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耿军、顾桃和班宇,关于东北的三重讲述

2024-06-30情感

2024年春天,由三联人文城市联合策展人崔灿灿共同发起的城市共创项目「小城之春」正式开启第二季。在这一季中,我们邀请到15位(组)共创人——班宇、陈彧凡、陈彧君、程新皓、段建伟、耿军、顾桃、胡尹萍、罗宇杰、苗文翻译局、佘海晴、孙晓枫、伍伟、袁野、张尕怂、朱岚清。

作为导演、作家、艺术家、音乐人,他们用自己的创作和实践,描摹着一时一地的过往、经历和回忆,也用小城的故事映射着大时代与大变革的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兴衰、群体命运和关系流变。

作为第二季的起点,耿军、顾桃和班宇分享了他们与小城的故事。无论作为故乡还是创作的意象,「东北」对于他们都是无法绕过的话题。

「东北」一词本身就道明了某种地理上的非中心含义。大兴安岭、黑龙江、长白山构成了「白山黑水」的地理格局,加之近现代独特的发展轨迹,让东北人形成了坚固的地域认同和共通的情感记忆。作为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产业基地,产业基础孕育了这里城市经济,也让东北早早拥有了自己的市民文化,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衍生出足以影响全国的区域流行文化。

从「彪学」宇宙到【漫长的季节】,来自东北的小城故事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共鸣。在这一意义上,「东北」不仅是一种地理的、区域的、想象的共同体,更是一面具有时空浓缩意味的镜子,照亮了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命运。

在「东北」这一略显笼统的标签下,耿军、顾桃和班宇的创作奏响了三重不同的东北叙事。

电影导演耿军的创作聚焦鹤岗。因为远低于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和五位数就能买下一套房,这个北方的小城一度是热搜的常客。但在二十年的创作里,耿军勾勒出热搜之外这座曾经的煤矿城市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生态、文化氛围与个体生存状态,也描摹出小城节奏下具有辨识度的寒带面孔。

纪录片导演顾桃出生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的林区。35岁,放下北京的工作,顾桃回到老家大兴安岭。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镜头关注着鄂温克驯鹿民族放下猎枪,融入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

在小说作者班宇的故乡沈阳,公园始终承载着沈阳人的公共生活,也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在一种试探性的回忆中,班宇以作家特有的视角,切片式地呈现出记忆里的沈阳,也将一些属于沈阳的场景,折叠进自己的小说。

自述|耿军、顾桃、班宇

整理|常温狗、雷妮、榭瑞

编辑|王菲宇

耿军:热搜之外的鹤岗,

有一副寒带面孔

对我来说, 鹤岗 一共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生活里的鹤岗,一个是我电影创作里的鹤岗。

二十岁之前我就长在鹤岗,所以对这儿的生活自然特别熟悉。鹤岗的生活质感特别入镜,我写的故事也都是这儿的人的故事。没有办法,一提笔就会自觉地写到鹤岗。我在朋友圈里总说「鹤岗国」这个词,这是我虚构的一个地方,它对应的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因为是虚构的,所以表达上我就可以更自由。

鹤岗天水湖公园,是电影【东北虎】取景地之一,

时至四月下旬,冰面仍未完全融化

视频静帧

耿军【东北虎】,2022年

鹤岗属于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经常会被一个更大的概念概括,也就是「东北」。黑龙江对我来说就是中国的寒带,它跟北欧纬度接近,一年里头有半年都是冬天。我在这里拍电影的时候也常常是冬天,差不多下午三点多天就黑了。我很愿意管自己的电影叫「寒带电影」。寒带最重要的属性是寒冷,人在寒冷的时候就想找暖和的地方呆着, 那些情感温度浓烈的地方,饭馆、打牌的地方、洗浴的地方,这些公共空间其实就是「寒带人」们解闷的地方。

