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细看天边云卷云舒、静心等待一场花开了?
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像是被巨轮卷着向前,脚步越来越急,耐心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愿停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好。
约翰·列侬曾说: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庆幸的是,仍然有人,能坚持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感受这个世界。
畅销书 【人生缓缓】 的作者简媛,就是一个愿意慢下来的人。
在她的笔下,一花一木总关情,一山一水皆是诗,人间处处洋溢着动人的生趣。
如果你被时代的浪潮裹挟,觉得当下疲惫不堪,不妨读读这本【人生缓缓】。
它会告诉你: 慢下来,永远是对生活最好的诚意。
在书里,简媛提到这样一件小事。
那天,她在大理旅游,天刚好落了雨,她看到一对老人相互搀扶,走出客栈。
爷爷对奶奶说:「路滑,脚踩实。」
奶奶应道:「不怕,我牵着你的手。」
平平淡淡的一个场景,却让人内心升起柔软的感动。
他们一定是一起走过很多年,才会有这般心心相印的温情与默契。
人世间,也是正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瞬间,变得生动可爱。
在一家临江的餐馆,简媛曾遇到一位卖豆花的大姐。
她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磨豆腐、开浆。
如果因为太忙,起不了早,大姐宁愿当天不开张赚钱。
有天,简媛想问大姐要一份豆花,被大姐婉拒了。
她一边清洗做豆花的钢锅,一边对简媛说, 吃的东西一定要弄干净才行。
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对顾客、对生活满满的诚意。
现代人总抱怨社会人情淡薄,但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只要愿意留心观察,身边多的是满怀热忱的普通人。
那个地铁口卖鲜花的女人,会细心地给每种花写上文字,说明它们的花语、用途、以及适合送给谁;
那个清扫街道的女人,会卖力地把硬纸板堆在垃圾车顶,因为每一捆,都是她生活的希望。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在世界的一角,构筑着自己的日常。
最治愈人的,也是这种平凡的人间气息,它从市井巷陌缓缓托出,让我们疲惫已久的心,开始舒展和跳动。
一如王尔德所说:
生活就是你的艺术,你把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
常言人生大事,不过吃喝二字。
对简媛来说,也是如此。
在书里,她记录下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美食。
西双版纳的凤梨,长沙的米粉,玉溪的茶花鸡……
不过,比起单纯的吃,食物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湘西南有道小吃「雪花丸子」,是简媛父亲的拿手菜,也是简媛童年时的最爱。
记忆中,父亲总会在除夕头天傍晚,挑选出上好的五花肉,作为做丸子的原材料。
为了保证口感,父亲总会剁到肉与肉之间产生黏性,再捏成丸子、裹上糯米,放到锅上蒸。
蒸熟的雪花丸子,拥有饱满的米香和肉香,兄妹三人经常吃得肚子溜圆,一脸满足。
长大后,父亲还会把雪花丸子在冰箱冷冻起来,方便儿女们返程后,带回家吃。
后来父亲过世,简媛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做雪花丸子。
不是因为父亲从未教她做,而是因为她觉得,这道菜是专属于父亲的,再做就是对父亲的不敬。
直到有一天,简媛的丈夫送女儿上学。
看到父女俩肩并肩走进电梯,简媛突然像看到了小时候的父亲和自己。
昔年的记忆喷涌而出,她突然想亲自做一次雪花丸子。
她买来五花肉,学着父亲的样子,把肉细细剁成肉泥。
过程满怀虔诚与期待,仿佛与父亲的再一次相遇。
当熟悉的肉香和米香从锅里升起,旧日的记忆,便和当下的温暖连接起来。
那一刻,两代人的亲情,终于通过食物,有了传递。
生活中,人对美食的怀念,往往不仅关联味觉,也关联着回忆。
爱吃甜食的人,或许是留恋唇齿缠绵间,重温起的绵绵情意;
喜欢吃辣的人,或许能够在味蕾刺激时,追寻到一抹热辣乡情。
我们都是行色匆匆的赶路人,是舌尖上的记忆,让我们一次次在羁旅路上,寻到了安顿之所。
当舌尖的味道与旧日重合,往事就会被唤醒,漂泊的灵魂,便有了皈依。
有朋友羡慕简媛,无论到哪里,都没有舟车劳顿的疲惫,反而一脸轻松和享受。
