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中國五千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筆,或許你知道蘇軾、王安石、晏殊等他們都曾是宋朝的"明星",既是文人又是大官,好不得意;而你聽到過什麽關於軍事、武術方面宋朝值得借鑒的事情嗎?
宋朝不是沒有名將,狄青、嶽飛、韓世忠,什麽叫生不逢時?他們就是了,趙匡胤立朝時確立的"以文治國",將宋朝與這些原本應在戰場快意人生、精忠報國的將士們送向了萬劫不復。宋朝究竟是采用了怎樣的軍事政策?為什麽會采用這樣的政策?本文將從軍事方面闡述,宋朝是如何一步步滅亡的。
一.皇帝的疑心病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以文治國,重文輕武"
宋朝第一任皇帝趙匡胤你有什麽印象?潛意識中應該是將他與朱元璋、李淵歸為一類的,同樣都是在一個政權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國。不是那些只會高談闊論的政治家,而是真正經歷戰爭,謀略與才華兼顧的政治家。
然而趙匡胤頗有一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意味,他在五代十國的戰爭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創立宋朝,本應明白武將對一個王朝的重要性,但他退縮了,他選擇"自保",或許這便是皇權的吸重力。
立朝之初,趙匡胤便確立了宋朝的發展路線—"以文治國,重文輕武。"
2.最"喪"的宋朝皇帝
在趙匡胤眼裏,晚唐和五代十國出現的政變都是因為"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這種思想放在現代就是我們說的"太喪了",若古代便有這種文化,趙匡胤可能是中國皇帝發展喪文化的第一人。
喪的人看什麽都抱著消極的態度去面對,趙匡胤的"喪"影響了宋朝歷代皇帝,本以為會有個正能量皇帝挽救一下,沒想到這一家子人喪到底。遼、金、西夏、元這麽多不安分的政權虎視眈眈著,宋代皇帝在軍事方面做了什麽反應?
來吧,先打,打不過求和,我給你錢、給你珍寶,然後周而復始、周而復始。所以這種喪表現在軍事上就是消極應對每一場與外部政權的戰爭。
3.光桿司令?
"我朝三百年來待士大夫不薄。"南宋覆滅之際,元軍已圍臨安,謝太後在朝堂上說了這樣一番話,她要求士大夫去救國,在這危機時刻連軍隊都沒有,可想而知宋朝的軍事管理制度多麽差勁。軍隊連光桿司令都沒有,需要文官上戰場。
二.宋朝軍事法令的失敗之路
1.說來說去,還是皇權最大
矯枉過正是什麽意思?宋朝在軍事制度上詮釋了這個詞。五代時,藩鎮囂張跋扈,軍事將領常濫用私權為自己謀私利,罔顧法紀。到宋朝時,皇帝認識到了軍權過大的弊端,為預防這種現象再次出現,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了軍事司法機構。
軍事司法機構是幹什麽的?簡單說就是將軍事司法權和軍事統帥權分離,也就是管軍事法庭和上戰場統帥的不是一個人。確實在某一程度上分散了軍權,鞏固了中央集權。
中央集權的權力一旦增大,皇權便淩駕於所有法律之上。所有法規在皇命面前不會發揮應有的法律效應。
2.老板不認識員工?
宋朝的軍隊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放到如今就像是你不認識你的班主任或者不認識自己的上司,聽起來就很不可思議,但事實是宋朝的軍隊將領和士兵相互都不熟悉,"兵不識將,將不知兵"。造成這種情況的是趙匡胤立朝之初確立的"更戍法"。
趙匡胤本是後周軍中最高統領,發動"陳橋事變"後奪取政權。因此他意識到了軍中統領若權力過大甚至會改變一個朝代的未來,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制定了更戍法。
其內容主要是: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但將領不隨之調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更戍軍冠以駐泊、屯駐、就糧等名目。通常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川峽、廣東等地戍軍,以三年為期輪換。
我們常說"熟人好辦事",更何況是一起出生入死面對戰爭的士兵和將領?更戍法確實杜絕了將領專權,但軍隊實力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這種法規有點像遊擊戰,打一槍換一地方。將領和士兵也是隔一段時間便會換一個軍隊待,將領對所帶領士兵的陌生以及士兵不知面前的將領是否值得信任,跟著他會不會喪失性命?
所以你指望他打什麽勝仗?傷亡人數少點就是積德了。趙匡胤這一變法雖然後期被廢除,但也是讓本不富裕的軍隊權利又雪上加霜了。
3.將帥無指揮權
趙宋王朝的這一家子皇帝都有個毛病—對將領極度的不信任,說直白點他們都有被害妄想癥。總是害怕自己家後花園哪天就成了某個軍隊將領的地盤。嶽飛精忠報國為何沒有好下場?狄青勇猛過人、,為何郁郁寡歡?都是這一家子人害的。
上了戰場,一切瞬息萬變。要打還是退本應是將領根據現場情況立刻做決定,宋朝這一家子皇帝說:不行!你派人飛鴿傳書、快馬加鞭告訴我前線什麽情況,我來制定戰略。為什麽說"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當然是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你現在收到快遞包裹都要三天,戰場上的決策連三天都等不了,沒想到還要用數十天等皇帝告訴你能不能打。如果這麽打都沒輸,可能對面真的是"人機"了。
總結:
"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唯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宋太宗這一席話點破了宋朝覆滅的緣由。宋朝皇帝都有一種思想: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他們對外表示"破財消災",我們有錢,給了你們需要的東西,我們和解吧;對內,重文輕武,武官地位逐漸降低,軍紀散漫。國防有多種重要?看看宋朝的下場就一目了然了。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