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5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分 钟
就像电子支付要比现金支付方便许多,所以很快赢得人们的青睐一样;纸币支付也比携带贵金属乃至绢帛等等价物支付要方便很多。可奇怪的是,为什么明清社会,人们还是使用银子和铜钱来交易,却不见纸币的踪影呢?这种奇怪的现象,要从明朝极为失败的纸币政策开始说起,那就是「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诞生
纸币在北宋获得了成功,那么后世朝代当然有样学样,金朝和元朝都延续了宋朝的纸币政策,将纸钞作为国家货币制度的核心,这一时期被称为「纸钞时代」。
对于生于元朝、长于元朝,在元朝活了半辈子的朱元璋君臣来说,元代纸钞不仅是他们不可能回避的经济制度遗产,也是他们个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重要经验。对明朝开国君臣而言,发行纸钞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过朱元璋以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各项制度均重新厘定,暂时无法顾及纸钞的事情,而是以元末重新复苏的铜钱为主要货币,铸行洪武通宝在全国使用。到洪武八年 (1375) 三月,朝廷终于宣布,发行大明宝钞,并启用重钞轻钱政策。
大明宝钞的形状呈矩形,长1尺 (34厘米) ,宽6寸 (约20厘米) ,颜色统一为青色。宝钞外围有龙纹,上方6个大字「大明通行宝钞」,另有篆书所写的「大明宝钞,天下通行」8个字,这些要素与今天钞票差不多。大明宝钞的面值有6种,分别是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张宝钞正中间都有若干钱串,一串代表一百文,若是十串那就是一贯 (一千文) 了。后来在洪武后期,朝廷又发行了从10文到50文不等的五等小钞。
大明宝钞有着必要的防伪措施。首先,每张宝钞上都写着一段话「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当然,这种话吓不住真正要财不要命的人,毕竟那个时候又没有水印和激光防伪,还要在纸钞本身上下功夫。每张宝钞上都有钞印,以防伪造。如果被发现在钞印上动手脚,【明会典】有明确规定,要处以死罪。
发行与管理纸钞是事关国家经济根本的重要事项,必须设置专职管理机构才能保证纸钞发行、流通环节中的稳定性。早在大明宝钞正式发行前半年,明朝就首先设立了宝钞提举司,一开始为正七品衙门,但很快就升为正四品衙门,体统不可为不高。然而洪武十三年 (1380) ,宝钞提举司却突然被罢去,六年后,朝廷再设宝钞提举司,但其品级已经降为正八品,只是可怜的小京官衙门。钞法固然由总管国家财政的户部统筹,但专职纸钞的衙门宝钞提举司,不仅罢废无常,而且地位低下,本质上也是明代纸币政策严重不稳定的表现。
大明宝钞的财政掠夺本质
大明宝钞在发行的时候,留了一手,它有一个相当无赖的规定:老百姓可以用金银兑换大明宝钞,却不能用大明宝钞兑换金银,也就是说,这是一张单程票。单向兑换是什么意思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是为了从老百姓手中合法掠夺金银,二是为滥发货币、应付财政支出留好后手。很快,大明宝钞就成了明廷应付财政支出无底洞、向民间转嫁压力的有力工具。
在详细解释这一目的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明朝面临的财政情况。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朝宣布将丁银永远稳定在康熙五十年的数据上,其实是学的明朝,也是明清两朝极具特色的「定额主义财政」的表现。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或是出于体恤民力,或是出于排斥市场,制定出定额主义财政理念,整个大明王朝,上到户部,下到各县,每年征收多少赋税,本色 (实物本身) 交多少货物,折色 (折合成 货币) 交多少白银,都有明确规定,写进各类文件里,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只能按照规定的额度征收。我们一想就明白,这种无视社会经济发展、刻舟求剑的理念是明中后期财政崩溃,也就是「收不上税」的罪魁祸首。
但对于明初朝廷来说,更要命的问题在于,这种财政政策的灵活性非常差,因为国家在制定预算时是按照「一切无事发生」的正常需要制定的,但是大明王朝这么大,难免要出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比如这里闹洪水了要救济,那里敌人打过来了要调兵,这些计划外开支的额度是非常惊人的。更何况,这是在开国之初的洪武朝,百废待兴,南京、中都凤阳都要大兴土木,北边和蒙古打仗,年年都要消耗大量军费,全国各处卫所屯垦事业和移民事业如火如荼,这些都需要海量资金,明朝一时面临非常大的财政压力。既然靠合法征收财政玩不转,那明朝廷就只能靠国家权力强制从民间取钱了。
