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朱允炆為什麽會輸給他的四叔朱棣?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朱允炆是個什麽樣的人。
自一代大儒董仲舒正式向漢武帝上書,請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各朝各代的皇帝以及儲君都必讀儒學經典。尤其是漢元帝劉奭當太子時就是儒家的狂熱粉絲,但他的父親,一代雄主漢宣帝劉詢評價他時卻恨鐵不成鋼的說了一句: 亂我漢家王朝者亦是此子 。
其實劉詢的潛台詞史官們不方便記載,他的意思是—— 蠢貨,學習儒家經典是為了讓你學成之後去給天下人洗腦用的,你可倒好,學了半天,自己卻被洗腦。
朱允炆和劉奭就是兩個差不多的人,我們學習歷史後都知道,一個皇帝讀書是為了管理讀書人,而不是為了成為一個讀書人。
這個腦筋急轉彎,朱允炆與劉奭一輩子都沒有繞過來。
在朱允炆看來,讀書人才是能幹大事的人。早在他還沒有繼位之時,他和齊泰這兩個當時連說瞎話都會臉紅耳臊半天的人,就通宵達旦對書上的各種陰謀陽謀指指點點,好生痛快。
於是,朱允炆剛登基,就馬上成立了「削藩辦公室」。並且他的招聘準則是「不要小人,只要君子,最好是那種逢事就能引經據典,張嘴就來名人名言的君子」。
滿朝文武能夠入朱允炆法眼的就是齊泰、方孝孺、黃子澄三個人。
公元1399年,這幾個人緊緊抱在了一起,他們無比激動的神情仿佛在吶喊——顫抖吧,藩王們!
削藩這件事實際上沒有對與錯,成功了那就叫順利實作中央集權,失敗了那就是皇帝玩火玩過了,最終成為一個反面案例。
建文帝的削藩辦公室以及辦公室內的三個文臣首領們顯然不想成為後者,於是他們關起門坐而論道了幾天幾夜,議題是我們要不要像漢朝一樣,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緩慢削藩?
最後,幾天幾夜下來,這三個文臣就算出來一筆糊塗賬,他們認為,明朝的藩王吃喝拉撒都由朝廷供應,因此削藩肯定是越快越劃算。
其實如果站在上帝視角的話,我們就會發現,讀書人就愛算小錢,不會看大局,當時又沒有什麽海外帳戶,只要削藩成功,藩王的財產對朝廷來說不就是一個「零存整取」的問題嘛。
而倉促決定削藩,看似省了幾個小錢,實則失去了很多先發優勢。比如失去了打輿論戰的時間,削藩不打輿論戰,等於吃餃子不蘸醋。你不把藩王的名聲徹底搞臭,大家對你的削藩做法就很難有同理心。
因為說到底,這是皇室之爭,無論誰是贏家,都是老朱家的天下,就算政權發生更替,也僅是核心管理層會受到影響,對絕大數官員和老百姓來說都無關痛癢。
勝者為王,這是基本的權力法則。
但朱允炆玩的卻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那一套傳統儒家思想。
建文帝6月剛登基,8月就以周王朱橚有罪為名,廢為庶人,流放雲南。11月開始布局監視燕王朱棣,次年2月解除諸王文武權利,4月逼湘王朱柏自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廢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廢為庶人,流放漳州。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削藩辦公室是捷報頻傳。
看似這些文人治國有方,其實這些人壓根沒有意識到,他們現在吃的都是朱元璋留下的紅利。朱元璋為了給孫子鋪路,臨終前已經拔掉了一切有可能主動蹦出來的刺頭。不過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孫子對自己的親叔叔們是一點也不留情。
如果說朱允炆這邊都是好學生,那朱棣陣營裏就都是壞小子,尤其是軍事姚廣孝,我們翻遍史書也找不到一個竟然以造反為終身目標的人,並且這個人還是個和尚。
當時從雙方賬面實力來說,朱棣要以一隅之地對抗建文帝正統統治下的全國兵馬,無論怎麽算,朱棣的勝率最高也只有1%,而對面的削藩辦公室就跟中邪了一樣,昏招頻出,硬生生把朱棣1%的勝率給擴大了。
先是放走了朱棣的混世魔王二兒子朱高煦,然後又親自下旨給朱棣裝備上了一個「勿傷我四叔」的抗傷害裝備。
不過這些失誤其實還都屬於小打小鬧,畢竟朝廷的幾十萬大軍還是占絕對優勢的,尤其是當時的中央軍的戰力可是地球天花板級別的。
真正要了建文皇帝命的是削藩辦中這個叫黃子澄的人。讀書人最忌諱紮堆,只要文人紮堆,那是必鬥心眼子,削藩辦公室的這三個文人此時也是各有各的心思。朝廷在前方與燕王剛交手,黃子澄就開始琢磨以後誰是削藩的首功,以及削藩成功之後誰為文臣之首了。
而黃子澄為了增加自己的功績,就向朱允炆提出用李景隆換帥耿炳文,按照黃子澄的設想,生擒朱棣以後,自己不但要做文臣之首,也會因為推薦之恩,順利與武將代表李景隆結成聯盟,那麽自己在朝廷文武雙拿捏,妥妥的建文朝一哥啊。
事實也再次說明,歷史上大多讀書人普遍沒有識人之術。王安石舉薦了蔡京、蘇軾的書童是高俅,而黃子澄也親手造就了這個朱祁鎮之前的大明第一戰神。
一般說到朱棣贏得靖難之役的原因,就會說什麽朱元璋把武將集團殺完,什麽朱棣奇襲南京城等等,就算把這些原因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李景隆一人所犯之錯。
攻打北平之戰,這是抄朱棣老家的一戰,大將瞿能眼看就要攻破城門,李景隆居然下令收兵,結果錯失戰機。
鄭村壩之戰,李景隆的50萬大軍被朱棣8萬燕軍打崩。
白溝河之戰,李景隆臨陣脫逃,卻將輜重全部扔下,並且還投降了十萬余人。
連續的潰敗讓一直被朝廷壓著頭打的朱棣終於逆轉了勢力對比,從此開始慢慢壓制朝廷。而舉薦人黃子澄在朝堂內大罵李景隆無能,並上書建文帝請求誅殺李景隆,以謝天下。
為什麽說朱允炆這一仗是99%的勝率,因為此時只要他做一點,就是殺了李景隆,隨便換任何一個主帥來領兵,那麽前面犯的所有錯誤還都有彌補的機會。
朱棣繞道濟南奇襲南京,兵臨城下是不假,但別忘了朱棣後面還有鐵鉉等人的數十萬大軍在勤王的路上星夜狂奔。而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朱允炆估計又想起來了書上哪個以德報怨的典故,於是他想給李景隆一次知恥而後勇的機會,結果他的寬宏大量在李景隆眼力一毛錢都不值。
李景隆前腳剛謝建文帝的不殺之恩,後腳就大開城門恭迎燕王進城,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就這麽戲劇性的吹響了結束的哨聲。
完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
來都來了,點個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