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資訊

怎樣的畢業生,能到哪都吃得開

2024-06-23資訊

最近,網上有張流傳的截圖讓打工人破了防,說的是「為什麽很多公司喜歡招985、211的大學生」。

圖裏的答案不是因為名校生智力高、能力強,而是不需要老板畫餅和PUA,過去教育體系規訓出的上進心、責任心和優績主義就會讓他們自己卷自己,甚至不受控制地努力。哪怕偶爾當回「混子」,上級的幾句簡單批評就夠讓他們難受一晚上。

這種現象被一個詞精辟總結——「好學生心態」。這種心態不是好學生的專屬。即使不是名校出身,許多大學畢業生也常被這種心態狠狠拿捏,總是在給自己「打分」,害怕在人生這場考試中沒做對題。

求職、考公、考研......他們一刻也不敢停歇,卻很難問問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麽?」

大學畢業第一年,確診「好學生」

2023年,有一個名為「好學生心態受害者聯盟」的豆瓣小組異軍突起,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裏,就聚集了超過10萬的組員。

這個組名乍一看會讓人感到困惑,當個「好學生」能有什麽害處?這真的不是在凡爾賽嗎?

但組裏的貼文都在實實在在地袒露著「好學生們」的困擾和挫敗, 尤其當他們大學畢業成為社會新人後,更是感受到一種無所適從。

他們渴望表揚,害怕出錯。會為了滿足領導、父母等外界的期待而努力改變自己,成為他人眼中的「好學生」,並且工作中有完美主義傾向,犯一點小差錯就怕被同事或上級批評,會忍不住想「他是不是要對我失望了」。他們也不敢拒絕上級和同事給的無理任務,甚至甘當團隊「背鍋俠」;會習慣性跟同事比較,同時又過度反思……

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容易形成完美主義的「好學生」思維 / 圖蟲創意

這些心態的本質是只做別人期待自己做的「對」的事,且期待在每件事上獲得好成績。

心理學將此稱作「聚光燈效應」,有「好學生心態」的人總覺得別人在看著自己,仿佛站在聚光燈下[1]。

同時,他們容易有完美主義傾向,在幻想的舞台之上,總是註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恐懼丟臉,恐懼失敗。

加拿大心理學家高登·弗萊特和保羅·休威特提出三種不同型別的完美主義,包括「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和「社會期許型」[2]。 有「好學生心態」的社會新人往往是第三種,將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評價之上,忽視自己的真實感受。

這種完美主義容易引發一些心理問題。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卡莉努·林伯格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284項研究,發現飲食失調、焦慮、強迫和抑郁癥的患者的完美主義程度高於其他人,那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也更有可能被診斷為患有各種心理疾病[3]。

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給自己施加更大的壓力,導致面臨心理問題 / 圖蟲創意

在「好學生心態」的枷鎖下,年輕人總是感到緊繃、焦慮與迷茫。

而造成這種問題的元兇,是單一的外部評價體系。它設定了一套固定的、可量化的標準答案,用績點、收入、資產、科研成果等指標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仿佛只有拼命達標,人生才是成功的,否則就是他人眼裏的失敗者。

公共話語研究者稱這種勸說模式為「恐懼驅動模式」[4]。 在校園裏,「恐懼」讓我們不敢丟分,不敢落榜。在畢業後,「恐懼」也讓我們不敢脫軌,甚至不敢快樂。

這種恐懼還會成為我們內心的烙印。有多少大學畢業生離開學校多年,做的噩夢還是在高考考場裏呢?

離開校園,

人生不再是一場考試

所以,要擺脫「好學生心態」,就要讓我們的生活「去高考化」。

在校園裏,透過好好做題,我們可以取得高分,收獲父母和老師的認可,持續實作正反饋。於是許多人會形成「路徑依賴」,不自覺地將這套模式代入到生活中,把上班當上學,把做工當做題,把老板當老師。

但畢業之後,人生不再是一場考試。 人的自我價值不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也沒有「考官」能真正評定我們的成績,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尋找與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

比如選擇職業,一份穩定的工作未必就讓人更快樂;選擇伴侶,門當戶對的物件未必就讓人更幸福;選擇運動,前凸後翹的所謂完美身材,未必比具有力量感的肌肉線條更讓人有成就感......關鍵的是自己怎麽想,而不是別人怎麽看。

在面臨未來的選擇時,要尋找並建立自我評價體系,關註個人內心的選擇和滿足感,而非過度依賴他人評價 / 圖蟲創意

當外界評價體系與自我評價體系相沖突,我們或許要面對他人的埋怨與指責,這時可以試著「課題分離」。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應對矛盾的解方之一就是分離課題[5]。

父母期待自己考研考公,上級期待自己任勞任怨,這種期許正是他人需要面對的課題,而我們的人生終究是自己在過,不用把他人的課題當做自己的負擔。

有了自我評價體系後,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覺察,形成對自己連貫的、多面的認知和身份感,從而從好學生心態過渡到成長型心態[6]。

「好學生心態」在意的往往是結果最優、效率至上,如果沒有得到報酬,相當於過程無意義。這會讓人功利地看待每一件事:看書要看有用的、旅遊要走最對的路線、健身要高效地實作目的……

但「成長型心態」強調的是過程,不用再執著於與他人的比較,而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專註於自身的成長。

