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國產老碳酸飲料,在這個炎夏等待續命

2024-05-14職場

撰文 | 傅璽恩

編輯 | 龔 正

又是一年夏天,又到碳酸飲料解涼時。 1768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萊,創造了把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水裏的方法,實作了與礦泉水同樣清涼解渴的效果,這便是碳酸飲料工業的萌芽。

上世紀初,中國不少城市陸續都有了深受當地市民喜愛的碳酸飲料品牌,從北京的北冰洋,到漢口的二廠碳酸飲料,再到天津的山海關。 90年代,這些老品牌多被納入外資麾下,本來寄望於利用國際大公司實力做大做強,但命運反而多是被雪藏。 直到最近數年,在國潮之下,這些老碳酸飲料品牌才重新復蘇,不過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要活躍於餐飲等特定渠道,要跟當初讓自己吃了悶虧的國際巨頭全面PK,仍然路漫漫。此外,情懷之外,能否被年輕人持續喜歡,還要接受一個又一個夏天的檢驗。

#01

中國老碳酸飲料源起:許多城市曾都有自己的記憶

作家賈平凹曾說: 「一個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一個人在年少時愛吃的東西,會給味覺留下深深的烙印。」

42歲的張昭一家在北京鼓樓大街開設小賣部已有三十年,夏天店裏賣 最好的就是北冰洋和小豆冰棍。

在他記憶裏,祖父在世時,最愛在家門口的大槐樹下,一邊喝著北冰洋一邊就著麻豆腐,講述北平舊事。

| 北冰洋,幾代北京人的夏天記憶

時光穿梭至1936年,一個叫王雨生的商人在北平天橋祿長街投資,開辦了私營的 北平制冰廠 ,靠著十幾位工人冬天從陶然亭的冰面上鑿冰,存在冷柯瑞夏天出售,效益斐然。第二年初就更名為「中國制冰廠」, 這就是北冰洋的前身。

然而,僅半年後七七事變爆發,制冰廠被日商強行「租賃」,好不容易盼到日本投降,卻因資不抵債,於1947年9月關門大吉。

新中國成立後,工廠收歸國有並有了新名字—— 「北京新建制冰廠」 ,成為中國飲料、冷食行業的創始企業之一。1951年,工廠開始生產碳酸飲料,並正式註冊「北冰洋」商標。從那時起,古早風格的玻璃瓶,可愛憨厚的白熊,橙黃色的內核,便深深印刻在老北京人的心中,承包了幾代人的夏天。

| 這些老碳酸飲料,你還記得麽

而在中部的武漢,老漢口人心裏最念念不忘的是 「二廠碳酸飲料」

1891年冬,英國人 沃特·休斯·科賽恩 看到冰塊在炎熱的夏天深受漢口租界的外國人歡迎,於是在漢口創立了 和利冰廠 ,並試圖把英國的新技術引入漢口進行制冰。

1938年,日軍入侵武漢,科賽恩車禍受傷匆忙離開,漢口商人 劉耀堂 接下和利冰廠,並自制國產碳酸飲料,還試制成功了「維他可樂」,十分暢銷。劉耀堂一度還想引進「百事可樂」,然而,時代將一切打亂。

一瓶小小碳酸飲料見證了抗日戰爭的炮火。在武漢最危難時刻,位於法租界內的和利冰廠成了市民的臨時避難所,當日軍切斷水源,是和利冰廠為難民提供救命的水。

1952年,劉耀堂接受公私合營,和利冰廠轉變為國營武漢飲料二廠。和利品牌則成為 濱江品牌 ,從此,濱江牌碳酸飲料又被武漢人親昵地稱為 「二廠碳酸飲料」

作為國民政府時代北方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天津人也有自己的碳酸飲料記憶。

1902年,一位英國商人從暴利的 「荷蘭水」 (碳酸飲料在清同治年間傳入,稱為荷蘭水)中見到商機,在天津投資成立了萬國碳酸飲料公司,也就是 「山海關」 的前身。在民國初年,它就已經成為天津時髦飲料。溥儀大婚時,更成了皇家背書的「座上賓」。

1953年後,它收歸國有,結合老名字、更名為國營天津山海關碳酸飲料廠,也承載了無數天津人的回憶。

其余各地方的代表碳酸飲料,還有沈陽著名的老字號品牌—— 八王寺碳酸飲料 ,於1920年由東北官銀號總稽張惠霖、奉天工商會長金恩祺等民族資本家創辦。九·一八事變後,被日軍搶奪,更名為「奉天八王寺釀造工業株式會社」,產品大部份運回日本銷售。新中國成立後,采用公私合營,更名為「沈陽市八王寺碳酸飲料廠」。