明朝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无限征发「役」。所谓役,指的是老百姓需要无偿为国家做的事,既包括提供国家需要的物资,也包括为国家服劳役。其实役法才是明代赋役制度的核心,明史学界有句著名的话叫作「纳粮也是当差」,也就是说向国家缴纳赋税也是服役的一种方式。每当明朝地方衙门觉得财政缺口补不上了,就直接把需要的物资摊派给里甲户,也就是老百姓,让老百姓无偿为他们办好。无限制征发役持续了差不多半个明朝的时间,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张居正改革时推行「一条鞭法」的重要动力。
第二个解决方法,就是无限制发行宝钞,这是一套组合拳。首先,宝钞定价 (可以理解为和金银铜钱之间的汇率) 是由朝廷严格规定,而不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的。洪武八年宝钞发行时,朝廷一并规定,1贯钞=1000文铜钱=1两白银=0.25两黄金,无论实际生活中宝钞的价值如何变化,朝廷在收发宝钞时一概按照这个定价来算。
然后,国家在需要财政支出的领域开始规定必须用宝钞结算,比如煮盐的灶户,工本就是用宝钞来支付的;士兵的月盐钱,是给士兵用来买菜的,也用宝钞;宫廷开支,大量用宝钞。据万历年间户部的记录,洪武年间仅承办宫廷饮食的光禄寺,年度开销就有400万贯;而我们刚才提及的,不在定额计划外的支出,大多用宝钞来应付,比如赏赐国外来朝的使者、赏赐文武百官工匠、赈灾、临时买马。但凡在国家需要支出的事项上,宝钞可谓无孔不入。到永乐年间,大工程更多,迁都北京和修建紫禁城、开大运河、郑和下西洋、五伐漠北,哪次不是像流水一样花钱。当时明朝的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这里面不少都是用宝钞支付的。
最后,大招来了,那就是无限滥发宝钞。元朝纸币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较为严格的根据金银储备发行纸钞,确保币值。明廷根本无视此点,大明宝钞完全没有准备金,币值的依据不是金银储备,而是朝廷的力量:朝廷规定币值,然后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民间还得按照朝廷规定的币值使用。我们用脑子想想,都知道大明朝廷是想干什么。这可真是填补财政窟窿、掠夺民间财富的不二「妙招」。应该说,宝钞刚发行时,朱元璋还没想到它的「妙用」,宝钞的发行量还比较克制,从未超过200万锭。但从洪武十九年 (1386) 开始,估计是朱元璋明白过来了,宝钞的发行量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到洪武二十三年 (1390) ,居然一年时间就发行1400万锭宝钞。洪武年间投放的巨额宝钞让它的实际价值像废纸一样,永乐年间开始由朝廷出面回收宝钞、减少宝钞流通量,在永乐十一年 (1413) 到二十二年,每年都能回收1600—1900万锭宝钞,可见宝钞的发行量有多么泛滥。
老百姓也不是傻子,朝廷这么滥印钞票,宝钞一文不名,那在日常交易中不用不就行了?对不起,不行,组合拳的最后一招来了。与宝钞滥发相配套的是,洪武朝推出了严厉的禁金银与禁铜钱政策,让百姓只能用宝钞交易。与大明宝钞发行同步,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禁止以金银交易,违者重罚;永乐年间,朱棣的金银之禁更为残酷,官民敢用白银交易者,不拘数目,一概充军辽东。而禁止使用金银的原因,就是因为「钞法不通」,还是为了维持宝钞的地位。禁止铜钱就更是赤裸裸了,中国历朝历代都将铜钱作为货币,明初禁止铜钱真是独树一帜。从洪武一直到英宗天顺朝这80余年内,铜钱都被严禁用于民间交易,除边陲的两广等部分地区经过朝廷特批外,大部分地方的铜钱都退出了流通舞台,原因还是朝廷怕铜钱流通使「钞法阻滞不便」。明朝君臣都知道宝钞是废纸一张,但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地位,不惜整出这么多幺蛾子来强迫全国使用宝钞交易,这就给明朝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损害。
大明宝钞害惨了大明人民
当我们回过头看大明宝钞的失败史时,也不能把原因全推到政府的敛财意图上。明初社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烂摊子,北方在元末近20年的军阀混战中变成近似无人区,南方也仅仅是江浙、江西一线经济基础尤在,明初的社会是极其不景气也不繁荣的,市场规模也就很小。这么一个狭窄的市场,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其实有限,大明宝钞的过量发行,导致物重钱贵也是必然的。在宝钞1贯实际价值仅值2文钱的情况下,朝廷却还要坚持1贯等于1000文的币值,那要买单的自然是全体明朝人了。
很多人想象不到,大明宝钞首先坑的是大明官员。明朝官员的俸禄之低,历史闻名,晚明一个官员的法定俸禄根本不可能养活自己,别说全家老小了。其实这倒是冤枉了朱元璋,因为明初是一个社会经济非常凋敝的时期,物价低廉,他所制定的官俸,是足够官员一家人生活的。问题在于,这些俸禄要是全按照粮食足额发放也就算了,毕竟粮食在看天吃饭的古代是绝对的硬通货。但情况在永乐朝发生了变化。
明成祖朱棣靠靖难之役上台后,面对的是一贫如洗的国库,他和建文帝的战争持续了四年,洪武朝刚刚积累起的一点积蓄都被打光了,朝廷连拿出给百官发工资的粮食都困难。再加上朱棣可不是个安分的主,他还要编【永乐大典】,还要派人下西洋,还要通大运河,还要迁都,还要北伐,哪个不要花钱?那只能苦一苦官员,骂名朕来担了。刚刚继位,朱棣就出台一项要了官员命的政策,他宣布「天下仓粮,宜撙节以备国用。各处都司官俸,旧全支米者,宜米钞中半」。什么意思呢?国家现在很缺粮食,那你们当官的也应该为国分忧,之前俸禄都是全部发粮食,现在一半发粮食,一半折成宝钞发放。
