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生活

把兒子養廢後,我才明白:只會講道理的父母,永遠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2024-05-06生活

文 | 夏天 · 主播 | 賞新晴

來源 | 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從兒子的被窩裏搜出手機了。

我拿著手機生氣地質問兒子:

「為什麽我說的話你永遠記不住?

你到底要怎樣才能明白,你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

你只有把學習搞好,你將來才能有自由玩手機的資格……」

兒子懶洋洋地睜開眼睛,不耐煩地瞄了我一眼,用被子蒙上頭,繼續睡覺。

我掀開兒子的被子,強迫他繼續聽著我的嘮叨,等待著他像以前那樣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哪怕只是敷衍。

然而,這次兒子連敷衍都不肯了,他狠狠地把被子扔在我的腳下,瞪著眼睛大聲跟我吼道:

「你說夠了沒有,你憑什麽覺得你說得都對,我又憑什麽必須聽你的……」

看著兒子歇斯底裏的樣子,我當場石化。

然而,更讓我不可置信的是,第二天兒子竟然不上學了。

不管我在門外如何催促,如何苦心相勸,兒子都緊閉房門。

就這樣,我和兒子開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冷戰。

而我也在這段難捱的沈默時光裏,反復地想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他才會這麽恨我,也或許,這樣的「恨」早已持續很多年……

直到一次偶然,我從武誌紅老師的講座裏聽到這麽一段話:

「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孩子掏心掏肺地講道理。

你講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願意和你溝通。

我才明白: 原來,是我引起為傲的「良言諍語」,把兒子養廢了。

原來,只會跟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永遠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給孩子講道理

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

其實,我早就應該發現:

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用的教育。

比如,孩子年幼的時候,我們經常跟孩子說:

「吃飯挑食,對身體不好;

吃冰淇淋太多,腸胃會不舒服;

吃糖太多,容易蛀牙...... 」

我們是真心地關心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等孩子長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講人生、講得失、講學習和努力的重要性……

可結果呢?

你說得越多,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我們怪孩子難管、叛逆,其實是錯怪了孩子。

曾看過一段很有趣的視訊:

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在家裏吵吵鬧鬧的。

爸爸好聲好氣地跟女孩說:

「請保持安靜。 」

女孩不僅不聽,還生氣地對爸爸發火:

「你嫌我吵,就是不愛我了。」

女孩的神邏輯讓爸爸哭笑不得。

同時,也再次驗證了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和腦科學家蒂娜·佩恩·布賴森的研究結果:

「孩子聽不進道理,原因在於父母養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腦發展規律。」

我們的大腦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理智腦,下層是情緒腦。

而孩子的發育規律是先下層,後上層。

也就是說,對於大腦尚未發展完善的低齡孩子來說,我們講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聽懂。

除此之外,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

「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變形計】裏的鄭子豪,非常喜歡玩電腦遊戲。

做律師的爸爸看不慣,只要抓住機會,就滔滔不絕地跟鄭子豪講各種大道理:

「你知不知道打遊戲是不對的?

你這樣打遊戲是會上癮的,就像抽鴉片一樣,玩物喪誌。

你要搞你的學習,你只有學習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娛樂的東西。」

鄭子豪就像開啟了自動遮蔽模式似的,不但對爸爸的大道理置若罔聞,反而更加癡迷遊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裏去,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居高臨下地給孩子說教,很難讓孩子從心底裏去認可。

孩子不認可父母的大道理,父母講得再多,再掏心掏肺,也都是無效的努力。

有時,講道理也是一種語言暴力

也許是父母的「控制欲」作祟。

很多時候,兒子越是聽不進去,我就越是喋喋不休地跟兒子講道理。

我堅信只要不停地說,總有「頑石點頭」的那一天。

但事實是:

有的時候,講道理,也是一種語言暴力。

記得有一次,我和兒子一起觀看綜藝節目【一路成年】。

節目裏,「達康書記」吳剛非常關心兒子陽陽,他要求陽陽的大小事件都要打電話匯報。

他還總是在節目裏以「父親」和「前輩」的雙重身份,指導陽陽如何演繹角色,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戒驕戒躁。

節目第二期,他因為要去拍戲結束了節目。

臨走時,不停地跟陽陽交代:

「做任何事,要往最壞的考慮。

你要學會堅持,學會忍耐。

別人有需要幫忙的,你就伸一把手,要有團隊精神……」

陽陽雖然一邊聽著一邊點頭,但表情已經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看到這裏,兒子突然盯著我說:

「媽,你不停給我講道理的時候,我的內心就跟陽陽一樣痛苦。」

當時,我不理解兒子為什麽這麽說,但是現在我明白了。

就像一位心理學老師所說得那樣:

「父母的嘮叨,看似是關心,其實是一種慢性心理折磨。」

因為,父母無休止的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

這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打擊和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曾看到過一位網友的傾訴:

「從小到大,無論大事小事,媽媽都嘮叨個不停。

我越躲,媽媽的指責越嚴厲。

我越跟媽媽對抗,媽媽的懲罰越嚴重。

終日與憤怒、沮喪、自卑為伍。

現在的我已經不知道學習的樂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義何在,不知道活著的樂趣何在!」

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和說教,帶給孩子的傷害無異於打擊、貶低等語言暴力所帶來的。

正面管教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只有當孩子感覺更好的時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只有當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說教,給予孩子尊重和認同,孩子才能獲得自信,變得越來越好。

【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一書中有句話說得特別紮心:

「孩子的問題與父母的表現密切相關。」

如果孩子錯了,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所以,把兒子養廢後,我決定換個思路馭娃。

一.用體驗代替講道理

看過這麽一句話:

「體驗和對比是最好的老師,太多東西,你沒有體驗過,就永遠無法理解。」

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在孩子身上。

杭州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癡迷於遊戲,不想上學。

爸爸跟他講道理,他不聽。

然後,爸爸做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

帶著兒子去逛逛淩晨4點的菜市場,看看那些想睡卻沒法睡的菜農;

看看那些為了賺錢,為了生活辛苦忙碌的商販們;

看看成年人的世界有多麽殘酷和艱辛;

再想想自己安逸的生活背後,父母都付出了什麽?

結果,男孩不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感受到了生活的殘酷和父母的艱辛,更明白了自己為什麽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也學著這位杭州爸爸,帶著兒子看看工廠流水線上的年輕人;

帶著兒子看看淩晨兩點的寫字樓;

帶著兒子體驗搬一天磚,撿一天瓶子能賺多少錢。

結果如我所願,兒子主動上交了手機,下決心努力讀書。

蒙特梭利說:

「我聽過了,我就忘了;

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

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教育孩子,就是一個讓孩子慢慢體會的過程。

空泛的理論,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只有讓孩子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明白一些道理。

二.用以退為進代替硬碰硬

兒子特別喜歡玩遊戲。

不管我是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大發雷霆地吼他、罵他,還是強行拔掉家裏的網線,兒子都不聽。

有時,甚至會像對待仇人似的跟我大打出手。

直到我偶然看到奧運冠軍鄧亞萍的一段視訊,我才發現:

與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鄧亞萍的兒子有段時間也非常癡迷遊戲。

鄧亞萍沒有責備他,也沒有強迫他戒掉遊戲,而是溫和地告訴他:

「你如果真的喜歡打遊戲,你可以去走電競這條路。」

之後,鄧亞萍專門帶著兒子考察了兩家頂級電競俱樂部,讓兒子了解他們的作息,看看他們是怎麽訓練的。

結果,兒子一聽到電競一天要訓練12個小時,立馬放棄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和孩子對抗只會失敗,你永遠打不贏孩子,更無法透過對抗培養其合作精神。」

想要讓孩子願意與我們合作,「以退為進」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強硬地跟孩子講道理,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讓孩子朝著反向發展。

但向孩子傳遞我們的支持、尊重、接納和認可,給孩子試錯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則會比任何建議和幫助都有效。

三.用幽默代替嚴厲的說教

國外有一段特別火的視訊。

14歲的女兒想穿超短褲去學校,爸爸為了阻止女兒,特地穿了一條超短褲演示給女兒看:

「把你的短褲拿出來,看看到底有多短?

比一比誰的短!

你現在要是穿它去上學,我就每天穿著這褲衩接你放學。 」

爸爸滑稽的樣子,讓女兒笑歪了,同時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場父女間的沖突。

回想我跟兒子針尖對麥芒似地爭執,開批鬥大會似地批評,「神聖不可侵犯」的命令,我不得不承認:

「幽默才是解除敵意最好的辦法。」

因為,幽默的溝通,會讓孩子看見父母的真心實意,會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裏,自動解除敵意,輕松接納父母的建議。

對於孩子來說,如春風般溫柔的愛,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新中式父母】裏有這樣一段話,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這個世界上,有兩類父母。

一類是‘吃老本型’父母,他們使用過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

假如孩子表現不好,他們通常只會認為傳統教育沒有問題,是孩子有問題。

一類是‘學習型’父母,他們會去探索與時俱進的教育方式。

假如孩子表現不好,他們會反思,然後尋找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只要我們願意從錯誤中反思,願意從現在起改變;

願意把對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認同放在父母權威之上。

我們就一定能夠養出一個內心有愛,眼裏有光,不負期望的孩子。

點個 在看 ,共勉。

作者:夏天。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