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無門檻券
添加官方企業號一鍵領取
掃碼獲得AI訓練營優惠券
更有caie會員7天體驗免費送
作者: 凱風
來源: 國民經略
人口格局,正在發生巨變。
01
人口第三城,或將易主。
目前,全國共有17個千萬人口大市,但常住 人口超過2000萬的有且只有4個: 重慶、上海、北京、成都。
一市堪比一省的重慶,常住人口超過3000萬人,即使是包含21區的主城都市區,人口也超過2000萬人,說是人口第一大市並不為過。
盡管人口開始負增長,重慶仍舊斷崖式領跑,而上海人口一直維持在2500萬左右,而 北京與成都之間,差距卻在不斷收窄。
日前,成都釋出最新人口數據,2023年常住人口達2140.3萬人,同比增長13.5萬人,增量位居全國前列。
自2000年以來,成都常住人口連年保持正增長,即使在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的年份也不例外,年均人口增量僅次於深廣。
與此同時,北京釋出統計公報透露,2023年常住人口為2185.8萬人,比上年增加1.5萬人,扭轉了5連跌的下行趨勢。
即使如此,過去10年,北京人口一直維持在2100多萬的水平,與高峰時期相比,總人口減少了近10萬,而同期廣深成等地都大增上百萬人。
一增一降之下,成都人口正在無限逼近北京。
數據顯示, 成都與北京的人口差距從高峰時期的500多萬人,逐步收窄到45.5萬人。
如果這一趨勢保持不變,未來幾年,成都有望正式趕超北京,躋身全國人口第三大市之位。
02
北京人口,究竟怎麽了?
成都逼近北京背後, 並非北京人口吸重力不行,而是當地一直都在主動控制人口 ,而成都幾乎來者不拒。
只要看看北京落戶有多難,而被曝光的違法落戶案件背後的金額有多龐大,就知道戶口吸重力幾何。
與之對比,絕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都已「零門檻落戶」,成都中心城區雖然仍需積分落戶,但外圍9個縣市已無限接近零門檻,只要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居住地即可。
落戶門檻的懸殊只是一方面,問題的關鍵在於, 北京並不追求人口增長,反而將「減量發展」作為硬性的政策目標。
早在10年前,為解決「大城市病」,北京就開始疏解非首都功能,大量一般制造業企業、專業市場、物流中心搬離北京。
根據最新數據,自2014年以來,北京累計疏解一般制造業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帶動大量就業人口隨之遷移。
這些產業主要疏解到河北與天津。
據統計,河北省累計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4.3萬余家,對於當地因大氣汙染防治而犧牲的產能形成了一定對沖。
這還沒完。當一般產業完成疏解,就輪到 央企總部、在京部屬高校和醫院 ,而主要承接者正是雄安新區。
新一輪京校外遷,正在拉開大幕。
日前召開的2024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論壇透露, 北京地區15所部屬高校將向雄安新區疏解 。
其中,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區已於去年底正式開工建設。
在高校遷移之前,央企總部轉移早已開啟。
據統計,目前已有包括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三峽、中國電子、中國船舶、中國稀土在內的眾多央企總部搬離北京, 雄安新區、上海、深圳、武漢成了主要承接者。
無論是一般產業,還是央企總部、在京高校,其遷移都會眾多人口的轉移,從而限制了北京人口的無限膨脹。
非首都功能疏解,影響最大的當屬中心城區。
根據北京統計局在【數說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效系列報告】透露的數據,過去7年來,北京中心城區較2015年高點減少202.9萬人。
中心城區,指的是東城、西城、海澱、朝陽、豐台、石景山等城六區。
由於北京人口總體減少相對有限,這意味著在疏解之下,大量人口從中心城區向通州、大興等近郊區轉移,而與北京批零的河北「北三縣」也是受益者。
「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這是事實,也是目標。
03
成都人口何以一路狂飆?
