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不想孩子被欺负,一定要教孩子会吵架

2024-06-05情感

有个妈妈在群里求助:「孩子内向胆小,在幼儿园老是被欺负怎么办啊?」

她说,自己发现儿子在学校经常受欺负,但自己却从来不知道。

前几天,她路过幼儿园便进去看看,正好小朋友们都在分发下午茶。

她看到有个小男孩抢了儿子的饼干,儿子没有任何生气的样子,自己跑去玩了。

小男孩紧紧跟着他,有意无意撞他一下,最后儿子弱弱地缩着身体,蹲在墙角。

这一幕,想必哪个做父母的看了都受不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想着教育孩子懂事谦让,却忘了他们有一天也要面对江湖,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和矛盾。

长大之后,这些小时候听话的乖孩子,很可能就成了被欺负不吭声的软柿子。

蔡康永在节目里说过:

我们相信还击是必要的,相比还击的力量,我们更要培养孩子还击的智慧。

好的教育,绝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将来,不想他被任意揉捏,一定要教会他吵架这个技能。

孩子被欺负这件事,太常见了。

更常见的是,大多数爸妈都会说:没关系的、玩玩而已,让孩子礼貌回应这种行为。

仔细深究,孩子被欺负的背后,父母占一半责任。

因为父母不当一回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纵容欺负他的人。

心理测评分析专家刘爱民也说:

有些霸凌者刚开始欺负其他同学的时候,往往也忐忑不安。

但被霸凌者和旁观者的沉默,激发了霸凌者欺负别人的心理。

青年演员马思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对她来说,初中生活仿佛如地狱一样折磨。

有个女同学总是没来由地欺负和排挤她:攻击她身材肥胖、偷她的信件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读出来,甚至还往她的水里倒抹布水、粉笔灰、拖把水……

一开始她求助过老师,老师让对方道歉后反过来呵斥了马思纯:「人家道歉了还哭什么哭!」

也跟家里人哭诉过,但妈妈告诉她:

「没关系,跟你闹着玩的」「不要理会」「你要努力地去证明,你过得比她好,无视她」。

所以,马思纯不再反抗,换来的是对方的日复一日地变本加厉。

在妈妈「没关系」的教育下,她早已经习惯了息事宁人、忍气吞声的行事风格。


这种长期的欺凌,和家人的冷眼旁观,让她变得软弱自卑。


即使长大后,她成了银幕里闪闪发光的大明星,成了万众瞩目的影后,可依旧无法摆脱低自尊、不自信和内耗的影子。

吃亏虽然是福,但得分人分事,也要有度。

如果家长总要求他们退让,长大后大概率会更加胆小和懦弱。

就像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的:

孩子不能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防止孩子被欺负,也是父母们要教会的问题。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教会他如何硬气回击,而不是「没关系」。

跟忍气吞声的做法不一样,有的家长支持孩子被欺负一定要「打回去」。

但这样做就没问题吗?

在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中,7岁的女孩悠悠,就是一个被欺负一定要打回去的孩子。

在家里,她对妈妈很不尊重,一不开心就拼命打妈妈;

对弟弟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动不动就抡起拳头;

在学校,她嚣张跋扈,一言不合就打同学,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可怕的是这一切,其实是她爸爸造成的。

悠悠2岁时,在游乐园被一个小朋友欺负了,脸上被挠出一条红印。

爸爸知道后气愤极了,要求女儿「被打一定要打回去」,在家里教了她半个月的防身术。

从那以后,悠悠谨记于心,见人不顺眼就开打,什么事都要争个输赢。

在学校因为打人被同学老师排斥,没有人愿意跟她玩;回家了当胡作非为的小霸王,连爸妈都管不住她。

虽然说,悠悠的爸爸本意是希望孩子强大,担心孩子变成软弱、窝囊的人。

但不分情况地鼓励「打回去」,会强化孩子潜在的攻击意识,导致孩子崇尚暴力。

特别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认知有限,教他反击的前提是,搞清楚「被欺负」的定义。

【教养力】中,明确指出,「被欺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不平等的权利或力量关系

故意的,目的为伤害别人的行为

只有被欺负的孩子感到难过

欺负人的孩子不会感觉懊悔,且不需要任何解决方案

会对孩子感情或者身体上造成威胁

孩子没有理清这个概念的话,很可能会误把玩闹当成恶意攻击,成为以暴制暴的街头霸王。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小冲突,他才能真正保护自己,长大后独立处理好大是大非。

前段时间,网上有对双胞胎兄弟吵架的视频火了。

他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激烈的争吵,但每次他们都会从争吵不断发展成反思,再到道歉。

换做其他父母,看到孩子打闹,第一反应可能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但视频里的妈妈没有,她安安静静,在一旁引导并记录下吵架的过程。

「贾贝贝按了好多次(电梯),我才按的」、「你撒谎。」

「对不起哥哥」、「对不起贾贝贝」、「一点感情都没有。」

「你怼这儿干嘛,疼不疼啊?」、「但我也疼。」

网友们纷纷表示,委屈的时刻还能做到逻辑清晰、表达能力这么好,有大律师的风范啊!

有时候,让孩子「吵架」是在培养直面冲突的能力。

不仅能让孩子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学会如何为自己争取公平。

所以为了让孩子不受欺负,不妨告诉孩子,被欺负时可以做这几件事。

第一,学会说「不」

相处过程中,如果孩子明显感觉到不舒服,却不敢提出,久而久之对方就会觉得孩子好欺负,并再三施加暴行。

要告诉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玩这个游戏」「我不喜欢你这样碰我」「你这样我很不舒服」。

第二,气势上不能输

受欺负时眼睛要坚定盯着对方,表现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这样能劝退大多数人。

也可以发出更大的动静,大喊:「你干嘛这样!」「你这样我就打你了!」

让他知道孩子不是好拿捏,同时他也会害怕引来家长的关注和斥责。

第三,善用反问句

永远记住,不要着急自证清白。

自证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更加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暴露自己的软肋。

相反,用一连串的反问句:

「你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你能证明是我的错吗?」「谁能作证?」「敢对质吗?」

反而能让对方心虚,从而达到震慑的效果。

第四,及时求助

在这种语言的反击下,如果对方还是没有停下他的做法,那就不是普通打闹了,请务必一定要及时求助。

告诉孩子,这种恶意伤害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协助自己。

比如告知老师等学校领导、跟父母倾诉,更严重的还可以报警处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一味忍让,纵容了平庸的恶;一味施暴,滋生了肆意的恶。

当孩子被欺负时,教会他正确的反击,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需要的生存法则。

为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拥有不欺负人的修养,但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和智慧。

这样,他方能穿上属于自己的铠甲,变得刀枪不入。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 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 崔颢 【黄鹤楼】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一凡,电台主持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