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 医美时讯 」
目的:
探索亚洲患者上眼睑组织学差异对重睑术后效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6名双侧上眼睑形态不佳或单眼皮患者。根据眼睑组织的厚度,采用不同的重睑术技术。改良的PARK法(A组:15名参与者)用于眼轮匝肌较薄,眼眶隔脂肪突出较少的患者。改良的传统法(B组:52名参与者)用于眼睑皮肤、眼轮匝肌肥大和眼眶隔脂肪突出的患者。
结果:所有76名患者均通过单次手术获得满意的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至6个月。A组,未见眼睑边缘附近瓣的明显肿胀,且重睑线变浅。B组,一些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淤血,但均在术后1至3个月内恢复更自然形状。术后3至6个月,切口两侧均未见明显的疤痕粘连和阶梯感。
结论:术前分析上眼睑组织厚度对于确定合适的重睑术手术技术至关重要。对于上眼睑组织肥大的患者,建议使用改良的传统法,以减少切口下方疤痕粘连和阶梯感。对于上眼睑组织较薄的患者,应采用改良的PARK法,以避免组织堆积、重睑线变浅或消失等问题。为了获得自然且持久的手术效果,应根据患者的眼部组织状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引言
近年来,由于其简单性、术后恢复快和淤血少,PARK方法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流行,导致传统方法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需要注意的是,PARK方法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例如眼睑边缘附近瓣堆积(图1)、双眼皮褶皱变浅或消失,这样的双眼皮形状并不符合东方审美。另一方面,传统重睑术中过度切除眼眶下组织,可能导致明显的肿胀和淤血、恢复时间延长,以及睑板前皮肤出现明显的疤痕粘连和阶梯感。
图1. 重睑线过高,保留睑板前组织过多,导致睑缘附近瓣堆积。
本研究中,对上眼睑组织肥厚的单眼皮患者,以改良的传统方法行重睑术,保留重睑附近皮肤的皮下血管网和睑板前筋膜(与传统重睑术的主要区别)。改良传统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差异见表1和图2。长期术后随访显示,眼睑边缘附近瓣没有堆积,皮肤没有出现疤痕粘连,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组织活动性。此外,观察到的淤血极少,长期内双重睑线条很少变浅。因此,PARK方法重睑术并不适合所有亚洲单眼皮患者,作者为软组织较薄者选择了改良的PARK方法。改良PARK方法与传统PARK方法的区别见表2和图3。改良传统重睑术也有其独特优势。根据上睑组织的厚度选择不同的重睑术式,可以获得更稳定和自然的重睑效果。
表1. 传统方法与改良传统方法的区别。
图2. a 改良的传统方法,保留皮下血管网经筋膜层与睑板筋膜,将瓣缝合固定于睑板筋膜。b 传统方法,切除大部分睑板前筋膜,瓣在睑板上缝合固定。
表2. PARK方法与改良PARK方法的区别。
图3. a 改良的PARK方法,保留切口下方眼轮匝肌,肌间开孔,将瓣在睑板浅筋膜和眶隔后壁上缘处缝合。b PARK方法,切除切口下方眼轮匝肌,并将瓣缝合固定在远离睑板上缘的上睑提肌-眶隔后壁复合体上。
改良PARK方法
共15人接受改良PARK方法重睑术。根据患者上眼睑的具体情况设计重睑切口线。切口线距离睑缘5.5至6.5毫米,切除宽度2.0至5.0毫米的眼睑皮肤。面部进行常规消毒和无菌处理,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加1:200,000肾上腺素混合溶液。具体手术过程见图4。观察调整重睑的弯曲度,使两侧基本一致,且轮廓曲线良好(图5)。
图4. 切除皮肤,暴露眼轮匝肌(a);切除部分眼轮匝肌,暴露眶隔后壁(b)。将眶隔后壁与下瓣相应的皮下真皮组织缝合(c)。五到六针缝合固定(d)。
图5. 术后立即闭眼(a),术后立即睁眼(b)。
改良传统方法
共52名患者接受改良传统方法重睑术。根据患者上眼睑的状况设计了重睑切口线,切口线距离睑缘5.5至6.5毫米,并移除了宽度在2.0至5.0毫米的眼睑皮肤。面部进行了常规的碘必净消毒并使用了无菌组织处理,同时有效实施了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加1:200,000肾上腺素的混合溶液。具体的手术过程见图6。使用了7-0聚丙烯缝线对靠近眼睑边缘的皮肤-睑板前筋膜-上唇下方的少量眼轮匝肌-切口上唇的皮肤进行间断缝合,观察到患者术后双眼皮的弯曲度良好(见图7)。
图6. 剪除睑板上浅层眼轮匝肌条(a)。保留下瓣的皮下毛细血管网(b)。松解眶隔后壁与上睑提肌之间的粘连(c)。切除少量睑板前筋膜(d)。
图7. 术后立即闭眼(a),术后立即睁眼(b)。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要记录:改良PARK法术后六个月时,眼睑缘附近瓣出现堆积,以及重睑褶皱变浅的病例,并进行分析;改良传统方法术后六个月时,切口两侧出现疤痕粘连和明显阶梯感的病例,并进行分析。