外界評價與自我評價沖突時,課題分離助力建立自我評價體系,實作從好學生到成長型心態的轉變,專註自我成長,構建自我 / 圖蟲創意

這時,我們更容易建立「內聚性自我」。 美國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認為,內聚性自我中有一種向心力,這種向心力是建立在「我基本上是好的」這種感覺之上的。 擁有內聚性自我的人更專註自己,擁有更完整而堅固的內核[7]。

這種視角轉換會讓人豁然開朗。原來人生不是一場規則全由別人說了算的遊戲,也不該是一條路走到頭的軌域。人生其實是一個開放世界,是一片遼闊的曠野。

尤其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尤其如此。人的精力與探索欲尚處在峰值,人生的選擇權完全交到自己手裏,一切可能性都在眼前展開,就像王小波描述的那樣:

那時雨季剛過,雲從四面八方升起來。天頂上閃過一縷縷陽光。我們有各種選擇,可以到各方向去[8]。

手握方向盤,人生處處吃得開

於是我們會發現,原來畢業不代表著悲慘生活的開始,而是通向自由、獨立的大門。外面的世界也沒有那麽可怕,而是可以被看做一個充滿樂趣與挑戰的遊戲。

這場遊戲的規則由我們自己制定,我們將手握人生的方向盤,決定自己的速度、轉向與賽道。它的終點不是輸贏,不是爆更多的金幣,而是感受解謎的樂趣,體驗旅途中的風景。

這對應了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總結的兩種生存方式:存在還是占有[9]。

「占有」是對物品的擁有,人和外界是一種互相物化的關系,人們活在過去,恐懼死亡。 而「存在」是一種生活的體驗,是創造性運用自己的力量與世界建立聯系,活在當下,肯定生命。

「存在」的生存方式讓人專註過程。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社會新人而言,可以用升級打怪的思路來應對工作,記錄自身的成長,亦或是挖掘自身愛好,感受專註時的心流。

畢業是邁向自由、獨立生活的起點,關鍵在於以「存在」的方式體驗生活,專註過程,追求內心的熱愛與成長,而非被外部評價所束縛 / 圖蟲創意

就像日劇【我們由奇跡構成】裏講述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因為體型差異懸殊,烏龜的視野裏其實沒有兔子。烏龜持續向前不是為了贏,而是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在「好學生心態受害者聯盟」裏,這種全新的狀態被稱為「自由人」,意思是敢於拒絕,善待自己,寫自己的爽文。這時的人生不再是被恐懼驅動,而是被熱愛引領,與以結果為導向的單一的外部評價體系說再見。

當然,光靠自身的熱愛還不夠,畢業生是否能勇敢選擇自己的道路,除了金錢等物質條件,還離不開社會的支持。

2017 年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並且強調要有意識地培養社會支持系統。 這種支持包含情感、資訊、物質和評價支持,可以來自家庭、朋友、同事、社群以及其他社會網路[10]。

也就是說,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做選擇時,有時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缺少一個支撐系統對他說:「我理解你,我相信你。」

近期,餓了麽推出畢業季活動【人生處處吃得開】,便攜手脫口秀演員鳥鳥送出祝願,同時聯合更多年輕人記錄下他們選擇的「飯碗」和生活方式,用一個個真實的故事鼓勵與支持畢業生。

這些年輕人在大學畢業面臨人生這道「開放題」時,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有人恐懼人際關系復雜的職場,幹脆成為野生動物園飼養員,只需要搞好同事關系,完全沒有人際關系;

有人不愛上下班打卡,就選擇成為數位遊民,把雪山、大海和草原當做自己的工位;

有人厭倦朝九晚五,但願意裸辭開創意饅頭早餐店,淩晨五點起來為自己工作;

還有人覺得上班的終極意義是退休,於是到了養老院工作,提前開啟退休模式......

雖然可能不被理解與認可,但在各式各樣的飯碗裏,這些畢業生忠於內心,以獨一無二的方式過出了精彩的生活,在熱愛的領域中,發光發熱,自在生活。

餓了麽同樣鼓勵畢業生勇敢走向人生的新階段,先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胃口和身體。 在餓了麽搜「畢業季」,學生黨除了可以領取專屬福利大禮包,還有價格低到個位數的大牌學生價,讓自己每餐都吃飽吃好。

在揮手道別校園的夏天,在人生的遊樂場門前,請大膽邁出你的腳步,無論選擇什麽樣的飯碗,勇敢活出自己、活出熱愛的年輕人,一定在哪都能吃得開!

[1]Gilovich, T., Kruger, J., & Medvec, V. H. (2002). The spotlight effect revisited: Overestimating the manifest variability of our actions and appear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1), 93-99.

[2]Flett, G. L., & Hewitt, P. L. (2015).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 In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pp. 595-618). Academic Press.

[3]Limburg, K., Watson, H. J., Hagger, M. S., & Egan, S. J.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psychopathology: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3(10), 1301-1326.

[4]毛延生. (2019). 以情致用: 川普政治勸說話語中的恐懼驅動模式. 【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36(3), 16-24.

[5]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 (2015).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機械工業出版社.

[6]Dweck, C. S.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7]Kohut, H. (2009).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王小波. (1999). 黃金時代. 花城出版社.

[9]弗洛姆. (2021). 占有還是存在. 上海譯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0]Harandi, T. F., Taghinasab, M. M., & Nayeri, T. D. (2017). The correlation of social support with mental health: A meta-analysis. Electronic physician, 9(9), 5212.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張 倩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台回復「招聘」即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