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读者:行远
最近一两年,好几个表亲还有以前相熟的同学开始走进婚姻的殿堂,我也受邀参加了其中的两场。在婚礼上,一个必备的环节就是伴娘和伴郎发言。当我看着台上的伴娘娓娓道来她们和新娘多年来的交往经历,说到动情处甚至潸然泪下时,我总是一边为她们真挚而深厚的感情而感动,一边陷入轻微的焦虑: 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要结婚的话,恐怕连两个伴娘都难以找到吧。
因为对于像我这种从小到大只拥有「阶段性友谊」的人来说,这种传统形式简直是一种刻意的 刁难。是的,我 就是一个没有发小、老朋友也非常少的人。
每次看到朋友圈里大家分享自己与多年老友的见面时刻,或者在聊天的时候提到「我和我的发小怎么怎么样」时,我都觉得茫然又羡慕: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能把一段友谊维持到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呢?难道真的只有我不具备这种能力吗?
严格来说,我其实并不缺乏深度社交,成长的每个阶段,我都有好几个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好到甚至想要每天都黏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也都会许下各种美好的承诺,比如将来要买相邻的房子,每天下班了去对方家里吃饭看电影,或者是做对方的伴娘甚至是养老搭子。 简而言之,就是想要和对方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但是,每当这个人生阶段结束之后,这些好朋友们并没有在我的下一个重要阶段里延续太久,大家都很快纵身投入了新生活,结识了新的朋友。 我领到了一张又一张毕业证书,换了一个又一个住所,也失去了一波又一波亲爱的朋友,曾经那些真诚的承诺也随风而散了,它们被永远地留在了昨天。
【 重启人生 】剧照
不是不想重新拾起它们,只是它们就像从指尖滑过的流沙,实在令人难以把握。 无论是发达的社交媒体,还是便捷的交通方式,都无法帮助一个像我这样慢冷、被动的人留住朋友。我们的聊天框从几乎每天不中断,到有事才聊,每次寥寥数言。 所以,我总是感慨,比发际线更难维持的,是友谊,与异地恋一样需要用心经营的,是异地友情。
最初意识到深受我珍视的友谊只是阶段性的,是早在我小学的时候。由于没有上过幼儿园,而且年龄偏小,我对学校的各种规则一无所知,最初那段时间,整个人总是怯生生的。第一天入学我就迟到了,只剩最后一排的座位还空着,我只能坐了过去。我的同桌是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大眼睛女孩,皮肤特别白,笑起来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像个精致的洋娃娃。
她很活泼,落落大方地和我打招呼,尽管没有得到我的回应。有一天上课时,黑板被前面的同学挡住了,我看不到老师写了什么,她就凑到我耳朵旁边轻声告诉我。结果,老师以为我们在交头接耳,让我们去教室后面罚站。 脸皮很薄的我眼泪止不住地流,又不敢哭出声音。下课后她就一直哄我:「被老师批评没什么的啦,我妈说这叫‘对事不对人’。」见我还是一直哭,她就给我秀起了她的折纸技术,成功转移了我的注意力。
经此一事,我们俩的关系很快就被拉近了,她成为了我第一个正式的好朋友,友谊的小火苗在我们中间熊熊燃烧。那三四个月,除了上课时,我们总是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她的开朗性格感染了我,让我克服了对学校的不适应和排斥心理,我也变成了一个爱说爱笑的小女孩。每天放学时,我们甚至舍不得分开,总是要在学校做完作业再一起牵着手走出校门、各回各家。
【小别离 】剧照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学期上完,她的爸爸工作调动,她也不得不跟着搬家和转学。当确认她不会再回到这个学校了以后,我们两个的心情都非常低沉,但离别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后来,我有了新的同桌,也交到了新的朋友,可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个最初的好友。 每次遇到介绍好朋友的作文题目,我总要把她写进去。因此,在一遍遍的描述中,无论是她的长相还是我们的故事,都没有随时间而淡化。
时光飞逝,小学生涯不知不觉就结束了,我升入了本地一所还算不错的中学。 报到 第一天,我环顾四周,打算为自己找一个舒心的座位,却没想到,我又遇到了她。她还像小时候一样,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不过这一次她身边已经没有空座位了。
我愣在原地,仔细看了很久,还是记忆中可爱的大眼睛和白皮肤,只是双马尾变成了齐肩发,虽然看起来比以前腼腆了很多,但我确认那就是她!多么巧,我们竟然进了同一所中学的同一个班级!于是,我立刻跑到她的面前,兴奋地和她打招呼,就像六年前热情的她一样。但是,她抬起头,我在她的眼中只看到了陌生和茫然:「你是?」
「怎么会呢?难道她不记得我了吗?」我在心里想。接着,我开始和她确认对方的姓名,也验证了我并没有认错人。可是,她却只是奇怪为什么我记得她的名字,对于我们六年前的友谊,她几乎已经想不起来了。 下课铃响后,她牵着旁边女孩的手出了教室。接下来几天,我几次找到她,对她说起我们以前的故事,回应我的依旧只有茫然的微笑,我只能放弃了继续唱独角戏。
