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生產上每年因病蟲害造成減產達10%-30%,嚴重年份高達50%以上,使藥材外觀與內在品質下降。國家制定中藥材種植養殖、采集、貯存和初加工的技術標準,加強對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的品質監督管理,保障中藥材品質安全。
明確禁止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生物農藥因其副作用小,對環境相容性好而日益成為全球農藥發展的一種趨勢和方向。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生物農藥在中藥材上的套用:
一、套用種類:
1、生物殺菌劑
(1)農用鏈黴素:對細菌性病害效果較好,殺菌譜廣,有內吸性。劑型為10%可濕性粉劑,稀釋成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藥用植物的細菌性病害。
(2)武夷菌素BO-10:為內吸性強的廣譜、高效、低毒殺菌劑,對真菌的抑制活性強,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對藥用植物的白粉病、灰斑病、莖枯病及假單孢菌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人、畜及天敵安全。
(3)農抗120:對人、畜低毒,無殘留,不汙染環境,對植物和天敵安全,並有刺激植物生長的作用。劑型有2%、4%水劑,用200倍液噴霧可防治藥用植物的立枯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等。
(4)多抗黴素:又叫多氧黴素,對多種真菌病害有效,殺菌譜廣,低毒,無殘留,無環境汙染,對人、畜、天敵和植物安全。劑型有1.5%、10%可濕性粉劑,用500-1000倍液噴霧可防治藥用植物的斑點病、輪紋病、灰黴病、霜黴病、褐斑病等。
2、生物殺蟲劑
(1)蘇雲金桿菌(Bt):是一種殺蟲細菌。主要是胃毒作用,對人、畜和天敵無毒,不汙染環境,對藥用植物無藥害。害蟲吞食後造成敗血癥死亡。劑型有可濕性粉劑(含活芽孢100億/g)。防治藥用植物上的刺蛾、尺蠖、豆天蛾、造橋蟲、菜青蟲、小菜蛾、棉鈴蟲、地老虎、蠐螬等多種害蟲。
(2)白僵菌:是一種殺蟲真菌。利用其活性孢子接觸害蟲後產生芽管,透過表皮侵入體內長成菌絲並不斷增殖,使害蟲新陳代謝紊亂而死亡,害蟲體內水分被吸幹而呈僵狀。有含活孢子100億/g和1000億/g的粉劑,可用於防治地蛆、蛀果蛾、卷葉蛾、葉蟬、蠐螬等害蟲。
(3)綠僵菌:是一種廣譜的殺蟲真菌。殺蟲機理與白僵菌相似,在國外套用其防治害蟲的面積超過了白僵菌,屬於微毒殺蟲劑,對人畜和天敵害蟲安全,不汙染環境,靶標觸殺害蟲。
死蟲體內攜帶的孢子還可繼續侵染其他害蟲,在族群內形成重復侵染,故一次使用,防效期長。有含活性孢子100億/克的乳粉劑及10億/克的微粒劑。可用於防治蠐螬、金針蟲、地老虎、土天牛、小菜蛾、葉甲、小綠葉蟬等害蟲。
(4)滅幼脲: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屬特異性殺蟲劑。害蟲接觸或取食後,抑制表皮幾丁質的合成,使幼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主要表現為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觸殺作用,無內吸性,對鱗翅目和雙翅目幼蟲有特效,毒性低,對人、畜和天敵安全。劑型為25%、50%膠懸劑,套用時稀釋成1500-2000倍液防治刺蛾、天幕毛蟲、舞毒蛾等。