术后满意度调查:对A组和B组患者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 改良PARK方法
睑缘附近瓣堆积程度:严重(闭眼时,瓣明显高于重睑切口线,睁眼时可见肿胀的瓣,重睑外观不自然);中等(闭眼时,瓣组织略高于重睑切口线,但睁眼时不见堆积);轻微(闭眼时,切口两侧平滑过渡)。
重睑线变浅或消失:严重(睁眼时,重睑线高度明显下垂,下垂高度超过原始高度的1/2);中等(睁眼时,重睑线高度略下垂,下垂高度超过原始高度的1/3,图8);轻微(睁眼时,重睑线高度无明显下垂)。
图8. 改良PARK法术后六个月,左眼重睑线变浅,不能形成双眼皮。
📌 改良传统方法
睑缘附近皮肤疤痕粘连:严重(可见睑板前皮肤形成明显的褶皱,难以推动);中等(睑板前的皮肤有几道褶皱,略微活动);轻微(睑板前不见由疤痕粘连引起的皱纹,皮肤活动)。
阶梯感:严重(闭眼时,有明显的阶梯感);中等(闭眼时,可见轻微的阶梯感,图9);轻微(闭眼时,无阶梯感)。
图9. 改良传统方法术后六个月,左眼睑闭眼时可见轻微的阶梯感。
结果
术后满意度:两种手术方法均获得高满意度,改良PARK法(80%),改良传统方法(82.7%)。
改良PARK法:术后睑缘附近瓣堆积程度,轻度(86.7%)与中度(13.3%)和重度(0.0%)之间差异显著;重建褶皱变浅程度,轻度(93.3%)与中度(6.7%)和重度(0.0%)之间差异显著。
改良传统方法:术后皮肤疤痕粘连程度,轻度(90.4%)与中度(9.6%)和重度(0.0%)之间差异显著。切口两侧阶梯感,轻度(84.6%)与中度(15.4%)和重度(0.0%)之间差异显著。
讨论
BT Sayoc和L Col在1956年首次提出,上睑提肌腱膜部分纤维通过眼轮匝肌直接附着于上睑皮下,形成重睑线条。由此,公众认为PARK术式符合重睑的生理特性,这种方法具有术后肿胀小、恢复快速、效果自然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
但是,宋儒耀等人的研究并未观察到上睑提肌纤维分布到重睑褶皱。根据长期临床观察,他们提出了一套关于中国人重睑形成的解剖多因素理论。首先,重睑线以下的组织较薄,眼轮匝肌纤维较少,而重睑线以上的皮肤和眼轮匝肌较厚,形状和位置相对固定。两者的质地差异,使连接部产生剪切力,导致皮肤堆叠和皱纹形成。其次,如果眶隔回缩过低,眶隔脂肪突出到睑板前,将阻碍重检褶皱形成。此外,对于大多数蒙古人种单眼皮患者,还需考虑其眼轮匝肌和睑板前筋膜组织肥大、上睑皮肤和皮下筋膜组织较厚。如果对这类患者采用改良PARK法术式,其软组织肥大可能导致睁眼阻力增加,缝合悬挂承担更大阻力,从而增加术后睑缘附近瓣堆积和重睑线变浅的可能性。
大多数亚洲单眼皮患者的上睑皮肤、睑板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等组织相对较厚,眶隔脂肪膨出且下垂。重睑术时,如果仅去除睑板前的肌肉而保留全部睑板前筋膜,一些患者的睑缘附近瓣可能不能紧密贴合睑板前筋膜(粘连过紧则造成疤痕粘连),从而导致重睑高度下移或在睑缘附近形成「堆积」现象。改良PARK法利用缝合固定与重塑软组织,长时间的睁眼活动可能使重睑易于变浅或在缝合线的切割作用下形成堆积,特别是对于上睑肿胀且厚重的患者。因此,本研究提出,对上睑组织肥厚患者采用改良传统方法。术中保留皮下血管网,并根据睑板前筋膜的厚度给予部分切除。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眼睑皮肤的活动性,还避免了睑板前皮肤的疤痕粘连,且切口上下组织无阶梯感(图10)。但是,对一些上睑组织较薄的患者,如果也选择改良传统方法,由于其真皮层和皮下血管网较薄,愈合后睑缘附近瓣粘连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形成僵硬的重睑外观。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本研究选择改良PARK方法,以获得术后肿胀小、淤血少、睑缘附近瓣无肿胀的效果。而且,由于术后阻力较小,恢复期间重睑线变浅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重睑切口下的组织也不易堆积(图11)。
图10. 术前睁眼(a);术后六个月睁眼(b);术后六个月闭眼,切口上下组织之间没有阶梯感(c)。
图11. 术前睁眼(a);术后六个月睁眼(b);术后六个月闭眼,重睑线下无组织堆积(c)。
从美学角度看,设计亚洲人重睑线条时,不仅要考虑在上睑形成单一重睑褶皱,还要考虑形成自然外观的各种细节,并考虑到亚洲人轮廓相对「圆润」特点。为获得符合生理的自然且健康的重睑外观,设计时应注意:
重睑线的高度:Zhu Xinghua等人认为,重睑线应该在睑板上缘下2毫米的位置。如果设计线超过睑板上缘太多,则可能导致睁眼不足甚至睑下垂。
重睑线的长度:重睑线的内端点大多位于「五眼」比例中内眦点的外侧,外侧延伸超过外眦点。
结论
总之,需要根据患者的种族和上睑组织特征,选择最佳的重睑手术方法。对于上睑组织厚重的患者,应采用改良传统方法。而对于上睑组织较薄、无明显肿胀的患者,则使用改良的PARK法。
↑ 原文 & 视频 → 点击本文底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