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時光裏,萬物復蘇,植物們開始展現出生機勃勃的一面。這個時節,許多居住在農村的人們熱衷於走進大自然,搜尋那些新鮮的野菜來滿足味蕾。隨著春天的落幕,緊接而來的是形形色色的野生菌類。尤其在春夏交替的梅雨季節,野生菌迎來了生長的黃金時期。
因此,每逢這個時刻,眾多農民朋友都會提前去勘察地點,為采摘野生菌做好充分準備。然而,野生菌中有些品種具有毒性,若辨識不清,食用後可能會帶來危險。
鑒於此,筆者建議,只要我們能多了解一些關於野生菌的知識,那麽在農村地區遊玩時,便能順道收獲各種珍貴又美味的野生菌了。
關於野生菌的類別與知識,我時常與大家探討,不知各位朋友是否銘記於心?若有所遺忘,也無需擔憂,可前往我的個人主頁回顧一番,定能助你受益匪淺。
在本期文章中,我將為大家揭示一種極具特色的野生菌。這種野生菌的生長環境頗為獨特,它既不生長於松林之中,也不依附於腐木或竹林,而是獨樹一幟地出現在白蟻巢穴之上,那便是被譽為「雞樅菌」的珍稀品種。
提及白蟻,恐怕眾多農民朋友對其都心存芥蒂。的確,白蟻並非善類,它們蠶食樹木與農作物的幼苗、嫩莖及根部,致使森林、果園、農田遭受重創,進而導致巨額的經濟損失。因此,一旦農民朋友在田間地頭發現白蟻巢穴,通常會立即采取行動予以鏟除。
只長在白蟻窩上的野生菌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大自然的奇妙之處令人嘆為觀止。盡管白蟻被視為一種害蟲,但在它們的巢穴上卻孕育出了神秘的野生菌——雞樅菌。雞樅菌之所以被譽為神奇,是因為它們僅生長在白蟻巢穴之上,而在其他地方卻無法存活。因此,若想采摘雞樅菌,必須前往有白蟻巢穴之地。
雞樅菌與白蟻之間存在著伴侶關係。在白蟻建造蟻巢的過程中,它們同時培育了雞樅菌的菌絲體,共同構建了一個完美的生態系。所以,一旦發現雞樅菌,便意味著附近必定有白蟻巢穴。
在中國南方的山區,雞樅菌的分布較為廣泛。例如,在四川、貴州、雲南、湖南以及湖北西部的山區,經常可以尋覓到雞樅菌的蹤跡。由於生長地域的差異,民間對雞樅菌的稱呼也各具特色,如雞㙡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蟻菌、雞油菌、雞肉菌、鬥雞菇等。
如何采摘雞樅菌?
采摘雞樅菌與采摘普通野生菌截然不同,其過程頗具匠心。雞樅菌的生長習性頗為獨特:若某年它在這特定的白蟻巢穴中嶄露頭角,那麽只要保持該巢穴的完整,次年它仍會在此生長。然而,一旦觸碰了這白蟻巢,或巢中的白蟻搬遷他處,那麽自此之後,雞樅菌便不再光顧此地。
在鄉間,人們常將那些連年孕育雞樅菌的白蟻巢穴親切地稱為「雞樅窩」。而雞樅菌何時綻放生機,往往與前一年如出一轍。
在采摘雞樅菌的過程中,首先務必保持低調,無論是發現雞樅菌還是將其挖出,都切勿大聲喧嘩,以免驚擾到白蟻窩中的白蟻,導致它們搬家,從而影響來年的采摘。
其次,動作要迅速,因為雞樅菌的采摘期非常短暫。通常情況下,當雞樅菌頂部的傘蓋尚未展開時最為鮮嫩可口;一旦傘蓋張開,肉質便會迅速變老,此時口感將大打折扣。
最後,在挖出雞樅菌後,建議在根部塗抹一些來自白蟻窩的濕泥。這樣一來,如果無法一次性食用或銷售完畢,雞樅菌還可以保存一到兩天,否則它們很快就會變得幹燥無味。
自古一來,中國老百姓便有采挖及品嘗雞樅菌之傳統,【黔書】中記載:「雞㙡,秋七月生於淺草,初露地表如笠,漸展如蓋,日移則紛披似雞羽,故名雞。因出土而生,故曰㙡。」時至今日,雞樅菌不僅為人們所鐘愛的美食佳肴,更成為具有高價值的野生菌類。尋常野生雞樅菌每斤售價百余元,品質上乘者,價格可達數百元。
雖現正值春夏之交的6月,但諸位可提前了解,待梅雨季節降臨,閑暇之余,不妨入山探尋。倘若幸運遇到雞樅菌,趕緊挖回家,既可自家享用,亦可攜至市集出售。然而,采摘之時切記勿破壞白蟻窩,亦勿驚擾白蟻,否則來年將無緣再挖。
諸位朋友,你們是否親手采摘過雞樅菌?對於雞樅菌的味道,又是如何看待?敬請留言分享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