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高考一結束,又有不少人開始說起校外補課這事了。
依然是有的人認為補課有用,有的人認為補課沒什麽用處。 甚至有的人認為,今年的高考題出得靈活,就是為了打擊補課的。
那麽,為什麽對補課這事,依然有著幾乎完全對立的看法呢?到底該怎麽看待補課這事呢?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補課呢?如果要補,到底該怎麽補才能更有效呢?
我一直覺得,補課跟補身體這事,是完全一樣的:孩子身體發育偏離了正常情況,就得對癥補一補;不然,就不必補;即使心急想著孩子能早早發育,能將身體長好,那也不能過度補,也得適當。
我家孩子小的時候,很少生病,但鄰居家一個同齡小孩,時不時就會感冒發燒。
我們理解不了,他們也理解不了。
那個小孩感冒發燒多了,看過醫生之後才知道:父母為了孩子能長個,幾乎每天給孩子吃非常豐盛的飯菜,包括各種大魚大肉甚至海參什麽的。結果由於孩子消化吸收不了這些高熱量食品,導致內火很大;孩子體內陰陽嚴重失衡,於是就很容易感冒發燒了。
我家孩子不太吃大魚大肉,也沒有刻意補,所以體努內火小,於是就很少生病了。
孩子吃得再好,如果消化吸收不了,那麽,越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反而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越不利。由於時不時感冒發燒,這孩子就沒有如她父母希望的那樣成長。
從這個孩子的身體發育過程中,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不在於孩子吃了多少營養,而在於孩子能消化吸收多少營養。
孩子在學習方面,跟在長身體方面,本質其實是一樣的:不在於孩子學了多少,而在於孩子到底學會了多少。長身體吃的是看得見的物質食糧,學習知識吃得是精神食糧。
回到補課這個具體問題上,那就是:如果孩子知識上有漏洞,或者消化吸收領悟知識的能力強,那就可以適當補課,就可以超前補課;但是如果孩子在學校課堂上都學不明白,都聽得格外費勁,也就沒有必要超前補課了。
這種說法,其實也沒有完全說清楚。因為如果課堂上都聽不明白,到底要不要補課呢?
我以為,如果一個孩子課堂上已經聽不懂,那麽通常補課也是沒有什麽用處的,除非找超級段位的老師來補課,來補學習方法,來從底層基礎知識開始補才可以的。
也就是說,學校知識有漏洞,可以選擇補課;學校知識學得通透,可以選擇超前班進行學習;如果學校都學得費勁,那麽,要麽不要補課,要麽找高段位老師從底層給補課,不然,跟學校段位一樣的老師補課依然是講學校課堂上的知識,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暑假就快到了,又到了升學季節。
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會趁機推出「小升初」與「初升高」這樣的補課班。
這種班有用處嗎?
我覺得這種班,對孩子的學習不僅沒有多大正面用處,反而危害更大,是弊大於利的。
為什麽這麽說呢?
不管是「小升初班」還是「初升高」班,都是講初一與高一開學後要學的知識。
孩子在暑假提前學了這些知識,以為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後,會先人一步的,會輕松一些的。豈不知,由於上學後這些知識已經初步學過,難免就會掉以輕心,難免就會延長對初中與高中學習的適應時間。往往在上學一兩個月後,面對之前沒有學過的知識,就會打回原型了,就會開始不適應了。
我家孩子小升初與初升高的暑假,就沒有報班提前學。由於沒有提前學,所以剛開學幾周確實不太適應,但之後很快就適應了。我家孩子的一些 同學,上過小升初班,上過初升高班。
上過小升初班的孩子,往往初中第一次或者第二次月考成績都會好得出奇,但接下來慢慢就「泯然眾人」了;上過初升高班的孩子,往往高中第一次或者第二次月考成績好得出奇,接下來也就回歸到正常水平了。
那些側重於反復講知識練題目的課外班,其實是沒有必要上的,除非知識上有漏洞。只有那些側重於講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的課外班,才是值得上的。
只不過,絕大多數課外班,都以講知識為主,都以盡快提高學習成績為主,根本不會側重於培養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的。正因為如此,不少人才會認為補課沒有什麽用處的。
為什麽補課班不側重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呢?除了父母掏了前急著看孩子的學習成績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就是補習班的老師段位不夠,不太懂高效的學習方法,加上不少校陪機構的老板,本身就不是什麽學霸,甚至這些老板在學生時代就是個學渣。所以,能指望這樣的老師與校陪機構培養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嗎?
如此看來,補課該補還得補,但一定得「對癥下藥」才行,得找對相應段位的老師才行;不然,不僅浪費錢財,還會浪費孩子的時間。
給孩子選補課老師,有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看這位老師的孩子如何。 如果這位老師的孩子學習成績好,通常這老師就錯不了;反之,就不要選了,因為一個將自己家孩子都教不好的老師,不是智商一般,就是教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