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英杰 (1940.1-2020.6),广东省名中医,惠州市名中医,惠州市中医医院原院长、主任中医师,致力医院管理和中医临床工作,曾任惠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第六、七届政协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惠州分会会长。 擅长运用经方、验方治疗男性病、心病、脾胃病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姚某某,时年56岁,因 「 左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㖞斜7小时 」 ,于1980年12月27日夜11时以 「 中风 」 (脑血栓形成)进院。
【发病过程】
患者左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㖞斜7小时,以 「 中风 」 (脑血栓形成)进院,病房医生亦按脑血栓形成常规处理。
【 首诊证候 】
症见: 患者 左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㖞斜 。
【 辨证论治 】
刘老 第二天早上查房,发现病者神情呆滞,即行腰穿,发现血性脊液,除在床边给年轻医生讲中风病的鉴别诊断外,在查房记录写上: 患者神志朦胧,左侧肢体瘫痪,血压182/100mmHg,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硬,克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为血性脊液,鉴于 以上情况,病者为出血性中风,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或脑出血。 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很少有神志改变及定位证状,病人目前血压仍高,在劳动过程中发病,此病应为脑溢血。
中医诊断: 中风; 中医证候: 中脏腑——闭证(阳闭); 证机概要: 痰热壅盛,气血上逆,清窍被扰。 急以至宝丹开窍,并随即按脑溢血处理,病人经八天抢救转危为安。
西医诊断依据: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脑出血多有与出血部位相关的偏瘫,如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则同时表现出偏瘫与脑膜刺激征;脑出血的头颅CT检查可见脑实质局灶性血肿,而不是出血仅见于蛛网膜下腔 。
中医诊断依据: 本病 因脏腑阴阳偏胜、气血逆乱而致,病中脏腑,患者无遗尿,无手撒、口眼不开,但口臭,痰声漉漉,苔黄腻,脉弦数,应为闭证中之热闭, 故 予至宝丹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 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适用于痰浊偏甚者。
【按语】
中风是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病轻者可见无昏扑而仅见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其病因很多,可由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等因素所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痰湿)、气(气逆)、血(血瘀)为其病机六端。病位在脑,与心、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实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血逆乱。轻者风痰横窜经络而中经络,重者肝阳肝风夹痰夹火上闭清窍而为中脏腑,轻重之间的转化往往发生在疾病的初发阶段,且变化迅速,与预后密切相关。
中风临证,首辨中经络或中脏腑,中脏腑者辨闭证与脱证,闭证应辨阳闭阴闭,同时应辨当前所处病期。首辨中经络、中脏腑。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总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中脏腑需要辨闭证与脱证。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聩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证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证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内闭外脱之候。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而赤,气粗鼻鼾,痰声如拽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热,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风者,善行而数变,「中风」病起急骤,见证多端,临床中,必须严密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失治误治。
(本案编者:李庆兰,吴艾莎)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
【来源: 惠州市中医医院 ,刘英杰名医传承工作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