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初代農民工「退休」難:社保繳納亂象背後的現實困境!

2024-03-03鄉墅

撰文:小趙

從老家背井離鄉,來到深圳打工 ,曹先生的故事是數百萬「深漂」工人生活寫照的其中之一。在這座現代化都市中,他們為城市發展 貢獻了 青春和汗水,見證了從小漁村到經濟特區的變遷。然而隨著歲月流轉,初代農民工群體正面臨一個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沒有社保的退休生活如何保障?

先生和趙先生都是今年62歲的老工人。 他們工作勤勞,飽經風霜,正處在法適退休年齡。 但不同於城市中的許多職工,他們並沒有社保這一老年生活的基本保障。

在采訪中,這兩位工人分享了他們的故事和對未來的打算。 記者在他們的敘述中發現了希望和對現實的堅韌之情。

記者:你們的經歷代表了深圳快速發展的一段歷史,說說你們的退休規劃?

曹先生 對我而言,我還年輕,退休這詞還遠。 我會繼續在深圳找工作,哪怕收入不多。 退休對我而言意味著我不能再工作,只有真的活不下去了,我才會考慮回老家。

趙先生 我比較樂觀。 我在家鄉有新農合作醫療保險,它會給我的老年生活提供幫助。 我有些積蓄,也有孩子支持。 如果實在不行,我會回去種地,這就是我的保障。

記者: 人到退休年齡一般會有一系列的社保來保障生活,你們有交過社保嗎?

曹先生 我們這代人沒什麽機會了解和參與社保。 記得有人告訴我要補繳15年社保,需要大量金錢且標準嚴苛。 太復雜了,我選擇拒絕。

趙先生: 類似於 曹先生 的情況,雖然我的工廠提出為我繳納,但我選擇了不繳,因為即得不到那部份錢,又覺得麻煩。

記者:面對這一現狀,您怎麽看?

專家: 其實他們的案例並非個例,很多農民工並未意識到繳納社保的重要性,或受限於資訊獲取和認知。 繳費是社保制度的義務部份,長期繳費才能享受養老保險的權益。 首先,不能為了短期利益破壞這個制度,其次,如果他們因無法從社保體系獲得保障,那麽應由基本救助制度介入幫助。

記者: 了解到你們中的許多人在深圳並沒有房產,想知道你們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有何打算?

曹先生 我會盡可能地在深圳工作,一旦生活成本高於收入,我就會回老家。

趙先生 我手裏有點積蓄,這些足夠我在家過完余生。 對我這樣辛苦一輩子的人來說,只要身體健康,回鄉生活是個不錯的選擇。

盡管 曹先生 趙先生 在未來的養老問題上抱有不同態度,他們的故事呈現出了深圳這座城市轉型過程中的一個現實問題: 人們常說房產是最大的福利,而社保卻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然而,當這一代人未能享受到社保帶來的福利時該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重困境呢?

對於 曹先生 趙先生 這樣的工人來說,他們的養老規劃和生活希望常常建立於個人的積累與應變策略上,而不是社保帶來的福利。他們的故事提示我們,隨著「深漂」一代的逐漸老去,解決他們退休保障的問題,不僅是存在於他們自身,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作為學習參考使用,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選上方卡片關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