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中国式难题:「不成家,非必要不独居」

2024-04-16情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会形成互补的关系,一方在某方面能力较强,则另一方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对于需要磨炼自理能力的青年人来说,搬出家门自己住,既是自立的标志,本身也是磨炼。



文|刘畅 覃思

辰雨最早打算搬出来住,源于中学时代一个最朴素的想法——打游戏实在不方便。那时父母严格控制他的作息,他只有趁着晚饭后父母出门遛弯,火速打几盘游戏。但他始终与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又没有结婚,他遇到中国式难题,「不成家,非必要不独居」。 但见到同学从小时候和父母住,无缝衔接到结婚后和媳妇住,他还是毅然决然坚持自己住。

虽然住在合租房里的一个单人间,也算是自己住,他还是选择了最为彻底的独居。 从那时起,「虽然……但是……」的句式,就成了他和他身边独居的人内心最常见的写照。比如,「虽然总担心出门没拿钥匙,把自己锁在门外,但是还是一个人清静」;比如,「虽然出差回来,剩的饭菜馊了,养的花枯了,但是还是一个人省事」;比如,辰雨会发现「虽然租房、买房都贵,虽然父母做的饭菜很可口,虽然没有了父母的约束,抑制住打一整天游戏的冲动很累,但是还是一个人能想几点起床都可以,还是给自己做一顿饭更有成就感,还是只有一个人生活过,这座城市才不属于父母,而只属于自己」。

【独活女子的推荐】剧照

「但是」的部分永远是重心,那自然也有心理基础。「一个人自我的形成,需要自身内心的分化和自我与他人的分化。」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治疗师贺琼介绍,一个人不到三岁开始有自我意识,从十二三岁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就开始飞升,表现为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有隐私意识,包括手机设置密码,日记不让看,要求有自己的房间等,那已经是自我管理,与父母、他人划定边界的表现。自身与他人分化,在这个「围起来」的自我空间之内,探索兴趣爱好、寻找社交伙伴和独处,形成「我有能力创造我想要的生活」的自我效能感。

沿着这个轨迹,一个孩子终会选择离开父母,长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那股冲劲,总的来说就像是「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说得再具体些,就是美国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的总结, 在当代社会,独居被当作一种在人生发展尤其是职业发展上的投资,「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过,就像单纯为自由就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有限,为独居而独居也并非评判一个人独立的基准,独立只意味着自我管理,独居是把自我管理推向了极致。 即便一个人仍与父母住在一起,如果他扮演的是照顾父母的角色,或是与父母相互扶持的角色,也不能认为这个人就不独立。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而分辨独居与独立的关系不是文字游戏。因为独立就意味着接受「虽然」的那部分挑战,一个人要承担家务、抵制诱惑、规划时间,可是与父母同住的生活中,这些挑战很难出现。而如果没有这些挑战,辰雨在身边就能看到反例,他有30多岁的朋友,已经结婚生子,却仍没有自控能力,整日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

这些能力的缺失,往往源于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甚至18岁前后时仍然不愿放手。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会形成互补的关系。当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始终由父母规划和负责,孩子很难也不愿形成自理能力。贺琼接到过不少类似的心理咨询,一位母亲说她的孩子即将出国留学,她非常困扰孩子在国外该如何与人交往。贺琼发现,孩子出国申请文书、租房甚至联系老师,都是这位母亲代劳的。细问之下得知,甚至孩子在初中时还不会系鞋带,之后干脆就穿带魔术贴的鞋。遇到这类咨询,她先问母亲「你想过没有,要这样代劳到孩子多少岁」,又告诉孩子,到了该父母退居二线的时候,然后让家长和孩子在家庭治疗中讨论,孩子哪些事需自己负责,哪些事可以求助父母。

「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主动向后退,鼓励孩子多做,像是给孩子画一个‘哪些事可以自己做’的圆,不断鼓励孩子把圆越扩越大。」 贺琼介绍,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角色应该越来越像一个「脚手架」,他知道可以暂时依靠一下,同时知道帮助是有期限的,自己要在一定时间内学会所需的生活技能。

「一个很好的办法是父母假装‘无能’。因为一个人在教别人的时候,不但能展现自信,还能巩固自己的能力。我见过一个上小学的孩子给妈妈做蛋糕,爸爸在旁边打下手。做蛋糕的过程中,爸爸没有过多引导和教育而是很虚心地说儿子的蛋糕做得更快,让儿子教他怎么做。」

【家有儿女】剧照

一旦当孩子的依赖成为惯性,家长将会从不愿放手,变得痛苦不堪。贺琼记得另有一个初三孩子的家长来咨询,诉苦她管不了她的孩子,孩子「摆烂」,不换衣服、不扔垃圾,如果父母不给他收拾,他就把脏衣服堆得客厅里到处都是。后来父母只能组成联盟,孩子不洗衣服,就不给他零花钱,想逼迫他没钱买衣服,只能自己洗,但孩子一直僵持,屋子里臭不可闻。贺琼发现,这是具有自主意识的孩子与父母展开了家庭权力的争夺, 孩子的「摆烂」主要是在反抗父母过度干涉自己的生活。 经过家庭治疗后,一家人达成共识,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不能破坏公共区域,脏衣服不能扔在客厅,只能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以此开始,重新角力。一个月后,孩子不堪卧室的臭味,自己开始洗衣服,收拾房间。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11期。辰雨为化名,参考书目: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著,沈开喜译,【单身社会】,上海文艺出版社)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