也正因为一年里头有半年多都是冬天,人们闲聊的时间就特别多,天太冷了就干不了什么,总是闲聊和聚会,我觉得就是因为这样,最后形成了属于这种区域的、独特的幽默感。我管这里的人叫「寒带面孔」。这儿的人特别晚熟,过了二十五岁,看起来才稍微有了点「社会感」,像是青春期被拉长了。

人们在那些情感温度浓烈的公共空间打发漫长的冬天

视频静帧

我的电影创作是从2001年开始的。第一部短片叫【山楂】,讲的是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的故事。

我电影里的鹤岗,是一个情感浓度非常高的城市。因为电影它原本就是放大、展开地聊感情、聊事儿的这么一个媒介和载体,在鹤岗这个区域里,承载了属于那么多人那么有层次的情感。 一个故事终究要有一个恰当的发生地,我的故事最恰当的发生地就是鹤岗。

老的居民区是最有故事的居民区

视频静帧

耿军【东北虎】,2022年

我固定用的演员有勇哥(张志勇)、刚哥(徐刚)、宝鹤(薛宝鹤)……这都是我们鹤岗当地的人。还有大庆的张迅、双鸭山的袁利国,他们都是我合作近二十年的演员了。他们不止是在我的电影里出演,现实生活中也是朋友,我们常聚。我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我电影里虚构的主人公们,所以电影里的角色一部分来自于与这些朋友的日常现实生活,还有一部分是我虚构出来的。比如鹤岗的刚哥,他就是【东北虎】故事的原型。这些朋友就是我的「剧团」,是「鹤岗国宇宙」的组成部分。

我的亲人在这儿,我的朋友在这儿,我觉得最有意思、最有记忆点的地方,都在鹤岗,我的电影里写到很多我熟知的鹤岗场景,这些场景是一个个情感坐标。

散步的过程、路上见到的面孔,都是滋养耿军创作的灵感来源

视频静帧

【东北虎】结尾,章宇饰演的主人公徐东有一段独白说:「妈妈背着我去小诊所打针,我家到小诊所两公里,我体重110斤,妈妈体重102斤,她背着我走十分钟,歇一歇走五分钟,歇一歇,走两分钟歇一歇,我试着自己走,没走几步就倒在雪地里,妈妈拉我起来。她已经没有力气了,她没拉起来我,就坐在我旁边。」

这个情节来源于我小时候真实的故事,我记忆很深刻。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少年了,身体已经很重了,母亲背着我,是一个特别吃力的事儿。而故事里这条去小诊所的路,也是我拍【青年】、拍【诗与病的旅程】的那条小路,是一条承载了我和父母、同学还有很多人共同经历的小路,它也曾经是我们家通往公路和市区的必经之路。

这条小路承载了耿军和周围人的共同经历

视频静帧

耿军【东北虎】,2022年

亲人一起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和朋友一块儿上学、交往、喝酒撸串儿的地方,一起走过的熟悉的马路和街口……这些地方都是记忆。 亲人在哪儿,同学在哪儿,朋友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情感坐标。 这些坐标在我的电影里成了故事的目的地,有的时候这些情感很隐蔽,在电影里才显现出来。电影是一个局部,一个故事的局部,一个情感的局部。

我早期的片子,比如【青年】【锤子镰刀都休息】,主要的拍摄地就在我家附近。那个地方是塌陷区,所以2015年就都拆平了,我家也就搬到了市区的楼房里去住。拍【东北虎】我们要在老的居民区里选景,因为那种老小区是最有故事的,但在现实中已经很难找到。

耿军曾经的家处于塌陷区,如今已经被拆平

视频静帧

有时候在家写剧本坐不住了,就会出去散步,有点像小偷,也有点像在小城里日常考古。在鹤岗市区里,还能找到很多上世纪的雕塑。石头亭子、看书的少女、梅花鹿和其他动物……这些雕塑带着上世纪90年代的痕迹,它们分布在老的居民区、过去的厂区里。厂区拆除或者搬迁,这些雕塑留了下来。