除了北京之外,幾乎所有城市,都在想方設法吸引人口和人才流入,就連廣深也不例外,成都更是如此。
成都人口連續多年大增, 城市合並 是繞不開的因素。
透過合並周邊地市迅速做大體量,進一步提升城市規模能階,是各大強省會不約而同的選項。
過去10多年,全國共有 5個省會完成了合並式擴張 ,包括合肥、西安、成都、濟南、長春。
2016年,成都代管原屬資陽市代管的縣級市簡陽,直接帶來300多億GDP、100多萬的新增人口,助力強省會快速騰飛。
不過,2010年-2023年,成都新增人口高達735萬,合並簡陽只貢獻了其中的七分之一,並不能解釋一切。
扣除合並簡陽的部份,過去10多年來,成都新增人口仍舊高達600多萬,年均人口增量近50萬人,僅次於深圳和廣州。
因此,成都人口增長的真正訣竅,不在城市擴張,而是 強省會、產業西移和國家戰略變遷共同帶動的結果 。
最近幾年,多數省份人口遭遇負增長,唯有省會依舊保持凈流入,成都之於四川,合肥之於安徽,長沙之於湖南都是如此。
強省會,固然會虹吸省內人口,但一個強的增長極,自然也會成為吸引外出人口回流的壓艙石,並進一步吸引高層次人才流入。
換言之,一個欠發達省份,如果連強省會都沒有,全省從上到下,只會面臨持續不斷的人口流失。
當然, 人隨產業走 ,強省會不能包打天下,能不能形成 強產業 ,才是關鍵。
隨著全球地緣和競爭格局發生變遷,全球化時代遭遇逆流,而國內大迴圈戰略橫空出世,內陸地區獲得了更大的戰略關註度。
成都就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內國際大迴圈、國家戰略腹地……這些戰略在擡升城市能階的同時,勢必帶動產業和人口的匯聚。
這些年,成都抓住了 產業西移、陸權復興 的時代機遇,變內陸腹地為開放前沿,從制造大市走向制造強市。
目前,成都正在打造2個萬億級優勢產業和10個以上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每一個產業集群都能成為人口和人才的蓄水池。
四川能守住人口基本盤,乃至問鼎中西部經濟第一大省,與此不無關系。
04
誰是下一個2000萬城市?
人口大盤早已見頂,全國人口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為何超大特大城市人口仍在增加?
究其原因,人口爭奪戰從過去的來者有份,淪為零和賽局。人口仍在向大城市匯聚,而中小城市面臨更大的外流壓力。
目前,全國共有17個千萬人口大市,其中常住人口在1500萬-2000萬之間的只有 廣州、深圳 兩城,均有望躋身2000萬人口俱樂部。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目前廣州、深圳的常住人口規模分別達到1800多萬、1700多萬,離2000萬大關只有一兩百萬的距離。
這還只是常住人口的概念,如果從即時人口來看,兩大一線城市每天的活躍人口早已在2000萬以上。
根據此前釋出的數據,廣東省每天即時在粵人口已達1.5億,占全國十分之一。這裏的即時人口,既包括常住人口,也包括短期出差、旅遊、探親的人群。
而在去年,廣州市官方曾經透露,廣州是超大城市, 每天即時在穗人口約2400萬 ,規模巨大,而3年前這一口徑還是2200萬人。
深圳也是如此。今年年初,深圳有關方面曾透露, 2023年深圳社群登記總人口數據達到2163.77萬 ,比常住人口多了近400萬。
所以,廣州、深圳常住人口突破2000萬,只是時間問題。
廣深之外, 武漢、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杭州 等主要城市常住人口都超過1200萬人。
雖然常住人口離2000萬仍舊距離甚遠,但在各地的2035年人口規劃中,紛紛將2000萬作為實際服務人口的天花板。
所以,未來5-10年,全國誕生2個乃至更多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城市,並非沒有可能。
當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繼續擴張,有城市人口增長,就有城市人口流失。
這一切看的不再是城市級別,而是取決於真正的競爭力。
加入經管之家大家庭
讓學習成為每天生活的必須!
JG
|
學術培訓拓荒者。聯合海峽兩岸名師,以論文寫作為核心方向展開學術培訓。十年培養數萬師生,百余課程掃碼了解!
名師精品課程
不止於經管
AI
|
掃碼添加AI小助理
AI系列直播
CDA
|
樹立數位化人才認證標準,專註數位化人才服務16年。陪伴百萬使用者持續成長,擁有更好職場前景!掃描了解詳情!
讓優質教育人人可得
贈送VIP |
透過教師認證即可申請經管之家論壇vip及500論壇幣。
海量資料
助力教師更好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