虽然伤心,但很快我就想明白了,毕竟我们之间隔着六年的时间,童年生活日新月异,新鲜事物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有太多信息要接收和记住,人家怎么可能一直记得我呢,遂释怀。没想到的是,半年之后她又因为家里的原因转学离开了,我彻底没有了重拾这段友谊的机会。
这段友情因时间而磨灭,下一段对我影响至深的友情则因人生规划的不同而消散。 小学五年级时,我家隔壁搬来了新的住户,两家关系很快就发展得非常亲密。由于男主人和我妈妈姓氏相同,从此我家的孩子就喊他们「舅舅」「舅妈」,他们也确实像亲舅舅舅妈一样疼爱和关心我们。
后来,他们的外甥女来这里读书,借住在了他们家。所有见过我们的人都说,我们两个的长相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尽管我们自己其实并不这么觉得。有了这一层特别的缘分,我和她关系的拉近可以称得上是突飞猛进,每天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写作业和玩耍,而且两个人喜欢的课外书也高度一致。在同一张床上睡也是常有的事,我们躺在一起,聊着没有主题的天,迷迷糊糊地一块睡去。
【 少年派 】剧照
我的学业成绩算得上优秀,她也是。但在心里,她始终对上学深恶痛绝,觉得学校是压抑人天性的地方。最终,初中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继续读书。她的父母对于学业也并不看重,便把她带到了上海,打算等她再长几岁就让她进入工厂工作。一开始,她会和我分享自己的自由生活,后来却对于一成不变的忙碌日程有了越来越多的抱怨。 同时,学业的压力也让我不堪重负,我需要不断压缩睡眠和玩乐时间,才能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高考大省中蹚出一条相对「光明」的路。我们都不再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快乐得非常轻易。
起初,我们每年过年时还能见面,彼此之间还是特别亲厚,大人们也都说我们的感情一如既往地好。但两个人都能敏锐地察觉到,我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了,聊天时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自在的感觉,而是需要刻意找话题,有一些话题我们还得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 虽然人待在一起,但是沉默无言的时刻越来越多。
最后一次见面时,邻居舅妈笑眯眯地说:「你们俩好久没见了,今晚还一起睡吗?」我们答应了。但是,聊完对方的近况后,我们就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我抛出了几个话头,都被拒接了,她也一样。 天黑了,她告诉我,还是觉得在自己家睡更方便一些,便向我道了别。我们都有预感,以后再见面非常难了。去年下半年,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她分享的婚礼邀请函,我并没有像小时候约定的那样成为她的伴娘。
再后来,上了大学,学业压力没有那么重,我有了更加充足的时间来交朋友和探索自己的兴趣。幸运的是,刚一入校,我就遇到了非常契合的朋友,她同时也是我的室友。 在后来的交流中,我们都表示,第一眼看到对方,就有预感我们会成为特别要好的朋友,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平心而论,我们的性格差异非常大。她外向,我内向;她做事习惯拖到DDL的最后一刻,我却总是一接到任务就要马上做完,不然会浑身难受;她爱熬夜和睡懒觉,走几步路就要喊累,我的生物钟稳定在晚10早6,一熬夜就心跳加速,而且精力旺盛得隔几天就想来个环校长跑;她一天经常只吃一顿饭,填饱肚子就行,我三餐一顿都不能少,必须营养均衡;她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容光焕发再开开心心出门,我从起床到出门最多只需要5分钟时间;每逢周末,她更想出门玩耍,看不一样的风景,我更喜欢宅在宿舍或者去图书馆抱一本书啃到忘记时间……
【 三十而已 】剧照
但就是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四年里感情却越来越坚固,对彼此有着无限的包容。起初,我们试图改变对方,比如她想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松弛从容,我想让她改变伤害身体的生活习惯,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我们也意识到,对方本来的样子就是最吸引我们的。 于是,她总是不吝惜对我的赞美,让我至少在她面前时是自信满满的,我则喜欢为她跑腿,只要她愿意按时吃饭,想吃什么我就给她带来。
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话不谈,见证了对方很多重要的蜕变时刻,知道很多只有我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秘密,都以为这段友情会永远这样平稳地延续下去。 然而,读研究生时,我们到了不同的学校,距离成为了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一道鸿沟。