還有始於1948年的西安第一家碳酸飲料廠— 冰峰 。冰峰、涼皮、肉夾饃,是刻在陜西人靈魂深處的「三秦套餐」。

| 傳說中的三秦套餐

廣州的老碳酸飲料則是始於1930年的廣州亞洲碳酸飲料廠,第一款產品叫 亞洲沙示 。這個常年被網友們冠以「史上最難喝的飲料」,聞起來一股風油精味,但在廣東人心目中,亞洲沙示就是東北人的黃桃罐頭。

| 亞洲沙示

新中國成立後,國產可樂也開始成為碳酸飲料工業中的重要一支。1953年, 嶗山可樂 成立於青島,這是中國自主開發的第一款碳酸飲料,在天然嶗山礦泉水基礎上添加棗、白芷、砂仁、高良姜、丁香等十余種中草藥成份和豐富的二氧化碳瓦斯而制成。

1981年,在重慶研發的 天府可樂 同樣盛名一時。還有1996年成立於內蒙古的大窯碳酸飲料,以及同時代風靡於東北的丹東大香蕉碳酸飲料、哈爾濱的大白梨碳酸飲料等,都是一代人的記憶。

不過,就是這些歷史之子,在上世紀末,遭到了重創。

#02

國際巨頭並購,一度水淹七軍

上世紀90年代,在鼓勵利用外資改造老企業的大背景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開始了它們在中國的長驅直入。

1994年起,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分別先後收購了北京北冰洋、廣州亞洲碳酸飲料、重慶天府可樂、沈陽八王寺碳酸飲料、青島嶗山可樂、武漢漢口二廠、天津山海關等七個碳酸飲料廠。

一開始,國產碳酸飲料和外資之間還有段共存期。但隨著時間推移,國際巨頭們的心思開始顯露。最終的結果是,國產碳酸飲料沒有被外資做大做強,反而不斷遭遇雪藏等,市場份額不斷縮水,最終銷聲匿跡,被輿論惋嘆為 「水淹七軍」

| 老碳酸飲料品牌

一位北冰洋老廠工回憶,【北冰洋誌】裏曾清晰記載著,1998年,北冰洋完成工業總產值10494.2萬元,銷售收入13202.6萬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利潤和稅金加起來超過2000萬元。此刻,是北冰洋並購前最輝煌的時刻。

然而,「意外」的是,百事可樂並沒有按照收購計劃和合約中的規定將北冰洋品牌做大,而是采用了一種極端方式,將北冰洋雪藏。

1990年,國營武漢飲料二廠也被可口可樂收購後雪藏。隨後,二廠碳酸飲料淡出公眾視野。1993年,廣州亞洲碳酸飲料廠與百事可樂合資,進入了長達近十年的雪藏時期。

1993年-2003年,美國可口可樂飲料公司將「八王寺」合並,並封存「八王寺」商標10年之久。1994年,重慶天府可樂在與百事可樂合作,之後被逐漸邊緣化。此外。青島嶗山可樂、天津山海關無一例外都遭受同等「待遇」。

其實外資的這些操作,不僅在碳酸飲料行業上演。

就拿去年大火特火的 湖北沙市活力28洗衣粉 ,它是1995年【新聞聯播】前5秒的廣告主,也是內地第一個在香港中環打廣告的國產洗衣粉品牌,卻也在上世紀90年代賣給了德國日化巨頭美潔時,結果就是一路被德資公司「操作」,比如大肆提高活力28價格,反而德國品牌在國內一路低價攻城略地。2006年活力28全面停產,直到去年因直播事件才重新被網友們記起。

本來寄望於被外資做大做強,但結果反而是被吞噬, 這是中國產業成長路上吃的教訓,交的學費。 所幸,在各方面努力之下,這些歷史之子,終於在進入本世紀後迎來命運轉折。

| 一頓操作後,可樂占據了新一代人的胃

2002年,中方從百事公司方收回亞洲碳酸飲料廠;2004年,青島嶗山礦泉水公司贖回了嶗山可樂的品牌並東山再起;2011年11月,消失了十幾年的北冰洋重返市場,令人振奮不已。

2015年,沈陽八王寺終於還原了30多年前的碳酸飲料老味道。爾後,重慶天府可樂集團公司向百事「索回」品牌,透過司法追討等途徑,向百事公司討回了天府可樂的配方、生產工藝和品牌,奪回商標。2016年1月6日,天府可樂正式宣布品牌復出。

時隔多年,這些老字號碳酸飲料品牌,終於一個一個 「回家了」

#03

國潮之下,國產碳酸飲料尚缺核心競爭力

進入近十年,國潮興起,隨著年輕一代重新評價民族品牌的價值,這給國產碳酸飲料品牌帶來了做大做強的機遇。

去年1-8月,美團曾釋出數據顯示,山海關、八王寺、北冰洋、嶗山碳酸飲料、天府可樂、正廣和等八大國產碳酸飲料的即時零售銷量同比增長了41%。

同時,這些老字號不再偏安一隅,而是全國化布局提速。例如,去年1-8月間,廣州的亞洲碳酸飲料省外銷售同比增長34%,青島嶗山碳酸飲料的省外銷售同比增長38%,北冰洋的京外即時零售訂單占比已高達六成。

