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創業案例:投資小,見效快,古法養蜂年增收15萬

2024-01-30鄉墅

我們曾經介紹過養蜂是一個投資小,見效快的暴利養殖計畫。 很難想象,一個蜂毒過敏體質的90後,如今成了家鄉蜜蜂養殖事業的「領路人」。

2018年,陳凡辭去了在城裏一家國企的穩定工作,回到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老家。保護中華蜜蜂種源,創辦養蜂農場,發展蜂業文旅……他堅持帶動家鄉蜂農致富。從最初時常被蜇、被追到如今的養蜂能手,陳凡可謂吃足了苦頭。

涇縣是理想的皖南中蜂種蜂培育基地,當地多山富水,氣候濕潤和花期長等自然條件十分適合該蜂種養殖。皖南中蜂在涇縣的養殖數量已達1萬余群,放射線帶動了周邊鄉鎮400余戶農民從事蜜蜂養殖,成為當地特色優勢產業。

陳凡家中養殖中蜂已歷經三代人,有40多年歷史,所以陳凡自幼就對養蜂很有興趣。「蜜蜂養殖不占田,不爭地,無汙染,是農業增產提質的重要途徑。」陳凡始終把父親陳海根的這句話記在心裏。他思考,既有成熟的技術,又有基數不小的蜂農,何不整合在一起?

「多年來蜂農們習慣了單幹,早期合作的農戶並不多,所以沒什麽收益。」陳凡表示。而陳海根為了保護好中華蜜蜂種源,將合作社堅持了10年。

2018年,陳凡在外打拼4年後選擇回到大山。他學習了古法養蜂技藝,同時將創新的經營思路帶回了家鄉。他創辦了涇縣皖南中蜂養殖家庭農場,同年籌資成立涇縣目前唯一一家蜂產品加工企業——安徽百花匯生態蜂業開發有限公司。

養蜂靠天吃飯,蜂農既要熟悉花期,還要應對變化多端的天氣。有時花期遇到雨季,一年可能白忙活,溫度、氣候、水源哪一樣不達標,都有可能血本無歸。因此,養蜂技術十分關鍵,做好防蟎防病,才能養好蜜蜂,釀得好蜜。

為此,陳凡多年來心無旁騖地鉆研,農場內的蜂箱從最初的50箱發展到如今的500多箱,去年年產量將近3萬斤。陳凡也先後註冊多個商標品牌。

如今主推的「高山森林」土蜂蜜不僅以醇香味甜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還透過自創的人員攜行式袋裝形式,讓品嘗者吃起來不沾手,十分便利。陳凡還將優質蜂蜜帶出了國門。

陳凡沒有忘記回饋家鄉。2018年起,陳凡大力推廣合作社,挨家挨戶地尋求合作,前後與周邊鄉鎮238余戶蜂農確定了合作關系。「銷路受限時,公司就會將蜂蜜全收回來,蜂農只管產不管銷,切實解決他們後顧之憂。」陳凡說。

由於蜂農分布比較散,大多住在窮鄉僻壤,要想收到好蜜就得走進大山,為此陳凡受了不少罪。2019年,在一次進山收蜜過程中,由於防護不到位,本就蜂毒過敏的陳凡在采蜜時被蜜蜂蜇了。「那次反應十分激烈,直接休克了,當地沒有車,是村民騎摩托車把我送到了診所,這才撿回一條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每隔一年左右,陳凡就會聯系各地的蜂農來基地培訓,同時邀請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的教授給蜂農上課,使蜂農了解最新養殖技術和器具。

皖南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涇縣從事旅遊業的農戶不在少數。在汀溪鄉大南坑村有一家農康寶老板,自從去年加入陳凡的合作社後,透過養蜂,年收入直接增加了15萬元。像這樣被陳凡帶動增收的農戶近年來有幾十戶。

全力幫扶蜂農致富的同時,陳凡始終堅守著蜂源保護的初心。2019年,在安徽省農科院動物研究所和蜜蜂研究所支持下,陳凡建立了省級中蜂保種場,著重保護皖南中蜂蜂源。蜜蜂如何人工繁衍?如何使蜜蜂優生優育?怎樣保持蜂蜜純度……陳凡與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學習最前沿的養殖技術。

如何提高養殖效率?陳凡在蜂箱上動起了腦筋。去年,他與專業機構、協會合作研究了一款用手機即時監控溫度和濕度的智慧蜂箱,成功套用後將大幅提高蜂農的效率。

「以前的蜂農只知道養蜂釀蜜,銷售渠道大多是零售。遇到旅遊淡季,銷量就要大打折扣。」針對蜂蜜銷售渠道單一的問題,陳凡制定了線下團購和線上網路銷售結合的戰略。他依托優質產品,向一些頭部品牌供貨,並大力推行企業團購。

穩定實體銷售後,陳凡又聚焦線上,在淘寶、拼多多等平台開設了多家店鋪,舉辦了數十場直播帶貨。

陳凡選擇在最好的年紀回到農村,用所學知識啟用家鄉養蜂這一傳統行業,他稱自己是「追花期的人」。周圍人這樣評價他:工作時的他像一只勤勞的蜜蜂,在漫山鮮花中穿梭、勞作,只為將最甜的蜜送上人們的餐桌,也送進蜂農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