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投诚,望君接应」。黑夜里,远方缓慢驶来的一艘解放军舰艇上赫然写着这八个大字,国民党军队的士兵见状十分疑惑:难道这是解放军的陷阱?
要知道,解放军有着铁一样的纪律,军中又个个都是忠义之士,他们的团结勇猛经常打的国民党四处逃窜,又怎么会突然投诚呢?
图1
但很快,国民党士兵就放下了戒备,因为这艘舰艇上的其他解放军战士已经被害了,鲜血渗透到了甲板,船舱内一片狼藉。而叛逃者「投诚」的白色横幅上所写的字,就是用解放军战士的鲜血写下的。
这一事件立刻引起了国民党高级军官的重视,彼时蒋介石得知解放军竟然有人「投诚」,心中十分雀跃,即使前来投诚的人毫无用处。
但只要能让解放军损失颜面,他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为此他还大张旗鼓地派遣专机迎接「投诚义士」。
图2
而周总理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即下达命令::安全为主,打掉接应机,不要吃亏!
纵使铲除了叛逃者,但我们却也不得不弄清楚这起叛逃事件背后的真相,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台湾之声
一个优美的声音在广播里不停地宣扬着:来到台湾,国民党军队拥有最好的物资,最好的环境与待遇,将会让你的军队生活享受到另类的体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12月,蒋介石败走台湾,国民党一行开始长期盘踞在台湾,使中国陷入了较长时期的两岸分割状态。
图3
蒋介石在台湾搞了一系列的小动作,甚至为了策反解放军还特意制作了一个隐秘的电台广播——台湾之声。
这个广播里,时常有一名声音甜美的播音员在缓缓地叙述着,时而说到台湾的风土人情,时而又说到国民党军队是如何优待士兵和「投诚义士」。
或许这样的做法会让人觉得可笑,解放军战士们是何等人物?心志又是何等坚定?怎么会被这样的蛊惑策反?
图4
可是,曾于1952年参与过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役的张清荣,就在1957年的一日清晨乘坐渔船叛逃至金门,而他当时就是因为职权之便,偷听了策反广播后才下定决心叛逃。
同样乘船叛逃的还有著名的「三吴叛逃」事件,吴氏三兄弟也曾是解放军的一员,入伍后也时常因表现出色而被嘉奖,但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解放军战士们一直身先士卒,从来没有体会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而这也成了吴氏三兄弟叛逃的主要原因。
图5
一天午后,三吴中的弟弟吴文献,在一个静谧的墙角处偷偷地听起了电台广播。解放军军队枯燥的生活让他沉迷在了广播里优美的女声中,突然他听到了一个特殊的电台,这个电台以前他从未听过。
里面优美的女声讲述的美好画面让吴文献十分心动,自那以后,他每日一有闲暇时光,便会偷偷地听这个神秘的电台,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这就是国民党主办的电台。
而这个敌方电台每日的洗脑,也成功地激起了吴文献心中「投诚」的浪花,这片浪花随着解放军艰苦的生活愈加强烈,逐渐成为了巨浪,吞噬了吴文献心中最后一丝人性。
图6
很快,一个「机会」来到了吴文献的眼前,一艘F131小型登陆艇正缺三名船员,舰艇主要负责海防补给和物资运输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这艘舰艇会经过当时被国民党军队占据的马祖岛。
吴文献明白,单凭自己一人肯定无法成功去到台湾。恰巧吴文献的两个堂哥吴珍加、吴春富也同属福建省军区的守备7师,他们很快被吴文献策反成为了「投诚义士」。
就这样,三人以为自己踏上了平步青云之路,殊不知这条路也成为了他们的死亡之路。
起义投诚
1966年1月8日晚,F131接到指令,运送一批物资到霞浦。这个指令让身为船员的吴氏三兄弟惊喜不已,没想到自己期盼的机会这么快便来了。
图7
当晚,三人分别担任了领航员,轮机员,枪炮手,这是舰艇行进中最重要的三个职位,但他们最终还是辜负了人民和组织的信任。
夜幕降临,海面上一片死寂,只剩下F131缓缓地前进着。为避免冲突,舰艇将所有灯光熄灭,保持无线电静默,只为安全抵达霞浦。
此刻,在这困顿的夜晚,只剩下吴氏三兄弟还精神抖擞,其余的六名船员都已沉沉睡去。本想开始行动的吴文献,这才想到还有舰长甘九郎,他正在船舱前头望着前进的方向!
只见吴文献脚步轻巧地缓慢走向甘九郎,就在甘九郎回头的一瞬间,吴文献就已将尖刀刺进了他的脖子,血液喷涌而出,很快甘九郎便没了呼吸。
图8
接下来三人便到武器装备库里拿出了机枪,对着正在梦乡的六位战友疯狂扫射,六位战士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成了自己战友枪下冤死的亡魂......
解决完「问题」后,吴氏三兄弟不再感到紧张,他们心中甚至涌起幸福美妙的感觉,转而去将舰艇调转了方向,往马祖岛缓慢驶去。
三人在行进过程中,还制作了一面白旗(实际上就是用床单制成),接着又残忍地使用死去战士们的鲜血写下了投诚的字句。
他们的行径的确令人气愤,但好在他们的动向也被解放军及时发现。福州军区指挥总部发现,F131并没有按既定的航线行驶,而是转而朝着马祖岛驶去,有了张清荣的前车之鉴后,大家也十分担心这又是一起同样的叛逃事件。
图9
事件的严重性不敢估量,只好立刻上报中央军委,周总理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得知此事,心中感到无比悲痛与气愤。
七名为国征战的解放军战士就这样死在了叛徒的手里,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有可能携带了解放军重要的机密情报,这样一来,吴氏三兄弟的罪行便不可饶恕。
周总理随即下令,一定要阻止他们三人离开马祖岛,打掉来接应他们的飞机!
