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曾庆洪还在国内为「油电同权」呐喊时,国际市场上的中国电动车已然水深火热。
乘联会数据,2024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71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11.4%,1-5月累计零售量807.3万辆,同比上涨5.7%,总体两个字总结——回暖。两个要强调的点,其一,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47%,创历史新高,其二,5月乘用车出口37.8万辆,同比上涨23%,但其中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环比双跌。
如比亚迪王传福所言,卷带来了繁荣,特别是新能源。但很遗憾,弯道超车中的中国新能源车,大概率要因贸易壁垒而在国际市场上降速。
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8个月后的2024年6月12日,他们再发公告,决定将从7月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这意味着加上原本10%的关税,中国电动车想要进入欧盟成员国市场,最高需要交48.1%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将要加增关税的车企分为四档,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38.1%以及其它配合调查的纯电汽车生产商21%,不配合的则按上汽的标准执行。
外界的声音是,上汽没有配合欧盟的调查,因此被重点针对,说起来好像倒是上汽的错了。但首先是,欧盟委员会发起所谓反补贴调查的行为与目的是否是正当的,若仅是为贸易壁垒或其它不明确目的找个由头,在中国有句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事实上,稍加思考和了解之后,欧盟委员会重点「关照」上汽的原因昭然若揭。
在有的人看来,上汽似乎落寞了,这种错误的认识源于荣威、飞凡与名爵在国内市场羸弱的销量,而真实的上汽其实只能说有压力,但仍然「滋润」。
2023年上汽集团以502万辆销量收官,毫不避讳,同比2022年530.3万辆有一定的下落,与其定下的600万年销量目标也差出了近100万辆,只完成了不到目标的84%,这是事实,但上汽仍是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第一的集团,这也是事实。
虽整体不及预期,但自主汽车品牌销量同比上涨了2.5%,且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有4.6%的上涨,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还以120.08万辆的出口量成为国内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厂商。2023年国内汽车出口量达414万辆,如此,上汽一家的出口量就占2023年整体汽车出口量的29%。
从上汽公布的数据来看,在120.8万辆的出口车型中,新能源车型达到了112.3万辆,这与同样在出口方面见长的奇瑞明显是不同的,而这应该也正是令欧盟难受的地方。新能源部分,德国的大众、宝马、法国雷诺与标致至少当前阶段,是被中国新能源拉开了差距的,在国内打五折的宝马i3,看不到销量的标致e2008足够说明问题。
名爵是上汽出口车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特别在欧洲市场,2023年,MG4 EV在欧洲销量突破10万辆,MG品牌总量超23.1万辆,位列中国品牌欧洲销量榜榜首。这对欧盟成员国的法国、德国、意大利来说无疑形成压力。
很有意思的是,欧盟一边惧怕中国新能源,一边又为中国新能源颁奖。在欧洲热销的MG4 EV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拿奖拿到手软,民间赞不绝口,官方「如临大敌」,这种场景,颇似百年前的景象,只是换了对象。
加收关税消息一出,上汽集团发函表达不满,呼吁公平竞争,未必有用,但却必要。在气愤的同时,也或许值得高兴,中国汽车进口关税最高点在230%,时至今日,只有15%,这是对自己的自信。贸易壁垒的本质,除去恃强凌弱便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封锁只能是更加落后。
中国汽车的发展从模仿抄袭到现在出口量全球第一,新能源「居功至伟」,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汽车向上新的增长口。电动车未必是「新能源」,但有这种思维,就有继续向前的可能。
出口受阻的上汽也好,比亚迪也罢,除了表达不满,开拓更稳定的国际市场或是当务之急。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