接着,他颁布【俸粮支米钞格】,对于官俸折发多少宝钞作出严格规定,且一般不得更改。要知道到永乐时期,大明宝钞的实际币值已经贬到原始币值的百分之几,而成化后,明朝经济经过漫长的复苏期,终于开始腾飞,社会物价也开始直线上升,粮价也不例外,规定的那点比例跟没有也差不多。朱棣来了这么一手,相当于变相剥夺官员的一半收入。但是没办法,你们不都是大明的忠臣吗?那怎么不能为君父分忧呢?所以,最恨大明宝钞的,首先就是大明官员们。
当官的都被大明宝钞害惨了,老百姓就更别提了。朝廷把自己无法弥补的财政亏空,通过滥发大明宝钞,全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就说上供物料,老百姓是按市场上的实际物价去筹备物料缴纳给官府的,但官府却是按照其规定的宝钞官价去支付给老百姓的,老百姓最后拿到的可能只有付出的几十分之一,这已经无异于掠夺了。想要用金银、铜钱,又是法令森严,动辄充军,不是闹着玩的。还有工商业者,也就是明朝人所谓的「铺户」,也是要服役的,他们服役的方式是强制为朝廷低价提供他们售卖的货物,以备朝廷使用。然而哪怕是这样的低价,往往也用钞支付,所以明朝大城市、特别是南北两京的铺户,被害得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宝钞如此恶劣,以至于到洪武后期,明朝老百姓被倒逼回自然经济时代,开始物物交换。尽管时人屡屡提醒朱元璋,宝钞的实际价值已经贬值到原来的1/4不到,但朱元璋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宝钞的原始比价。朱元璋仗着严刑峻法,还可以这么玩得下去,明朝后来的皇帝就不行了。到永乐朝,朱棣已经认识到宝钞再不救就彻底完了。救助的方法也不难想——大幅减少市场中宝钞的流通量,使其符合明朝社会当时的商品价格总额,币值自然就会回归稳定。道理倒是简单,可是如何征收民间的宝钞呢?毕竟经过洪武时期的滥发,整个明朝社会的宝钞已经不知总量几何。于是,新一轮的折腾手段出场了。
明朝人把收回宝钞的手段叫做「回笼」,也叫「敛钞」,这也是一箭双雕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回收宝钞、稳定币值,另一方面又可以狠狠割一波韭菜。在永乐朝,朱棣增加了很多新的罚款创收措施,比如被判笞打的军民人等可以花钱赎罪、私自宰牛要罚款,商铺门摊要交钱,这些举措有一个共同点:要用钞来支付——既能创收,又能敛钞。经过永乐朝的大力敛钞,从永乐十一年 (1413) 开始,朝廷每年回笼的宝钞开始稳定在惊人的2000万锭上下。
有样学样,朱棣的子孙们对敛钞可谓乐此不疲,即使是号称仁君的明宣宗朱瞻基,做起这些事来也一点不手软。宣德四年 (1429) ,明宣宗一口气增加了三种新税:老百姓种植蔬菜水果并买卖的,要缴蔬地果园种植税;油坊、磨坊、砖窑等经营场所,要缴塌房税;从事运输行业的驴骡车,要缴运输税。这些税种,全部要用钞来缴纳。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确实在短期内颇有成效,宣德朝一度出现了「钞法少通」的局面,然而代价却是「有老疾贫难及居深山穷谷无钞纳者,有将男女典雇易钞者」 (【明宣宗实录】) ,酿成家庭悲剧。
依靠大规模敛钞来维持币值的举措,一直持续到正统年间。说白了,近半个世纪,明朝都在为洪武年间滥发货币的后果收拾烂摊子。不过,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管得了几年,却无法从根本上拯救大明宝钞这个「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货币怪胎的命运。到明宪宗成化时期,宝钞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事实上,大明宝钞的失败只是明朝货币制度乃至财政制度失败的一个缩影。明朝官方推行的货币政策,可以说就没有成功的,即使是钱法,也是弊端重重,到万历、天启时期因为假钱泛滥、币值过低,已经到了难以运转的地步。白银能成为明朝后期的主流货币,恰恰是因为这种贵金属朝廷不能插手掺和,主要靠与国外贸易输入,保持自然状态,反而成了常青树。明朝的灭亡,如果非要追论根源,经济制度上的混乱难辞其咎。
本文改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7月上,原标题为【 纸币为何没能战胜白银 大明宝钞与明朝的货币政策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流惜子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张斌 古月
国历好物
13代归义军共守绝域
心向汉域,归义唐土
莫高窟里最波澜壮阔的晚唐史诗
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专业团队
最新力作
讲透晚唐河西走廊地缘政治
刘后滨 马伯庸 曹盾 张苗 倾力推荐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 在看 」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