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資訊

有多少人,被車上的無效智慧勸退了

2024-04-11資訊

2024年以來,車企又加快了上新的腳步,尤其在新能源領域,競爭的激烈程度堪比「神仙打架」。

新品不斷湧現,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更多樣的選擇。但另一方面,當你為買車做功課時,就會逐漸發現許多產品似乎都套上了同一個模版。

大屏加上K歌、遊戲、娛樂等功能的堆砌,讓人不禁想問,「有區別嗎?」更別提有的新品甚至只是提供了新配色或者調整了外觀。當這些高度同質化的產品擺在眼前,難免令人審美疲勞,全然沒有新鮮感。

所以,在新能源汽車向智慧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車企還能帶給使用者帶來驚喜嗎?

智慧時代,

新能源汽車還有什麽新花樣

如今,馬路上跑的綠牌新能源汽車已經屢見不鮮,但你可能很難相信,3年前,新能源汽車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還屬於有待觀望的「新鮮事物」。2021年年初,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只有5.4%[1]。

短短幾年時間裏,新能源汽車飛速前進演化,成為消費者心中智慧、高端的代名詞。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Z世代加入「購車大軍」,「智慧」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2023年智慧汽車專題:汽車智慧化技術套用發展趨勢展望】顯示, 年輕人對汽車的智慧駕駛技術、高科技配置等更在意[2]。

洞察到消費者的需求,許多車企紛紛瞄準智慧化進行創新,希望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比如能讓開車更輕松的智慧輔助駕駛、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座艙、響應需求的語音助手等,已經成為一輛智慧汽車的標配。

智慧化創新,已經成為車企的普遍追求 / 圖蟲創意

智慧化技術的普及,不僅是行業的進步,也拉高了消費者對汽車的期待值。見過世面的消費者早已對這些標配習以為常,甚至逐漸對高科技「退燒」,失去了一開始的新鮮感和熱情。

為什麽消費者變得很難被打動?歸根結底,還是體驗感不到位。

想象中,智慧輔助駕駛能夠幫助你輕松上路,車上的語音助手應該是「指哪兒打哪兒」,車上的大屏能與手機等終端絲滑聯動。

實際上,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智慧駕駛不但導航導不明白,甚至連最基本的障礙物都無法準確判斷;語音助手遲遲「聽不懂人話」;車上的大屏出現卡頓、當機、黑屏等,也是常有的事[3]。

就連最基本的品質問題,有些新能源汽車都沒辦法保證。2023年,全國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車投訴舉報量達13.5萬件,比2019年增長了6.5倍[4]。

汽車並不完善的智慧設計,讓消費者體驗不佳 / 圖蟲創意

廣告與實際體驗的落差,打碎了消費者對智慧化的「濾鏡」,讓大家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新鮮感變成了保守。

究其原因,許多車企對新鮮感的理解似乎出現了偏差。在激烈的競爭中,新鮮感從來不是一時的噱頭或花裏胡哨的功能堆砌,而要用創新真正解決使用者的痛點,不斷用智慧化讓體驗升級。

真正的驚喜,

源於更智慧的體驗

羅蘭貝格【汽車人群洞察與購車決策白皮書】中提到,在消費者心中,一輛汽車能否稱得上智慧,取決於人機互動水平,以及是不是真的能提供「懂你」的體驗[5]。

「懂你」聽起來很抽象,但也很好理解。其本質,就是讓功能內化於體驗中,讓使用者在日常使用中不斷收獲新鮮感和滿足感。

在擁擠的的智慧化賽道上, 只有那些真正從體驗出發,兼具核心技術與硬實力的車企,才能跑得又快又穩,持續贏得使用者的認可。

在華為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上,華為首款智慧轎車智界S7便以此為核心,給使用者帶來了驚喜。

HUAWEI ADS智慧駕駛系統、HarmonyOS 4智慧座艙、800V高壓快充和最長855km超長續航、華為途靈智慧底盤等「黑科技」,都是以體驗為核心的產物。

尤其在智慧化創新方面,讀懂消費者的需求,才算找對了方向。

有報告顯示,使用者對於智慧駕駛的關註點,在於能否減輕疲勞駕駛、解放雙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技術含量等,讓駕駛變得更加輕松自在、安全可靠[6]。

這種訴求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不論是上班時間穿梭在繁忙城市,還是踏上陌生的鄉鎮小道去露營度假,我們都希望收獲「有路就能開」的暢快感和被保護的踏實感。

此前,在配置雷射雷達的智界S7車型版本上,華為高階智駕就已經能讓車主在全國4萬多個城市享受智慧駕駛的樂趣。這一次,入門款智界S7 Pro也配置了華為視覺智駕系統,讓更多使用者體驗智駕的便利。

在華為視覺智駕護航下,不依賴雷射雷達和高精地圖,智界S7 Pro就可以輔助你大膽馳騁在全國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 這份底氣來自於華為智駕場景在國內覆蓋率最廣,並且還能在AI的賦能下不斷自我學習,持續更新叠代。

智慧駕駛雖然能夠帶來便捷,但人們其實還有一個廣泛的後顧之憂,安全。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交通狀況最復雜的國家之一。單說每天要面對的上下班高峰期,就已經夠令人頭疼了。路面上人車混雜,路段施工的障礙物、橫穿的行人、突然出現的電動車等,都是極其考驗反應力的潛在安全隱患。

面對安全隱患,智慧駕駛同樣能夠起到作用。尤其在智界S7上,智駕的體驗是超出想象的。它不是華而不實的「擺設」,而是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為駕駛提供主動安全輔助的得力助手。