最初,我们完全没有感觉到距离的影响,还是经常与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以及听到见到的各种趣事,视频和电话也打得很频繁,时间一个小时起步,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
我们起先约定,每三个月见一次,目的地就选在我们两个读研城市的中间,既见面又旅游,双向奔赴,但疫情让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就破灭了。 后来,我们约定寒暑假必须见一次,没想到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都没有了寒暑假自由,写不完的论文和读不完的书压得人抬不起头来,两个人有空的时间很难凑到一起去。
尽管如此,当阻碍我们见面的因素不再那么难以抗拒之后,我们还是立刻就计划了共同的旅行。每次在车站见到期盼了很久的身影后,我们总是非常激动地奔向对方,然后拥抱在一起。为了省钱,我们会挑选很久,找到尽可能便宜又干净的住处。白天,我们穿梭在城市中「特种兵式」打卡,晚上就躺在床上,聊很久很久的天,一点困意都没有。
【 欢乐颂 】剧照
我们本来打算,将来选工作时要尽量选在同一个或者相邻的城市,然而,现在的就业市场已经不是「卖方市场」。作为天坑专业的学生,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可供我们挑剔的空间很小。所以,我们所在的城市相差更远了,见一次面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的高强度工作模式把两个人「毒打」得下了班只想躺着,联系的频率也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高。
过去半年,我们曾经三次讨论见面的事,都已经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参考好了旅行攻略,也打了视频把出去玩要穿的衣服试给了对方看,兴致非常高。可每次都在临近见面时有别的事出现打乱行程,只能再次协调。 一开始我们还会说:「没关系,再等一两个星期吧,我保证一定要见到你。」但后来,我们都默契地不再提见面这件事。
当然,新上映的电影、新开的商场、附近有意思的景点还是会有人陪着我们去看去玩去逛,只是陪伴的人已经不是彼此,而是变成了合租室友、同事和新交的朋友。渐渐地,我们出现在对方朋友圈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有时候,看着她在朋友圈里表达和新朋友一起玩得多么开心,我的心里确实会有一些些难过。
所以,友情其实也非常需要陪伴,需要不断缔造共同的记忆。 虽然我很确信,下一次我们见面时还是会一样地亲密无间,可是属于我们的共同记忆现在更多靠的是存量,而不是增量。
【 闺蜜 】剧照
前段时间,办公室的一个女孩在吃饭时抱怨,自己的闺蜜谈了恋爱以后,生活重心大幅度转向了与男友的共同生活,她们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一起活动了。另一个已经成为母亲的姐姐则一脸淡定,说:「等你们将来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就更抽不出来时间像以前一样玩了。我跟我的小姐妹一年能见两次已经算好了。」 友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如此重要,却总是要为其他的情感让步,还要被时间、距离等因素考验,所以,每一段能维持很久的友谊,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之后,我还是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不擅长经营友情的人。多年来,我的所有朋友都认为,我是非常真诚的倾听者,她们愿意将心里话说给我听,接受来自我的安慰和建议,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她们都很自在,总能感到在被我照顾。每次听到这些评价,我都特别满足。
所以,或许我该做的事,是一如既往地珍惜每一段情谊,并尽力留住它。 如果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友情确实不断走向了淡化,也不必过度遗憾,因为在能够陪伴彼此的时候,我们都是绝对真诚的,也都给彼此的生活带去过很多美妙的灵感和光彩。正是在和一个又一个朋友的真心交往过程中,我才成为了今日的我。 坦然享受阶段性的友谊,可能是成长的一门必修课。无论如何,祝我的所有朋友心事永远有人听,即使那个人不再是我,也没关系。
「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米花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 ,个人故事 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 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将投稿与 【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 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 【标题+字数】 。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 】
稿件示例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