鹤岗因为经历了迅速的改造,很多原本的环境都消失了。有点后知后觉,后来才发现,其实在拍电影的过程中,也见证了这个城市突飞猛进的改造过程。改造最快的时候,也许在我们拍摄完电影的第二年,这个地方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这里「新陈代谢」的的速度太快了,也让我的拍摄变成了「抢救式」拍摄。所以电影也是一个载体,一个把这些从前的环境永远保存下来的载体。

老居民区里仍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雕塑

视频静帧

顾桃:大兴安岭回不去了,

那就在城市里游牧吧

1970年,我出生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的林区。我的父亲早年间在鄂伦春旗文化馆工作,他拍了大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民俗图片,记录他们的狩猎、穿着和生活方式。我从他洗出来的照片中看到了鄂伦春族的生活,照片里他们驯鹿、猎马,还有篝火、猎枪、撮罗子,那时候觉得简直就像童话世界。

牧民在草原上饲养的羊羔

视频静帧

成年后,我就离开大兴安岭,先后去了哈尔滨和呼和浩特学画画,一直到25岁从学校毕业。都说25岁到35岁是人生最宝贵的年龄,但我却觉得自己虚度了青春,慌慌张张,不知道劲往哪儿使。我搞过装潢设计、做过壁画,拍了很多自己都不喜欢的照片,总是感觉迷茫、彷徨,也喝了很多的酒。1999年的一天,我决定去北京「北漂」。在北京,我住在一个地下室里,晚上听着各种管道里的水声,我安慰自己,那是森林里的潺潺流水声。

32岁那年,我回了一趟大兴安岭老家,那时我已经四年没回家了,我看到母亲一头白发,父亲一直在森林里拍摄、生活,当时他的腿已经走不动了。我想着为父亲做点什么,于是那年的大年初二,我坐绿皮火车去了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满归。这里居住着使鹿部落,叫「敖鲁古雅」,鄂温克语里是「杨树茂盛的地方」的意思。在外面的世界虽然生存不难,但是总觉得精神上困苦。久别回到家乡,喝到这里的水,看到森林里树的影子、奔跑的野鹿、天空中的云彩和飞鸟,我突然就找到了自己的呼吸。人一有呼吸,就顺畅了。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奔驰的马群

视频静帧

当时我虽然我没学过电影,但我很快决定要拍一部纪录片,去记录一个少数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变化。最开始,我带着一台小摄像机,跟着鄂温克族人上山刨冰、挑水、找驯鹿,一路观察,到2005年的时候,我放下了北京所有的工作,开始正式的拍摄。那一年我35岁了。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深入到部落腹地,和使鹿鄂温克族人一起生活。我用本能和直觉观察他们生活的日常,跟他们一同与驯鹿在一起。因而整个故事的变化都是连贯的。有了自己的视角,才会有自己的表达。

部落酋长玛利亚·索在森林里生活了90年

顾桃【敖鲁古雅·敖鲁古雅】,2007年

使鹿鄂温克族,三百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在大兴安岭的山林中,靠着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2003年,随着「生态移民」政策开始推进,人要下山到定居点生活,鹿也要下山,猎枪被没收了,鄂温克族人不得不结束传统的狩猎方式。搬到山下之后,虽然住得好了,但许多猎民适应不了山下的生活,驯鹿也不适应圈养,鹿损失惨重。于是有驯鹿的人家把鹿又移回山上。

敖鲁古雅当地有一个老人,叫玛利亚·索,她是部落的酋长,也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森林里生活了90年,她没有随着「生态移民」下山。我的第一部片子【敖鲁古雅·敖鲁古雅】,讲的就是玛利亚·索和几户返回森林的猎民的生活。在敖鲁古雅,我认识了柳霞,她爱唱歌,爱晒太阳,也爱喝酒,爱遥远的儿子。她的儿子雨果从小就被一个基金会送到无锡上学。2007年,我把雨果从南方带回大兴安岭,在此之前,雨果和母亲已经有三四年没见面了。我借了一台相机,拍下了雨果刚下火车和柳霞重逢的画面。后来,我又跟拍了母子俩的相处,剪辑成了【雨果的假期】。