这个任务毫无疑问地落到了原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曾幼诚将军的身上,因为他是身经百战的空中悍将,曾先后指挥击落美制国民党军战机九架,可谓身经百战。
图10
曾幼诚接到上级指令后,火速安排了四名飞行员,而解放军在对国民党的无线电监听的过程中了解到,台湾方面将会派遣三架飞机前去接应「投诚义士」,那叛徒们究竟会乘坐三架飞机中哪一架呢?我军飞行员们又能否安全地完成任务呢?
红色僚机
接到任务时,四名飞行员正在观看部队的文艺演出,本是难得的假日,却因几名叛逃人员不得不提前结束。
1966年1月9日中午,四名飞行员早早就在福州军区做好了准备,但台湾方面却迟迟未动,直到下午接近四点,国民党的三架接应机才有了踪迹。
台湾方面当天派出的三架飞机中,唯有HU-16「信天翁」水陆两栖飞机吸引了福州空军的注意力。
图11
该飞机飞行高度低,可以轻松躲过我军雷达的监测,在这样重要的任务中,蒋介石派出这架飞机,恐怕用意颇深。
考虑到这一点,空二十四师副大队长李纯光认为,只要通过马祖岛附近的平潭岛对其实施监测,便可在第一时间掌握到飞机起飞的时间。
1966年1月9日15时33分,地面观察哨发现HU-16似乎预备起飞,而李纯光与队友全程都保持静默,不交流,不打信号弹,飞机何时起飞全靠大家打手势,他们团结默契的程度令人赞叹。
图12
15时41分,四名飞行员起飞。作战计划为:长机是李纯光,负责攻击;僚机是胡英法,负责掩护长机;歼六双机两名飞行员则负责为第二梯队兼掩护。
四名飞行员升空后,不断地搜寻着HU-16,十几分钟后,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踪迹。李纯光及其他两位飞行员摆开一字阵型,与HU-16匀速隔开,但此时仅有胡英法离它最近。
图13
胡英法此时来不及多想,因为在实际作战时,稍有犹豫便会延误战机。只见云雾中砰的一声喷出一朵蘑菇云,HU-16略微的倾斜机翼后躲开了攻击。胡英法率先向HU-16发射了第一炮,但因距离过远,未能击中。
见状,胡英法再次调整角度,降低速度以求更加接近HU-16。这时胡英法驾驶的飞机距离海面仅200米,距离敌机仅576米,而当天的天气十分恶劣,低云翻滚之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稍有不慎便会机毁人亡,但胡英法来不及思索便向HU-16开了第二炮。
这一次,终于击中了敌机的尾翼。虽然敌机开始摇摇晃晃,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胡英法又向其发射了第三弹,连遭两弹的HU-16机身开始燃烧,在另外三名飞行员的配合下,也没能让其他敌机赶来接应,最终,乘坐HU-16的三名叛徒及国民党接应人员全部沉入了海底。
图14
回顾吴氏三兄弟的叛逃之路,前后不超过十六个小时,却让他们体会了紧张、雀跃、惊慌、绝望的四种心情,最后换来的也只是葬身鱼腹,这一切究竟值得吗?
三吴中的吴文献从小出生在渔村,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学会了游泳,这也是他最后能被选上做F131舰艇船员的原因。
而他出生的地方十分贫穷,父母常年为了生活出海,鲜少归家,这也让吴文献在家庭关爱方面有了缺失。
但最终的导火索还是吴文献本人,他好逸恶劳的性格让自己的灵魂始终飘在云端,梦里永远都是过富贵生活的景象,本以为从军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却没想到解放军战士是那样的清苦。
图15
而他的两个堂兄想法也和他出奇的一致,早在叛逃马祖岛之前,三人就已萌生逃跑的念头,但台湾的「美好生活」却将他们送入了深渊。
即使没有「台湾之声」,没有「接应机」, 吴氏三兄弟也一样会成为逃兵,这是天性使然。
反观我们英勇的战士,任务结束后,四名飞行员返回福州军区。几名飞行员都受到了嘉奖,而胡英法和李纯光因这次出色的行动也被记一等功。
图16
没过几天,周总理还派专机将这四位飞行英雄从福州接到了北京,又在人民大会堂对几位英雄进行了隆重的接见。
周总理和邓公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来到现场,几名飞行员更是难掩心中的激动。据胡英法后来回忆道:「周总理握着我的手说,好样的,你是个好僚机,你是个‘红色僚机’!」
图17
这一幕也被摄像人员记录了下来,成为了胡英法心中的「荣誉奖牌」。如今,胡英法已经90岁高龄,但回顾起这些红色故事时,他依然神采奕奕,仿佛只要祖国一声召唤,胸前的徽章便会再次回应。
而他们又像是千万解放军战士的缩影,在无数次战斗中英勇果敢,在无数次突发事件中自我奉献。他们的心中有正义、有理想,不因贫贱而忘本,不因清苦而叛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尾言
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穿上军装是战场上英勇无敌的战士,脱下军装是社会上默默奉献的好人,是他们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也是他们让国人对英雄有了明确的认知。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军人严于律己,不曾忘记国家,如今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英雄。
图18
叛逃者会遗臭万年,英雄则应千古流芳。我们唯有心中不忘先辈故事,循着他们的足迹,做好每一件当下能够做好的事情,大到建设国家,小到三省吾身,不用着急,时间便会给我们回答。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