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名貴中藥材重樓病蟲害防治圖譜!

2024-03-05鄉墅

滇重樓是國家保護中藥「雲南白藥」、「宮血寧」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很高的種植前景,近年來隨著野生重樓資源的高度稀缺,價格不斷攀升,目前已成為不少藥農致富的種植作物。同時,在田間管理過程中也經常受病蟲的危害,給廣大藥農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在種植重樓時一定要掌握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重樓病蟲害防治技術吧!

一、主要病害

1、根腐病

危害特征

大都根莖從尾部開端腐朽,根莖表皮色彩變黑褐色,腐朽部位變綿軟,解剖根莖,腐朽部位為黃白色的腐朽物,有惡臭。

防治方法

(1)定植前土壤作消毒處理,田間澆灌水最好不要濕潤莖基部,並留意及時排澇,加強通風;

(2)發現病株應及時拔掉鏟除並銷毀,病穴周圍撒生石灰消毒;

(3)出苗後,用農用鏈黴素200mg/L+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嘉美紅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2-3次,發病初期用嘧菌酯+甲霜惡黴靈+嘉美紅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

2、葉枯病

危害特征

首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莖、花梗、蒴果以及地下莖,形成地下莖潰爛,先從葉尖呈現水漬狀,逐步向下蔓延至地下莖。

防治方法

及時排水松土, 發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殺菌劑進行防治:62.25%腈菌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70%代森聯幹懸浮劑800倍液;52.5%惡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20%腈菌·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500-3000倍液;70%硫磺·甲硫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8.75%惡唑菌酮·錳鋅水分散粒劑800倍液,視病情隔7-10天噴1次。

3、立枯病

危害特征

立枯病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溫多雨時發病嚴重,發病初期,幼苗莖基部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並向基部周圍擴充套件,致使幼苗枯萎,嚴重時成片枯死倒苗。

防治方法

(1)加強苗床管理,適量通風透光。

(2)畦面消毒:苗出土前,可用99%惡黴靈1000倍液+甲霜靈300倍液 +嘉美紅利1000倍液 ,或99%惡黴靈10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500倍液 +嘉美紅利1000倍液 噴灑床面,借雨水使藥液均勻滲入2-5厘米床土層。

(3)發現病株立即清除燒毀,病穴用5%石灰乳等消毒處理,病區用咯菌腈750倍液+嘉美紅利1000倍液,或99%惡黴靈1000倍液+甲霜靈500倍液 +嘉美紅利1000倍液 澆灌,使藥液滲入床土下病害發生部位。可迅速控制病害的蔓延。

4、黑斑病

危害特征

病害從葉尖或葉基開始,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病斑,有時病害蔓延至花軸,形成葉枯和莖枯。

防治方法

(1)註意排水排濕,降低空氣濕度,減輕發病。

(2)發病初期用代森銨、代森鋅(1:300倍)混合液或代森鋅、退菌特(1:300倍)混合液或炭疽福美1:800倍液對此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或用1.5%多抗黴素15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用65%的代森鋅300倍或退菌特500倍液防霧噴治。

5、莖腐病

危害特征

莖腐病多在苗床期發生,高溫多雨大田期危害更為嚴重。首先在莖基部產生黃褐色病斑,病斑擴大後,葉尖失水下垂,嚴重時莖基濕腐倒苗。

防治方法

(1)與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

(2)移栽前苗床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作為「送嫁藥」。

(3)發病初期用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灌,每隔10天1次,連灌2-3次。

6、炭疽病

危害特征

炭疽病由炭疽菌屬引起,葉片上產生點狀、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病斑,病斑中部淺褐色或灰白,其上高濕時產生黑點狀子實體,病斑邊緣深褐色,病害嚴重時葉上多個病斑連線成片,枯黃死亡,病菌在土壤病殘體中越冬,第二年雨季來臨時侵染健株發病,並透過分生孢子盤突破寄主表皮,其盤上分生孢子借風、雨在田間反復迴圈侵染進行為害,種植密度大,排水不良、陰雨多濕、多年連作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組織。

(2)與禾本科或豆科等作物實行年度輪作,合理密植。

(3)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75%百菌清、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氟矽唑30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世高)水分散顆粒劑2000倍液、30%氟菌唑可濕粉1000倍液噴霧控制中心病株。

7、猝倒病

危害特征

猝倒病由腐黴菌引起,發病的癥狀為從莖基部感病,初發病為水漬狀,並很快向地上部擴充套件,病部不變色或呈黃褐色並縊縮變軟,病勢發展迅速,有時子葉或葉片仍為綠色時即突然倒伏,開始往往僅個別幼苗發病,條件適宜時以發病株為中心,迅速向四周擴充套件蔓延,形成一塊一塊的病區,高濕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68.75%銀法利(氟菌·霜黴威)懸浮劑2000倍液灌根或潑澆,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用生石灰水澆灌病區。

8、葉斑病

危害特征

主要是葉片受害,低窪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嚴重病葉集中處理;

(2)移栽前選用50%多菌靈、30%氟菌唑1000倍液浸種消毒10分鐘;

(3)發病初期用25%溴菌腈1500倍+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或25%嘧菌酯1500倍+嘉美金點1000倍。