五年之后,我整理前前后后的素材,剪出了一部叫【犴达罕】的纪录片。犴达罕是大兴安岭森林中的驼鹿,濒临绝迹。它们虽然体型健硕,但特别敏感,我片子里的主人公维加也是这样。他是个艺术青年,写诗,画画,喝完酒画完画,就把画烧掉。我记录他的日常,听他讲述狩猎文化的衰败,又跟着他到了海南三亚,看着这个曾经的猎民蜷缩在城市的出租屋里,甚至最后被送进精神病院,就像一头被猎人死死套牢的犴达罕。

维加就像一头被猎人死死套牢的犴达罕

顾桃【犴达罕】,2013年

从35岁到53岁这个阶段,我完成了长时间、跟踪式的纪录片拍摄,我的创作逐渐形成了一个主题,就是关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 纪录片拍完了,森林是回不去了,因为小孩也长大了,大人变老了,老人走了,当初我拍的那几户猎民最终也都下山了,雨果也成了新的驯鹿人, 2022 年的夏天,我收到了玛利亚·索去世的消息。

时代在变化,我在变化,拍摄方式也在变化。前几年,我把家搬回了北京,住在京郊宋庄的潮白河边上,我用草原和森林带回的材料,搭了两个蒙古包,还有撮罗子,算是保留着和自然最后的联系。我也去了更大的世界:在新疆拍摄哈萨克族游牧民族,在山西、河南、河北、贵州断断续续地停留,也开着大篷车一路从草原出发到云南,在大理呆了几天。大理太舒服了,舒服得让人难受,我还是习惯被北方的寒气包围。

草原上的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的印记

视频静帧

近几年我开始在内蒙古办游牧影展,寻找中国的独立导演,也寻找北方最后的萨满。一边绘制「萨满地图」,一边填充「中国独立导演地图」, 就像北方的少数民族随水草而居,不断地转场一样,我也在用一种游牧的方式去生活、去拍摄。

我觉得现代人,都进入了一个游牧的时代。 在我们经历的任何生命状态中,都能找到一种「游牧」的方式。它不一定要经过风吹日晒,也不一定要经过风餐露宿,我们有理解世界的本能。 去看一个风景,去吹一场风、淋一场雨,去把我们感受到的温度、湿度和情绪都找到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去写自己的文章,唱自己的歌,画自己的画,拍自己的电影。真正的自由不是身体上的自由,而是表达的自由。

顾桃和朋友们一起眺望远方的落日

视频静帧

班宇:沈阳的公园里,

有一个昨日的世界

小的时候,劳动公园是附近最大的一个公园,因为离得近,我去的次数也是最多的,所以它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新鲜感。1990年代,它是收门票的,门票费几元,各项游乐设施也都是要缴费的。

当时经常有一些帐篷剧团来演出,像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里面的那种剧团,比如美女花瓶之类的,近乎江湖骗术,还有一些变魔术的演出。我小时候对这种猎奇的东西特别感兴趣,非常想去看,但是家人从来没有让我去看过。

南湖公园的夜晚笼罩着迷幻的色彩

视频静帧

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我进那公园,回头一看就是一个孙悟空打扮的人,拎着金箍棒,在公园的入口处走来走去。他真是特别庄重的大圣打扮,头上垂着两根长长的辫子,非常威风地披着一件斗篷,手中不停地耍弄那根根金箍棒。

那个时代的劳动公园,游玩项目不断在换,什么流行,里边儿就弄出来一个什么。比如说,1996年、1997年左右,开始流行滑旱冰,公园就建了一个旱冰场。旱冰轮的巨大声音,每天环绕在劳动公园的上空。公园里也曾经有个游泳池。我在小说里面也写到过,还有小孩坐的、转来转去的游玩设施。

