,近乎缺額一半。針對這一問題,明宣宗還下令從京畿各衛所挑選10萬人到五軍營進行訓練。

據【英宗實錄】記載,到了正統元年,京營缺額問題更嚴重,京衛選操官軍竟然只有十萬人,加上班軍8萬人 (宣德年間確定的「班軍制度」,春秋兩季,分別征調京城附近各省兵員到京師備操) ,可呼叫的戰兵大約在18萬左右。假設正統十四年 (1449) 京營戰兵也是這一數據,那麽在也先大舉寇邊之後,英宗令成國公朱勇選京營4.5萬人前往大同,剩下的人數則在14萬左右。加上錦衣衛等親軍,英宗親征之時,明帝國京營人數應該在15萬至16萬,真實人數應該大致介於【古穰雜錄】和【李朝實錄】的數據之間,至多不會超過20萬,最少也不少於8萬。

七月十五日,明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奉命監國留守京師,駙馬都尉焦敬輔政,自己則親率十余萬大軍備齊糧草輜重,準備出師迎敵。除了英宗與王振,還有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鎮遠侯顧興祖、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數十位勛貴重臣皆隨駕從征。此次親征聲勢浩大,英宗躊躇滿誌,王振誌在必得,而他們將要面對的敵人瓦剌,真的只有區區2萬人馬嗎?

瓦剌軍僅2萬人之說也源自劉定之的記載,並多被後世沿用。雖然除了【否泰錄】之外,鮮有史料確切記錄此次進犯的瓦剌軍具體數據,但如前文所述,早在正統十四年初,朝廷就已得到關於也先在進行戰爭動員,準備秋季大舉入侵的奏報。從後來形勢發展來看,奏報屬實。那麽也先經過半年動員,所用兵力怎麽可能僅有區區2萬人?再者,至七月大舉進犯以來,大同、宣府至遼東等多地同時遭到瓦剌軍兇猛攻擊,這種多線兇猛攻勢2萬人很難實作。晚明官員葉向高在【四夷考】中記載土木堡之役前夕,也先盡發其所部犯邊,也從側面否定了2萬人之說。從瓦剌動員能力、犯邊戰線和攻勢規模幾個方面推斷,瓦剌兵力與明軍不會有太大的懸殊。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六日,龍旗飛舞,大軍開拔,明英宗懷著他多年的戎馬英雄夢,劍鋒直指西北。與此同時,瓦剌軍兵分數路傾巢而出,也先的探馬們無時無刻不在註視著這位大明皇帝出征路線。硝煙四起,為戰而來!一個月後,在懷來衛 (今懷來縣) 以東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明帝國的命運將徹底被改變。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20年11月上,原標題為【硝煙四起,邊情危急 英宗親征:明帝國的底氣有多少?】,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周渝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古月

國歷好物

13代歸義軍共守絕域

心向漢域,歸義唐土

莫高窟裏最波瀾壯闊的晚唐史詩

國民歷史讀物【國家人文歷史】專業團隊

最新力作

講透晚唐河西走廊地緣政治

劉後濱 馬伯庸 曹盾 張苗 傾力推薦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