简媛坦然回答: 「心安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因为有着恬淡自洽的心境,所以简媛笔下,每一处风景,都灵动可爱。
在湘西,简媛细心地记录下一路所见的风土人情。
木质的吊脚楼上,土家族的女孩给心上人绣鞋垫,一边绣一边哼唱山歌;
古朴的风雨桥中,老人的击鼓唱曲声在群山间久久回荡;
镶嵌着鱼化石的石林里,年轻的男男女女,捧着清冽的米酒,邀请客人对歌……
对于在这片山水间长大的人来说,山歌是生活的必需品。
可以传情达意,也可以振奋精神,即使日子再苦再累,也能在歌声中,变得有滋有味。
而当简媛来到人迹罕至的大西北,则领略了和湘西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落日下的鸣沙山,驼队在明暗交界的山脊上走动,充满流动的光影之美;
古阳关的夜空,星星像钻石一般镶嵌着,如同黑夜的眼睛,将人的内心照彻。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奇诡的雅丹。
亿万年前,这里还是花草繁盛、鱼飞鸟跃的多湖地区;如今,它却变成一个个寸草不生的橙咖色土堆。
是亘古不息的风,把湖面吹干,成为彼此遥望的孤独土丘。
时间的力量,让人惊叹。
都说人与人的相遇,需要缘分,人与风景的相遇,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跋山涉水,在某个节点,与一处景、一方人相遇。
无论盛大的自然奇观,还是独特的地方风俗,都经过了千万年的积淀,才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同一坛醇厚的老酒,窖藏了满怀惊喜,等待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启封。
这般心意和机缘,想想真是令人感动。
书里,每 个普通的日常,在简媛看来都兴致盎然。
她写樟树开花,细小的花朵掩映在厚大的树叶中,如同被父亲宠爱的小女儿;
她写栾树的果实,像一串串小贝壳,风起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大海的浪潮声;
她写油菜花田,和天穹相接,与阔野相连,如千军万马,热烈奔放……
日升月落,花草枯荣,万物总能在不经意的细节里,给予我们惊喜。
那些能静下心来、珍视每个细节的人,也往往能在看似平淡的日常中,找寻到生活的真谛。
简媛曾造访一座名为「灵山居」的小院,那里的主人曾告别都市生活,来村里做农民。
他租了一垄田,每逢清明去犁地;还打造了自己的私家别院,种满金银花、凌霄花和茉莉。
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是灵山居主人和妻子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们的女儿一度患有鼻炎,后来在灵山居住了一星期,就好转了许多。
所以夫妻俩一直对这片土地,有特殊的感情。
辞职后,他们承包下这里,一住就是五年。
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灵山居,他们终于得以清静下来,享受自然的美好。
看夕阳的光影从橙色变成黛蓝,看弯月如银色的眉悬上天边,听青蛙在荷叶上扑上跳下,溅起一片水花……
原来生活的美学不止存在于设想之中,还可以自己赋予。
在路遥马急的人间,有多少人厌倦了人来人往的喧嚣,就有多少人渴望内心的笃定与平和。
允许自己暂时抽离出嘈杂的人群,静下心感受日常的生动。
这种感觉就像在人头攒动的闹市里,突然呼吸了一口清甜的氧气,全身都是通透和清爽。
当你荡平浮躁,就会发现,内心逐渐轻盈起来,你也会更有力量,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
很喜欢汪曾祺的一段话:
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
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
简媛的笔下,记录着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人间事。
可她却总能捕捉到一些常被我们忽视的细枝末节,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日升月落,人间烟火。
当我们放慢脚步,留心品察,便会发现,生活处处皆诗意。
只要我们没有失去感受美好的能力,万物终将在记忆一角,牵扯出漫长的余味,浸润往后的每个瞬间。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点亮 「在看」 ,愿我们都能在纷繁的日子里,拥有慢下来的智慧,细品时光温润,静度岁月生香。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