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生活

【易經】:人生最大的智慧,求「變」

2024-06-27生活

文 | 有書馬超 · 主播 | 阿成

【易經·系辭下】有言: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當事物達到極點,就會發生變化,發生變化就能保持通達,保持通達就能持續發展。

「變通」是一種順應規律、順勢而為的智慧。

易者,變也。

從某種程度而言,【易經】就是一部講「變通」的哲學經典。

物極必反,適度為上

呂不韋在【呂氏春秋·博誌】中說: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事物狀態發展到盡頭,便是相反面。

因此,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知足適度,過猶不及。

【易經】有雲:

「亢龍有悔。」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要小心謹慎、戒驕戒躁,不然就會因為驕縱而失敗,又因失敗而懊悔。

李隆基年幼時,由於聰明能幹、誌向遠大,頗得祖母武則天的歡心。

後來,他經過一番波折登上皇位,是為唐玄宗。

執政早年,唐玄宗勵精圖治、賞罰分明,開創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史稱「開元盛世」。

可是,盛極一時的大唐,終究也沒有逃脫盛極必衰的結局。

在宮中養尊處優的唐玄宗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不再把心思放在治理國家上。

他聽不進忠言,也不再任用賢臣,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正如古語所雲:

「榮寵旁邊辱等待,貧賤背後福跟隨。」

很多時候,好日子過久了,就讓人忘了苦日子有多難挨。

如果此時誌得意滿逐漸放肆,就會從好日子滑向苦日子。

曾國藩在家書中勉勵自己:

「盛時當做衰時想,上場不忘下場時。」

談的就是「憂患意識」的重要性。

為人處事,要時刻謹言慎行,處處註意,才能避免盛極必衰給人生帶來的重創。

窮則變,變則通

因循守舊,只能故步自封

靈活改變,才能路路暢通

1️⃣改變思維 2️⃣改變位置

3️⃣改變圈子 4️⃣改變心態

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會變通的人

👇曾仕強老師帶你一起學習

變通的哲學 【易經】

不限年齡、不限階段

只要你想學就能加入!

否極泰來,必有轉機

有的時候,事情看似發展到了盡頭,但卻並非絕路。

詩人陸遊寫過: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越陷入絕境,越要相信,希望會出現在下一個轉角。

所謂「絕處逢生」,盡頭也意味著新的開始,也是一種變化的機會。

這便是【易經】裏所說的「否極泰來」。

倒黴的事情到了頭兒,就要迎來好事發生。

故此,極端絕境的時候,需要一個好心態。

老子說:

「靜生定,定生慧,慧至從容。」

只有內心安靜,才能情緒穩定;只有情緒穩定,才能生發智慧;

只有生發智慧,便可以在遇到任何事情時,都泰然面對,從容接受。

這樣的人,才能在變化中發現事情的轉機。

才能在面對逆境和壞運的時候,安穩自心,努力做事,莫問前程。

戰國中期的軍事家孫臏才華斐然,被師弟龐涓嫉妒。

龐涓砍掉了孫臏的雙腳,還把他監禁了起來。

天賦異稟的軍事才華無處舒展,還淪為階下囚。

這個人生打擊,不可謂不沈重。

孫臏卻偏偏在人生絕境處,找到了轉機。

他利用龐涓的驕縱心理,每日裝瘋賣傻,讓龐涓放松警惕。

最終透過齊國使臣幫助,得以逃脫。

公元前342年,龐涓所在的魏國攻打南韓。

南韓不敵,求助於齊。

齊國采用了孫臏的兵計,直取魏國都城,活捉了龐涓。

人生一世,福禍無定。

有些事情,看起來是滅頂之災。

卻不知,「危機」二字中,「危險」本就暗含了「機會」。

只要保持冷靜和清醒,對現實局面進行分析,就能在人生低谷處,尋找到觸底反彈的機會。

此所謂:

「置之死地而後生。」

保全力量,趨時盡利

【易經】有言:

「潛龍勿用。」

哪怕是龍這樣的神物,處於潛伏狀態時,也要學會隱忍,隱藏鋒芒。

世上許多事情,雖然起源於微小,但只要能夠保全自身,就有可能抓住機會,逐漸發展壯大。

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認清當下現狀,謹慎面對風險,求得一線生機。

最終,以不爭不搶、不顯露自己的方式,來謀求自身的成長空間。

宋玉在【風賦】中說:

「起於微末,發於華枝。」

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在剛一出現時,都是柔弱不堪的。

因此才更應該韜光養晦、積蓄力量。

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的第十三個皇子,被唐憲宗封為光王。

李忱幼年時,唐憲宗慘遭宦官毒手。

失去憲宗的庇護,李忱與母親的處境便極為尷尬。

為了保全母子二人的性命,李忱韜光養晦,假裝癡傻,為的就是讓自己遠離宮廷鬥爭的漩渦,避免成為權力鬥爭下的犧牲品。

在接下來的長達二十年的歲月裏,李唐王室為了皇位爭鬥不休,朝堂竟無寧日。

只有李忱置身事外。

不過,他依然沒有擺脫被猜忌、被排斥的遭遇。

為了避免禍端,李忱決定自我流放。

他遠離了皇宮這個是非之地,來到民間,徹底讓對手「放心」。

等到一切風平浪靜後,他開始透過秘密渠道收集皇宮內的資訊,為將來奪權做準備。

民間走了一遭,也讓他看盡了人間滄桑和百姓疾苦,摸清了社會頑疾,探明了民生問題。

公元846年,武宗駕崩。

李忱在眾人擁護下登基稱帝。

積蓄了足夠力量之後,他以石破天驚的姿態,重新回到了皇宮。

在他的治理下,大唐經濟有所發展,社會相對安定,史稱「大中之治」。

所謂: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如果自身力量不夠強大,隱忍就是第一件要學會的事。

很多時候,一味退讓看似窩囊。

殊不知,能忍、會忍的人,比只會爭高搶上的人有福多了。

茍且偷生聽起來委屈,但是,人只有「生」,才能有轉機,才能有未來。

【易經】中說: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即便是不起眼的的小蟲,也懂得透過彎曲身體,換取更強的伸展,從而推動身體前進。

哪怕是騰空的巨龍,也懂得利用冬眠,順應天時,以圖積蓄力量,保全自身。

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無論進退,都要根據自身力量,采取恰當的行動。

這就必須要掌握變通的智慧。

變通,意味著凡事要適度,不要過於出頭。

變通,暗含著絕境逢生的可能,危機也可以發展成轉機。

變通,昭示著弱小階段要學會保全力量,等待時機,以圖發展。

洞悉事物的發展規律,靈活采取相應對策,有了這樣的大智慧,何愁不能平穩安樂度此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