輿論場上,這些碳酸飲料只要稍微搭上國潮,就很容易引爆流量。比如,2023年,天府可樂因#天府可樂申請破產#等烏龍話題沖上熱搜,很多人都遺憾以後再也喝不到天府可樂了,開始瘋狂下單,淘寶店鋪的銷量因此在一段時間內一度暴漲30倍。

這些都說明, 老字號品牌有著廣大的民意支持度,大有可為。 一些商人也從中發掘商機,上演了新的財富故事,這當中的一個代表是武漢的二廠碳酸飲料。

今年3月24日,漢口二廠微訊號釋出一紙聲明,引發了輿論對二廠碳酸飲料的關註。聲明中稱,「漢口二廠碳酸飲料品牌與蘭世立先生以及2023年出現在市場的‘武漢二廠碳酸飲料’毫無關系。」

一時間,大眾才意識到,短短幾年時間,一個城市,竟然出現了三個二廠碳酸飲料。

如前述,歷史上的二廠碳酸飲料本名為濱江牌碳酸飲料,1949年後由武漢國營飲料二廠生產,已經停產超過30年時間。

而這家發聲明的漢口二廠,是2017年底,由武漢人金亞雯復刻出的「二廠碳酸飲料」,取名「漢口二廠」,靠情懷喚醒了武漢人的共同記憶,一度暢銷市場。據媒體報道,2021年,二廠碳酸飲料年銷就達到3個億。

| 情懷一度成為最容易變現的要素

漢口二廠發文澄清的「武漢二廠碳酸飲料」則是由 湖北前首富蘭世立 所創。2023年,重獲自由的蘭世立嗅到商機,推出碳酸飲料品牌「武漢二廠」,並靠低價迅速搶占市場份額。2023年,蘭世立曾對外稱,當年要做到1個億銷售額。

更華麗的是蘭世立的資本操作。2023年10月19日,武漢二廠碳酸飲料透過並購方式,曲線登陸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成為港交所主機板上市公司,被包裝為 「中國碳酸飲料第一股」。

但實際上,無論是金亞雯包裝出的「二廠碳酸飲料」還是蘭世立的「武漢二廠」碳酸飲料,都和很多老武漢人心中的濱江牌碳酸飲料毫無關系。但從兩個品牌的發展路徑顯示,只要老字號的情懷行銷到位,就能打動人心。

從國潮中重新恢復幹勁的不僅有二廠碳酸飲料。內蒙古的 大窯碳酸飲料 ,透過推出平價實惠的550ml的大瓶裝碳酸飲料,聘請吳京代言等策略, 2022年全年營收32億,成為行業翹楚。今年。大窯碳酸飲料還將新增兩大新工廠,分別位於山東泰安和陜西寶雞,計劃於5、6月陸續投產。

北冰洋則透過打造12家網紅店,推出包括HPP(超高壓冷殺菌)果汁、鮮榨桔汁碳酸飲料、丹茶、桔子酸奶等在內的更多風味口感產品, 並推動IP聯名,成功吸引年輕人打卡消費。有媒體報道稱,北冰洋2018年銷售額有6個億,2023年銷售額達10個億。

| 北冰洋的網紅店

當然,海外品牌畢竟也不是一日煉成,仍具備強大的實力。目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仍然占據中國碳酸飲料9成市場, 兩大品牌今年一季度在全球的銷售額仍然在增長,且超出行業預期。

可口可樂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實作了818.24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同比增長3%。其中,含氣飲料和果汁品類表現尤為搶眼,含氣飲料銷量全球增長2%,無糖可口可樂更是實作了6%的全球增長。

與此同時,4月23日,百事公司公布一季度財報,凈營收182.5億美元,同比增長2.7%,超出預期0.4%,凈利潤為20.42億美元。國際業務銷售額增長9%,其中,墨西哥、巴西、中國、澳洲等新興市場實作兩位數收入增長。

與之對比,老字號無論從成本、產品創新、營收規模等各方面,與國際大牌仍然存在不小的家底差距。

反映在消費者端就是,許多人反映,老字號推出的許多網紅店內新品都不算便宜,渠道銷售很多依賴餐飲,其余消費場景很難見到,產品創新也還有提升空間。甚至市場上還有一些老字號假貨橫行,讓不少消費者購買時心理有負擔。

情懷消費終有時,如何抓住時機做大做強,是所有老碳酸飲料品牌共同的課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整個大環境回歸理性消費,這些老字號還是得苦練成本—產品—銷售體系的內功,才能真正練就紮實的功底,獲得真正PK國際大鱷的核心競爭力。

- END-

如果您有線索或想要討論更多,

歡迎在後台輸入關鍵詞「 讀者群 」,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