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欢迎来到【现场!现场】,这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节目。
4月20日凌晨,湖南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疑似被投毒致死案告破,张某某在校同寝室的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周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通报发布不久,【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李晓洁和陈银霞通过采访受害者和嫌疑人的室友、同学和亲属,对这桩发生在大学宿舍里的投毒案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在周刊发表报道 。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李晓洁共同回顾这起案件:这桩发生在室友间的投毒案究竟如何发生的?大学宿舍为什么总是矛盾重重?是什么样的心理困境最终导向杀机?关于青年人的心理边界,这起案件还有哪些值得讨论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回到4月7日的案发现场,一个对于受害人原本平平无奇的早晨。
注:为了叙述方便,节目中统一将受害者和嫌疑人分别化名为张海洋和周余人,在已发表的报道中,受害者张某某的化名与本期播客略有不同。
访谈嘉宾
主播: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时间轴
03:09 「宿舍投毒案」的奇观性,使它备受社会关注
08:52 还原案件现场:当受害者喝下带毒的麦片后
13:04 投毒案的特征之一:中毒在初期很难被鉴别
21:16 隐秘」的空间:不同个性室友进入被重组的大学宿舍
29:36 大学宿舍混寝,为何难协调?
34:07 难解的矛盾:嫌疑人周余人刚进宿舍就立了两个规矩
40:00 关于室友,受害者写过一份「仅自己可见」的文档
51:01 当宿舍矛盾被激化,学校为何难以介入?
55:38 难解的宿舍关系:今天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边界感」
01:00:1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行的疏解方案是什么?
相关延伸
文章丨
当受害者喝下带毒的燕麦
魏倩: 投毒案发生后,最开始大家会把自己想象中的观念灌到一个新闻事实里面,比如说大家会说我很讨厌偷外卖的人,所以反而更需要我们去澄清当时案件现场是怎么回事,他是怎么中毒的, 那天到底发生什么了。
李晓洁: 4月6号晚上,嫌疑人周余人就不在宿舍了,平常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宿舍睡的,但6号晚上他就不在了,7号早上宿舍只有受害人张海洋,还有他的室友,他们平常都会有那种睡懒觉的习惯,如果没有课的话,可能上午10点多才起床,随便吃点零食对付,中午再去吃饭。4月7号上午,他们共同的室友可能有事先出去了,张海洋在宿舍里吃到了他室友的麦片。
图|视觉中国
魏倩: 这个细节也挺神奇,最开始我就想难道是误投了吗?
李晓洁: 基本不会误投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嫌疑人跟两个室友都有矛盾,都有争吵,他可能要么就想两个都害,或者一开始针对其中一个人。 当时吃到麦片的是张海洋,他跟室友关系很好,本科就是同学和室友了。这么多年来,他们的东西、食物基本都是可以共享的,所以他去吃了他室友桌上麦片。反应是慢慢出现的,7号上午吃的,中午大概12点左右,他的室友回来了就去问张海洋,张海洋说我吃了你桌上的麦片,味道有点苦,觉得不太对劲,这么聊了一下,张海洋其实当时就有些反应,头晕,但大家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投毒,之后慢慢出现呕吐、恶心、腹泻。 这种反应越来越多,他就去了湘潭市一个中心医院挂了急诊,他以为自己发烧了。
到下午5点多,他到医院的时候,腹泻、呕吐越来越严重了,一开始可能被当成肠胃炎来治疗了,当天下午医生给他输了液,可能也拿了点药让他回去了。 但他晚上到了宿舍之后,各种反应还是没有停,而且越演越烈了,夜里都没有怎么睡觉,反复从上铺下来去厕所吐、拉肚子,很虚弱。 到了8号早上,等他的室友看见他的时候,他瘫坐在桌前,很没有力气。
8号上午,他另一个朋友就送他去医院了,他有点支撑不了了,病情发展挺快,到医院当晚他就已经是病重的状态了,医生给他下的通知要住院一周,到9号他可能意识就有点不太清楚了,10号他被去送到湘雅医院住进ICU了,13号去世,其实前后不到一周。
魏倩: 警方通报其实没有讲他到底中的是什么毒。
李晓洁: 没有,当时网络上是有谣言某一个毒素,但后来我跟张海洋的家属了解到毒素是被排除的,但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
隐秘的空间,难解的矛盾
李晓洁: 他 (嫌疑人周余人) 是新生辩论赛的就个人组的冠军,爱辩论的人可能就是在谈话上会想要压倒对方。 去年他26岁,到了法学院宿舍的时候,一开始给大家的印象也是这样,不管讨论什么话题,中间一定要打断你的陈述,然后自己再说。「你这个不对我才是对的,我这个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等等。」很说教,这个特点让他的室友很受不了,但这种的话其实还有解决的办法,就是我不跟你聊。
魏倩: 我也可以回避,把帘子拉上拒绝发言。
李晓洁: 一开始张海洋他们会觉得,可能就是需要这种磨合,但没想到后来其实周余人一直都是这个性格,他们就不跟他聊这些了。但为什么龙哥( 另一位室友) 走,因为龙哥是一个不太能忍受这种人的人,龙哥很直,有一天晚上,可能周余人刚搬进来半个多月,7月中旬的时候,龙哥在外面打完篮球夜里回到宿舍,进门的时候周余人就问他你干嘛去了?