9、褐斑病

危害特征

發病初期,病部呈水漬狀,接著失綠變黃,慢慢病斑擴大或隨病情發展,病斑相融合,葉片邊緣枯卷。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銷毀病殘體;

(2)增施有機營養肥嘉美紅利和海力寶,提高滇重樓抗病力;

(3)發病初期選用藥劑防控,可參照葉斑病藥劑進行控病。

10、灰黴病

危害特征

主要侵染葉片、莖幹和花蕾,發病初期水漬狀斑塊,病部逐漸擴大,後期病部產生灰色黴層。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銷毀病殘體;

(2)註意排水和降低濕度;

(3)增施有機營養肥嘉美紅利和海力寶,提高滇重樓抗病力;

(4)發病初期選用40%明迪(氟啶胺+異菌脲)3000倍液、40%嘧黴胺1000倍液、50%啶酰菌胺1200倍液、 丙森鋅·醚菌脂800倍液、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 等其中一種藥液噴施、噴淋植株。

11、病毒病

危害特征

感病植株葉片變現為不均勻褪綠、花葉,植株生長緩慢,嚴重時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及時防治蚜蟲,防止和減少病毒的傳染,可選用10%吡蟲啉1500倍液、25%吡蚜酮2000倍或者是25%噻嗪酮1000倍防治蚜蟲,在病害發病初期配合噴施防病毒藥劑如6%烯羥硫酸銅2000倍或8%寧南黴素2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二、主要蟲害

主要以地下害蟲和蚜蟲較為普遍,紅蜘蛛、潛葉蠅和薊馬等則在某些產地發作,對重樓影響相對較低。

1、地下害蟲: 首要為蠐螬和地老虎,螻蛄、小地老虎為害麥苗以及成株根系。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除草滅蟲。雜草是地老虎產卵的場所,也是幼蟲向作物轉移為害的橋梁。因此,春耕前進行精耕細作,或在初齡幼蟲期鏟除雜草,可消滅部份蟲、卵。

(2)物理防治:誘殺成蟲。結合黏蟲用糖、醋、酒誘殺液或甘薯、胡蘿蔔等發酵液誘殺成蟲。誘捕幼蟲。用泡桐葉或萵苣葉誘捕幼蟲,於每日清晨到田間捕捉;對高齡幼蟲也可在清晨到田間檢查,如果發現有斷苗,撥開附近的土塊,進行捕殺。

(3)化學防治:

①噴霧。每公頃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750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300-450mL,對水750L噴霧。噴藥適期應在有蟲3齡盛發前。

②毒土或毒砂。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適量,噴拌細土50kg配成毒土,每畝20-25kg順壟撒施於幼苗根標附近。

③毒餌或毒草。一般蟲齡較大是可采用毒餌誘殺。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2.5-5L,噴在50kg碾碎炒香的棉籽餅、豆餅或麥麩上,於傍晚在受害作物田間每隔一定距離撒一小堆,或在作物根際附近圍施,每畝用5kg左右。

2、蚜蟲: 首要為害葉片,刺吸葉片汁液,形成葉片枯黃,其分泌物引起黴汙菌在葉外表,使葉片不能正常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用3%啶蟲脒1000倍液或10%氟啶蟲醯胺(隆施)3000倍液或25%吡蚜 酮1500倍液+嘉美金點1000倍液噴施;交替用藥,每7-8天1次。

3、紅蜘蛛: 以成蟲和幼蟲在葉面上取食汁液,形成被害葉面呈現黃色小點,嚴峻時變黃枯焦,直至掉落,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43%聯苯肼酯3000倍液+5%噻蟎酮(尼索朗)2000倍液+嘉美金點1000倍液,或20%丁氟蟎酯2000倍液+5%噻蟎酮(尼索朗)2000倍液+嘉美金點1000倍液;等其中一種葉片正、反面噴霧防治。

4、潛葉蠅類: 幼蟲鉆人寄主葉片組織中潛食葉肉,造成葉片枯萎早落,產量下降。

防治方法

(1)播種前翻耕土壤,清除雜草和摘除有蟲葉燒掉或深埋;

(2)成蟲盛發期用用黃色粘蟲卡或3%的紅糖液加少量敵百蟲晶體噴灑誘殺成蟲;

(3)葉片零星蟲道時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 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5%阿維菌素1000-1500倍液 等其中一種藥劑噴施。

5、薊馬類: 薊馬種類主要有花薊馬、瓜薊馬、稻薊馬、蔥薊馬等,不但危害葉片、花蕾,還傳播病毒,導致植株生長緩慢,嚴重影響生長和產量;

防治方法

(1)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利用藍板誘殺成蟲;

(3)發病時可選用艾綠士1500倍液或10%溴氰蟲醯胺(倍內威)3000倍液或22%氟啶蟲胺腈(特福力)1500倍液或25%吡蚜酮1500倍液+嘉美金點1000倍液噴施,交替用藥,每7-8天1次。

參考資料:

【重樓病蟲害防治技術】黔農網

【滇重樓常見病蟲害的防治】世紀農藥網

【重樓常見病蟲害有哪些?如何有效防治病蟲害?】惠農網

學習 農業技術 /掌握 種植 技巧

農技推廣站,10萬農人都在看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