今天的南湖公园仍有旱冰场

视频静帧

后来劳动公园门口出现过一条巨长的夜市,我觉得热闹的顶点大概是在1996年到2001年之间。我一个好朋友的母亲,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在夜市支一个摊位,东北话说「兑了一个床子」。据她说,床子的月租也不太贵,夜市整体的销售情况还不错,所以还是挺赚钱的。

当时年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晚上去那个夜市,都是摩肩擦踵的状态。你能非常明确地闻到一种味道,就是烤鱼的味道。他们把焦炭的焦火放在一个圆炉子里,焦炭的温度特别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味道。烤的是偏口鱼,也就是比目鱼,整个街上都是那种很香的烤鱼的味道。走在这股香味里,真的有一种很热烈的感觉。

夜晚独自坐在劳动公园的人

视频静帧

后来这个夜市后来就被取消了。大概是在2000年初左右的时候,劳动公园就不收门票了。那会儿,整个公园呈现出一种相对荒废的感觉,也没什么人管理。每天,也就是附近的居民遛弯的时候进去转一转,杂草已经长到了台阶上。在成为网红公园之前,劳动公园旁边有很多人打牌或者打麻将。有一些情节,我在小说【冬泳】里写到过。

再后来,劳动公园突然被大家关注到。因为里边有很多唱歌跳舞的,并且算是奇装异服,有很多穿着不拘一格的的中老年人,每天运动、跳舞,享受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慢慢的就被网络上的猎奇心理关注到,一点点就扩散开来。

大概是去年或前年,劳动公园开始有一个大的整修去年,我陪朋友去了一趟劳动公园,里面有各种各样跳广场舞的,也有打球的、带孩子玩的,看起来是一片吵闹的祥和。

劳动公园的「闻哥」酷似【漫长的季节】里的马队

视频静帧

从很小的时候一直到十一、二岁,我都觉得沈阳这座城市里,到处充满了巨大的机器。那是一种对于庞大物体和莫名冷硬物体的恐惧。 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太坚硬了,你的拳头凿上去上去,受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它轻轻一个位移,你就要销声匿迹、灰飞烟灭。

我觉得以前沈阳是有一种冷、硬、浑、顽固,不易融化的特质,就是在它性格的底色里面,有一些坚固的、猛壮的气息存在。 像一些河流里春天开化水底下面仍在结的冰层——虽然在物理现象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确实会觉得你不想触及到它更深的地方,因为那更深的地方好像你既没办法描述,也没有办法解释。但是随着水位一点点上升,你会发现它原来也没有冰,也不是沙石,而是跟陆地一样的平地,并且它的水已经在漫涣开来,被太阳马上要照射干净了,就是跟别的地方没有什么区别。

旧时的沈阳冷硬,充满了不可接近的庞大机器

图为沈阳工业博物馆馆藏

直到今天,每个公园有那么相对集中固定的一些人。不仅在沈阳,在别的城市我也看到过类似的群体,我觉得那可能是一代人的集体生活的习惯使然。

其实更早的时候,应该是在2005年到2010年之间,劳动公园这一带出现了一些有强烈表达欲的人。 他们以老年男性为主,年纪大概在60岁上下或60岁到70岁之间,声音洪亮,精神矍铄。他们在那一带闲逛,找人去倾诉自己、聊聊天,发表对时事的一些看法,想要用最大的声音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告诉给别人,并且想要收获一些认同。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很孤独的人。这和后来那些跳舞的人,本质上会有一点接近。

在劳动公园里运动表演的人

视频静帧

浑河西峡谷附近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像是非常默契地组成了一个乐队那样。 有一天,我在浑河西峡谷看到一群人放风筝。比较传统的风筝一般是燕子,或者是一个比较可爱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那一次,天上飞了好几个风筝,都是巨大的虫子——准确地说,我分辨不出来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只能把它形容为一种虫子。背光之下,抬起头,「虫子」能阻挡住太阳,四周散发出金灿灿的光晕,风筝看起来又完全是黑色的。


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小说的场景,虽然我不觉得它可以直接作为小说情节桥段以及人物的某种譬喻,但是它确实是一个打动了我的情景。我就把这个片段写到了小说【夜莺湖】里。