業界車規級量產最高線數192線雷射雷達、全向防碰撞系統CAS2.0等,都是華為智駕擁有的能力,能更早更快辨識到危險,輕松換道避障,主動避險、主動剎停,大大降低事故發生機率。你能體會到雙手雙腳被解放,緊張的神經放松,以及滿滿的安全感。

提升「跑起來」的體驗感,只是智慧的使命之一。如何讓車更簡單地「停下來」、治愈「停車焦慮」,同樣是重要課題。

當你回到家或者前往商場地庫停車,完全可以借助華為智駕實作「自開自停,有位就能停」。當別人還在為車位刁鉆停不進去、在地下車庫轉了半天卻找不到車等問題發愁時,你已經透過全場景智慧泊車快人一步。

此外,當汽車作為「第三空間」,在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個高度智慧的座艙就成了「剛需」。大家所期待的,不止是一塊能看電影打遊戲的螢幕,而是不遜色於智慧型手機,甚至超越智慧型手機的體驗。

很多人因為受到過語音助手的「折磨」,而對車機互動產生了偏見。直到與智界S7上依托於盤古大模型的語音助手小藝對話,仿佛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作為「私人助理」的小藝,不但能聽懂你的指令,還能主動完成提醒你帶傘、訂購電影票等貼心服務。 車機搭載的HarmonyOS 4提供了絲滑流暢的互動體驗,讓車機和手機一樣好用。

好的體驗才是最大的驚喜。無論是視覺智駕還是智慧座艙,智界S7都為如何打造智慧體驗「打了個樣」,給消費者帶來實在的新鮮感。

而對於華為而言,懂需求很重要,解決好消費者在實用性層面的顧慮,也是打造智慧生態和提升整體體驗的重要環節。

智慧生態帶來的新鮮感,

永遠在路上

功能維度的智慧進階只是體驗升級的一個側面,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談體驗,就繞不開對實用性的討論。

比如「電量焦慮」,就是消費者一直以來對新能源汽車實用性的隱憂。隨著我們的生活半徑不斷擴大,跑不了太遠、充電時間長、夏冬季節掉電快等問題,都是「勸退」因素,畢竟誰也不想提心吊膽地開著空調,或者在節假日的高速上排隊等充電樁。

要解決緊迫的續航問題,必須「兩手抓」。一方面是要讓電池容量更大、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要想辦法讓充電更快。「雙800」方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智界S7全系搭載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平台,擁有最長855km續航裏程,足夠從長沙開到深圳。配合800V高壓快充技術,充電5分鐘,續航就可增加215km,15分鐘的時間裏,就能完成30%-80%的充電補能。在超級省電模式下,車輛續航還將最高提升10%,讓你徹底擺脫電量焦慮,沈浸式享受每一段長途旅程。

實用不僅體現在續航上,更要讓開車感受到好開、坐車的人感受到舒適。當行駛在平緩的城市道路上時,你可能對此感受不深,但當場景切換到周末和家人出去玩時,經過那些凹凸不平、雨後泥濘的路面,或者遇到急加速、急轉彎、急剎車等情況,你就會感受到穩定的重要性。

智慧要服務於效能,服務於實際。克服幹擾,減少顛簸帶來的緊張和不適,增強操控感,讓人感受到舒適和從容,便是華為途靈智慧底盤的優勢。智界S7搭載了百萬級豪車同款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在路面感知、智慧車輛狀態感知、動態自適應扭矩控制和智慧車身協同控制四大核心技術的加持下,從容應對各種工況道路。

歸根結底, 再詳細的功能和參數,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終究是有理解門檻的,一切都要交給體驗來評判。 整體來看,從實用性出發對電池續航、底盤穩定性進行的創新,以及智駕帶來的新鮮感,都是從體驗出發,以體驗為目標的宏觀考量。

因為新鮮感從來不能靠功能的堆砌,而要將一個個單點功能融入到一個無縫銜接的智慧生態中,形成整體體驗的升級再造。 對於車企而言,功能也授權以復制,但生態才是不可替代的、最核心的競爭力。

憑借30多年以來在ICT領域的技術積累,華為已經為智慧汽車貢獻了許多硬核技術和解決方案,不斷給消費者帶來體驗層面的驚喜,在消費者心中立起了「智界」的品牌口碑。

同時,智界S7也精準拿捏了消費者的心理。隨著產品力提升、產線升級,智界S7不僅展現了「硬實力」,還提供了頗具吸重力和競爭力的價格與權益,讓消費者多了一個優質選擇。

另一方面,透過助力合作夥伴,與奇瑞、賽力斯等車企穩步合作,華為在智慧電動汽車領域持續領跑,形成了自己的鴻蒙智行生態,不但為產業發展開疆拓土,也推動智慧出行落在實處,於日常生活中普及。

不只是智慧出行生態的建立,在鴻蒙的生態圖景中,萬物互聯、全場景互通一直是清晰的目標。

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車智界S7的加入,讓我們看到在鴻蒙生態土壤的孕育和培植下,人車生活共融共生的可能,展現出汽車為生活各場景賦能、重新定義智慧生活的強大能力。

未來,這個生態還將不斷演進壯大,持續連線多個終端、觸達多種需求,以智慧為堅實的支點,撬動想象中的智慧生活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1年7月資訊釋出會在京召開.

[2]西南證券.(2023). 2023年智慧汽車專題:汽車智慧化技術套用發展趨勢展望.

[3]中國汽車報.(2022).舊恨新愁:探析汽車消費投訴八大熱點.

[4]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4).2023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呈現八大特點.

[5]Roland Berger, 汽車之家.(2023).汽車人群洞察與購車決策白皮書.

[6]孫謙.(2023).智慧駕駛:新技術,新認知,新機會.天風證券.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劉笑彤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台回復「招聘」即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