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一個頂級的藝術家,卻活成了昏君。

2024-05-27歷史

人的一生如果能夠專心做自己最愛的事情那該有多好。

這是一位在歷史上名頭兒非常響亮的皇帝發出的靈魂拷問,雖然他的名聲在史書中很糟糕。

他本身居九五至尊之位,當時的天下一哥,史書以及後世很多人眼中的喪國昏君,但他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藝術宗師。

他就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

趙佶的一生似乎一直就被宿命所困,逃脫不得,即使已經到了千年之後依然讓我們唏噓不已。

註:宋徽宗趙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書法家、畫家。宋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靖康之變後,與宋欽宗趙桓一同被金人擄去。1135年死於五國城,時年五十四歲。

18歲之前的趙佶是一個妥妥的富貴王爺,每天生色犬馬,奢靡享樂,並把全身心沈迷在書法、繪畫、詩詞和蹴鞠裏,本來可以活出一世的富貴瀟灑命。

誰曾想兄長宋哲宗年僅二十五歲就英年早逝,於是18歲的他被推上皇位。可是,對於皇位,趙佶從內心深處就非常不樂意的。

並且 趙佶不懂政治,也不關心民間疾苦,為了心中的理想,他把當時風調雨順的大宋轉手就交給了蔡京、高俅這樣的人去打理,而自己則一頭紮進了藝術的世界裏, 因為那才是他的心靈歸宿。

畫紙上的趙佶擁有非凡的膽略和感官,在【瑞鶴圖】中,他將遼闊的天空塗成明媚又深邃的藍色,與金碧輝煌的宮殿形成強烈對比。突然間,二十只仙鶴從天而降,頓時人間仙氣躍然紙上,讓我們不由贊嘆,這麽濃烈的動態梅與莊嚴輝煌的靜謐美竟能如此和諧的存在於同一畫面中,觀此畫者,無不可以聽到空中仿佛回蕩著悅耳的仙鶴齊鳴。

筆尖上的趙佶擁有蓋世的創造力,獨創瘦金體。 他用工筆畫的勾線筆寫出鐵畫銀鉤,看趙佶的字,一定要把「瘦」和「金」連在一起,才能理解它的美感。線條纖巧,卻充滿華貴之氣。一反書法藏拙藏鋒的做法,趙佶讓每個字的每一筆都鋒芒畢露,閃亮到刺眼,變成一種遊走在危險邊緣的病態美,讓人驚嘆。

趙佶同樣將書畫藝術套用到皇家園林【艮嶽】的建造上,他搜盡天下奇石,開創出山水環復、動靜得宜的神級意境。

今天江南園林的三大奇石——蘇州留園的冠雲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杭州花圃的皺雲峰——都是當年趙佶的藏品。

為了追求登峰造極的繪畫審美,皇家畫院橫空出世,在趙佶的傾心灌註下,培養出了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大畫家,也將中國繪畫推上了世界繪畫的巔峰。歐洲畫要到800年後的印象派才稍稍摸到宋代畫作的內涵。

如果沒有趙佶,就沒有今天故宮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和【千裏江山圖】。

在趙佶眼中,江山如畫,他的帝國就是一件藝術品,等著他來塑造、來描繪、來把玩,他想在這件藝術品上鐫刻下自己的文治武功。

然而,事與願違,他的雄心最終以悲劇收場,他透支了這片江山太多的福祉。當年宰相章惇曾評價他「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事實上,趙佶視國家大事為兒戲,聯金滅遼本身就在戰略上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同時老百姓為了艮嶽中使用到的花石綱,家破人亡,他也無動於衷。

他的輕佻浪蕩,註定了自己和國家的雙重悲劇。

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在漠北的風沙裏,已是階下囚的趙佶寫下了許多悔恨、哀怨、淒涼的詩句,如:「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裏,目斷山南無雁飛」。

這是對故國的愧疚,也是對過往的悔恨。

如果歷史的腳步在趙佶身邊沒有停留該多好,如果宋哲宗沒有英年早逝,如果他一直做自己的瀟灑王爺,那麽中國必將又多一個技藝卓絕的完美藝術家,少一段國破家亡的慘劇。

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那才是圓滿人生的開啟方式。錯配的人生終究沒有贏家,願你我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此生沒有這樣的遺憾。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

來都來了,點個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