龙哥说我去打篮球去了,然后周余人说你这么晚了还打篮球,谁打篮球。他非常干涉对方的一举一动,龙哥受不了,他俩就大吵了一架,龙哥根本就不会在意他在宿舍里头的这种行为,因为他自己可以搬走,所以他有退路,他就搬回自己家里去了,而且搬走的时候还跟张海洋说,什么时候周余人搬走了,我再回来,所以后来宿舍就只剩三个人了。
魏倩: 所以龙哥搬走是案发之前的多久?
李晓洁: 龙哥去年7月搬走的,将近一年。
魏倩: 我觉得从龙哥搬走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一旦出现了有一个破裂的迹象了,宿舍气氛已经开始变得有点微妙了。 之后周余人有什么表现吗?还是很我行我素,或者张海洋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李晓洁: 周余人可能在他住进宿舍,直到事发将近一年的时间,大部分都是一个我行我素的状态,他很少做改变,但不是完全没有。我们采访了不少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这种高校的心理咨询专家,他们说宿舍的矛盾总结起来就是生活习惯,还有文化差异的问题,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如果往细了说,在出事的宿舍里,周余人刚进来的时候,除了他说教的这一面之外,生活习惯方面,他刚进来就会立两个规矩。
魏倩: 就是他立规矩,作为一个外来者。
李晓洁: 他要先立规矩,第一个是宿舍要时刻开窗开门通风,因为周余人经常觉得很闷,好像周围空气都不流通,我不知道这会不会跟他的心理某些问题会有关系。他还说自己还能听到空调那种电流的声音,就是很细微的东西,他其实是一个敏感的人。第二个规矩是他在宿舍的时候,空调是要一直开着的,为了透气开空调的时候他又要开窗。
张海洋手机里拍摄的宿舍靠近阳台一侧的门和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李晓洁: 大学宿舍这样的小空间,一个集体状态,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关系,还是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 现在高校扩招,大学生随处可见,但这里头可能会有很多我们意识不到的一些危险或者危机。现在他们是怎么样一个宿舍关系状态,还有他们会怎么处理矛盾,慢慢堆积到什么程度,可能都是跟公众相关的一部分。我们觉得这种小空间的宿舍关系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方向,所以后来采访心理专家,他们也会提到这些年大学生宿舍关系的一个变化,因为宿舍关系其实是高校里挺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你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非常折磨。
现在2000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可能会跟以前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有一个区别,以前的大学生在面对宿舍矛盾的时候,大家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和谐共处,要想出来一个大家都遵守的方式,更宽容一些。但是现在的大学生这几年咨询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觉到大家更多讨论边界的问题了,怎么样能井水不犯河水地好好相处。
魏倩: 大家不是说要求一个我们共处的空间,而是说大家尽量谁也不要惹谁,就在自己的空间里好好相处,所以这就会有一个问题。
李晓洁: 它是有一些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比如说可能有家庭的原因,以前那些孩子是多子女家庭,或者他们父母是多子女家庭。
魏倩: 小时候像我就没有自己的卧室,我可能就得跟我的姐姐共处卧室,我已经习惯了跟人共居一室了,那可能就不一样是吧?
李晓洁: 心理专家就会说,其实这种同伴之间多多的交流或者探索,怎么样在有限的空间里去退让,达到一种和谐,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他们的方式。 现在独生子女的话,尤其他们的父母可能也是独生子女,更多的好像是保护孩子。
魏倩: 我教你怎么样,不要让自己受伤害。
【很想很想你】剧照
李晓洁: 再加上这些年这种对成绩的这种追求,时间都用来学习了,他没有跟同伴玩耍学习,所以一个孩子就这样在家庭里长大,他跟他的家庭又没有一个非常平等的对话空间,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权威式的那种教育,等他长到这种进入到宿舍关系的时候,很有可能是他第一次进入到这样一个集体的空间里。
非常自我地长大之后,面对这么一个公共的秩序,或者说需要遵守的公共规则,他不是很清楚该怎么去做到,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宿舍摩擦出现,再加上其实这些年有一个背景,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像我采访北大 心理学博士徐凯文,他就做过很多的案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在高中或者甚至初中就出现的萌芽。 但这些问题可能是到大学里才更突出显现。
到了大学,他提到心理问题有两种方面 ,一个是情绪问题,就像是对内的,你会攻击自己,抑郁或者焦虑,很痛苦,还有一种是叫人格障碍,可能你是偏执型的,或者是边缘型的,或者反社会人格障碍,你做出来的行动是更对外的,攻击别人,会让别人不舒服。
这些问题反映在宿舍里头,可能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有的就发展成为这种刑事案件了,虽然投毒是非常极端的,但其他不那么极端的刑事案件或是争吵,徐凯文预测以后会越来越多。
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也是看到这种极端性里有公共的部分,也许以后大家都来讨论这个事情,比如说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让他去跟同伴多多玩一玩? 高校在教育这些学生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多教他们怎么去合作,而不是太自我,可能这些也会有可以参考的意义。
魏倩: 或者说高校最实际的举措,如果我要换寝的话,老师得重视起来。 看起来他只是写了一页文档,但其实已经积攒了很多矛盾。
今天聊到这,你还有什么想跟我们大家分享的吗?
李晓洁: 这个事情我们可能还会再看, 因为觉得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关于嫌疑人自己更细微的一个成长历程, 他的心理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如果能更仔细呈现的话,可能参考价值就更强一些。
(以上内容为播客节选,完整版请收听音频)
我们目前开通了小宇宙播客账号【现场!现场!】,在三联中读也可同步收听,我们等你来!
「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