浑河西峡谷放风筝的人

视频静帧

以前,我在小说里面会沿用一些真实的地点,让小说的虚构性得以验证。虚构性这个东西一旦变为现实,或者说里面掺杂进一些现实的部分,有可能会在某一个维度、某一个空间面实现,这也是所有小说的愿景之一,也是我写小说的一个驱动力。

我在写第一本书的时候,还想要恢复我所见识过和理解过的昨日世界,但是写到第二本和第三本,我已经没有了这种想法。 我能想起来的感受,好像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而这个世界在不断轮转和变化。

班宇把在混河西峡谷看到的景象写到了小说【夜莺湖】里

视频静帧

视频主创信息

vol.1:鹤岗寒带面孔

共创人: 耿军

出品: 贾冬婷

监制: 王菲宇

统筹: 吴小霜

摄影指导: 徐烁丰

摄影: 马骜

剪辑: 刘聪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 王欣、勇哥

设备支持: 适马 SIGMA

部分素材来源:

【诗与病的旅程】,2010,耿军

【东北虎】,2021,耿军

vol.2:游牧,从草原到城市

共创人: 顾桃

出品: 贾冬婷

监制: 王菲宇

统筹: 俞冰如

摄影指导: 徐烁丰

摄影: 马骜

剪辑: 马骜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 朱颖、 走马电台 Horseradio、张伟仁、郭城、朝鲁图牧场

设备支持: 适马 SIGMA

部分素材来源:

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2007年,顾桃

纪录片【乌鲁布铁】,2014年,顾桃

纪录片【雨果的假期】,2011年,顾桃

纪录片【寻找萨满】,2020年,朱颖

音乐【Margiin Ulaan Tsetseg】,2014年,走马电台Horseradio

vol.3:沈阳的公园是一本小说

共创人: 班宇

出品: 贾冬婷

监制: 王菲宇

统筹: 吴小霜

摄影指导: 徐烁丰

摄影: 马骜 程蒲

剪辑: 马骜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特别鸣谢: 沈阳工业博物馆 Gallery Where

设备支持: 适马 SIGMA

「小城之春」 第二季展览

展期: 2024.6.29-2024.10.8

地点: 中牟·理想社区共享中心·社区美术馆

策展人: 崔灿灿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 贾冬婷

出品方: 三联人文城市

主办方: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中牟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策展人&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

策展人,写作者。作为当今艺术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有上百场,涵盖艺术、建筑、设计和电影等。

贾冬婷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专注建筑&城市报道,2020年起,策划三联人文城市奖及人文城市季。

联合发起人

共创人

班宇

@ 辽宁沈阳

小说作家

陈彧凡

@ 福建莆田

艺术家

陈彧君

@ 福建莆田

艺术家

程新皓

@ 云南滇越铁路沿线

艺术家

段建伟

@ 河南许昌

艺术家

耿军

@ 黑龙江鹤岗

导演

顾桃

@ 内蒙古希拉穆仁

导演

胡尹萍

@ 四川泸州

艺术家

罗宇杰

@ 山西浙水

建筑师

苗文翻译局

@ 苗语地区

兴趣小组

佘海晴

@ 广东佛山

艺术家

孙晓枫

@ 广东汕头

艺术家

伍伟

@ 河南郑州

艺术家

袁野

@ 河南中牟

艺术家

张尕怂

@ 甘肃靖远

西北根源音乐人

朱岚清

@ 福建东山岛

艺术家

「小城之春」项目团队

联合发起人: 崔灿灿、贾冬婷

策展人: 崔灿灿

展览统筹: 宋洋、袁潇雪

展览执行: 俞冰如、吴小霜、吴佩珊

视频出品: 贾冬婷

视频监制: 王菲宇

视频统筹: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雷妮、张秋雨、蒋瑞华

活动统筹: 潘鸿

内容传播: 王菲宇、俞冰如、

蒋瑞华、吴佩珊

视觉设计: another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