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天益村的廣州盛世瑭豐漁業基地,是廣東省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該基地面積約465畝,其中鱖魚養殖面積約150畝,蛙池面積約有10畝。
記者站在基地塘頭看到,這裏有一批魚塘,大多魚塘池水不少,也有池塘完全沒水。「沒水的池塘,是在曬塘,在烈日暴曬下,池塘可以改善環境,減少病害。」盛世瑭豐公司相關負責人賴小姐說。
記者來到搭建了遮陽棚的蛙池,看到大量牛蛙聚集,有些還處於蝌蚪狀態。
談起該基地實行的「蛙魚共生」養殖模式,賴小姐表示,1畝蛙池配備10畝魚塘,蛙池在中間,兩個魚塘布設在兩邊,池塘放養鯪魚苗,蛙池養殖尾水會排進養殖鯪魚的池塘。由於牛蛙排泄物的蛋白含量高,可以作為鯪魚的餌料,並實作了無需另外投料。
鯪魚苗養到一定規格之後,便可用作鱖魚的餌料。而池塘裏的尾水經過兩級生物過濾之後,又再回到蛙池,如此迴圈使用,形成了「牛蛙-鯪魚-鱖魚」共生生態迴圈模式。
「2017年開始,我們開始養殖牛蛙,也試驗過多種模式。特別是蛙池面積和池塘面積的配比,從1:5到1:7再到1:10,直到2020年才固定下來。」賴小姐表示,這一過程中,廣東農技服務漁業「輕騎兵」為該基地提供了很多幫助,包括政策解讀、技術指導和樣品檢測等。
據介紹,在「蛙魚共生」養殖模式下,該基地一年可以養殖3造牛蛙,牛蛙年畝產量約5萬斤至7萬斤,成蛙直供廣州番禺清河市場。2023年第一批成蛙已於3月出售完畢,下一批預計在7月;加上鱖魚及鯪魚的產值,今年該基地的整體效益將相當可觀。
此次活動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張家松觀察和詢問了該基地牛蛙的生長情況,並提出了建議。他表示,該基地在推進牛蛙健康養殖方面做了非常好的示範。若從長遠發展考慮,還需要加強牛蛙的良種選育。
近年來,盛世瑭豐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進行合作,共建牛蛙健康養殖示範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以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與示範引領作用,加強產研結合,更好地推動南沙區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接下來,雙方計劃合作建設水產養殖檢測站。
據了解,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是廣東省獨特的創新農技服務模式,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統籌的各級農技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力量,深入生產一線,圍繞各地產業發展和技術需求,開展調研生產情況、了解養殖技術需求、開展技術培訓、對接幫扶資源等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在推動牛蛙產業綠色高品質發展方面,廣東農技服務漁業「輕騎兵」一直在行動,針對牛蛙生產中的問題,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牽頭成立了牛蛙工作群組和專家組,在牛蛙健康養殖、疫病防控、尾水治理等方面進行聯合技術攻關,為其品質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