(5)煙堿:是從煙草中分離出的殺蟲劑。其溶液或蒸氣可滲入害蟲體內,使其神經迅速中毒而死亡,主要表現為觸殺作用,也有一定的熏蒸和胃毒作用,對植物安全,殘效期短,對人、畜有一定毒性。劑型主要為40%硫酸煙堿水劑,套用時稀釋成800-1000倍液,防治藥用植物的蚜蟲、葉蟎、葉蟬、卷葉蟲、食心蟲等。
(6)阿維菌素:又名齊蟎素、愛福丁、農哈哈、蟲蟎克,是一種廣譜、高效的具有殺蟲、殺蟎、殺線蟲活性的巨環內酯類殺蟲抗生素,兼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無內吸性。每畝(667平方米)用含0.5g有效成分的阿維菌素即能殺滅害蟲,對人、畜十分安全。常用劑型為1.8%、1.0%乳油,用於防治枸杞、佛手等藥用植物的銹蟎、癭蟎、潛葉蛾、蚜蟲等,使用時稀釋成2000-5000倍液。
(7)昆蟲病毒制劑: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寄生範圍,不易引起生態平衡的破壞;能形成包涵體,尤其是核型多角體病毒和顆粒體病毒,穩定性好;對靶標昆蟲具有高度的毒性,能引起區域性的昆蟲流行病;對植物沒有任何藥害,安全試驗證明對人、家禽及水生生物等無害。
目前生產上套用的殺蟲病毒制劑有: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小菜粉蝶顆粒體病毒等。以上這些昆蟲病毒制劑可用於防治藥用植物上發生的害蟲,有很好的投入產出比及生態和環境效益。
(8)吡蟲啉:又名一遍凈、蚜虱凈、康復多,具有高效、廣譜、低毒、低殘留等特點,且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對人、畜、植物、天敵安全。害蟲接觸藥劑後中樞神經傳導受阻而麻痹死亡,屬觸殺、胃毒、內吸性殺蟲劑。劑型有2.5%、10%可濕性粉劑及5%乳油,稀釋成2000-6000倍液,用於防治藥用植物上的蚜蟲、木虱、卷葉蛾等害蟲。
(9)其它還有瀏陽黴素、華光黴素、撲虱靈、殺蚜素、殺蟎素、微孢子蟲、殺滅菊酯、川楝素、苦參堿等生物殺蟲劑。
二、生物農藥使用註意事項
1、把握濕度
生物農藥的活性與濕度密切相關。一般環境濕度越大,藥效越明顯,粉狀微生物農藥更是如此。最好在早晚露水未幹時施藥,使微生物快速繁殖,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2、掌握溫度
生物農藥的活性與溫度直接相關,使用環境的適宜溫度應當在15℃以上,30℃以下。低於適宜溫度,所噴施的生物農藥,在害蟲體內的繁殖速度緩慢,而且也難以發揮作用,導致產品藥效不好。通常,生物農藥在15-30℃條件下防治效果比在10-15℃間高出1-2倍。
3、避免雨水
噴施後遇到小雨,有利於生物農藥中活性組織的繁殖,不會影響藥效。但暴雨會將農作物上噴施的藥液沖刷掉,影響防治效果。要根據當地天氣預報,適時施藥,避開大雨和暴雨,以確保殺蟲效果。
4、避免強光
紫外線對微生物農藥有致命的殺傷作用,陽光直射30至60分鐘時,微生物死亡率可達到50%和80%以上,因此最好選擇陰天或傍晚施藥。
5、施藥適期
生物農藥的速效性較差,使用時一般在幼蟲期防治效果較好,所以,在田間蟲口密度較小、蟲齡較小時防治效果較好。
另外,病毒類生物農藥專一性強,一般只對一種害蟲起作用,對其他害蟲完全沒有作用,如小菜蛾顆粒體病毒只能用於防治小菜蛾。使用前要先調查田間蟲害發生情況,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合理安排防治時期,適時用藥。
參考資料:
【生物農藥在中藥材上的套用!】微生物有機肥
【淺談生物農藥在中藥材上的套用!】中國農藥網
學習 農業技術 /掌握 種植 技巧
農技推廣站,10萬農人都在看 ↓ ↓ ↓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到 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