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 『文史道』 >右上角…>设为星标 ★ >第一时间阅读精彩美文
文/文史道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
中国历史上迎来了有数据记载的最热的一天,记录数据显示,北京城气温高达44.4℃。
庄稼大面积干旱致死,很多民众因此中暑。身为一国之君的年轻的乾隆帝,一度以为这种反常的天气与其有关。
为此,年轻的乾隆皇帝下了诏书昭告天下,以祈求上天垂怜。
其圣旨中写道:
「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细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
北京最热的一天
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的高温,覆盖面很广,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武汉等地。光记载这起高温事件的史料,就有48处。
那一年从阴历五月开始,华北地区就出现了罕见的酷热。
据【浮山县志】记载: 「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
浮山县,位于今天山西临汾,由此可见那一年山西的夏天也异常炎热。不过从中暑人数上看,北京更加严重。
当时有山西临汾人在北京做生意的,也有因此中暑的,可见北京那年天气之热非比寻常。
还有,河北【高邑县志】中也记载:
「(乾隆八年)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当时就连躲到阴凉处,依旧炎如火灼;中午时分,连铅锡都会被热化;还有很多人因为缺少水源生活难耐。
当时还有身居北京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哥比」,在写给法国巴黎的朋友的信中,也曾描述了当年北京城的炎热景象:
「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像 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了」。
「7月13日以来炎热已难于忍受,而且许多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担忧。这些人往往突然不幸,尔后在路上、街道或室内被发现,许多基督徒为之祷告」
「当时曾有官方数据统计显示,7月14日到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难以应对炎热。」
也正因为当时传教士「哥比」带的有西方研发的温度计,并做了相关的温度观测和记录。
后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专家张德二根据其记录推算,从7月20日开始到2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连续6天超过40℃。
其中7月25日的气温更是高达44.4℃!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北京在20世纪的极端气温记录——42.6℃(1942)和42.3℃(1999)。
无怪乎,清朝大型编年体史书【续东华录】里记载,六月丙辰(7月25日)这天, 「京师威暑」。
导致「热灾」的原因
要说起乾隆八年那 场「热灾」,其实并不是突如其来的,通过总结乾隆八年的种种情况,还是能找到一些大自然的「预警」。
要知道,乾隆在位的整个时期,旱灾就尤其的多。
尤其是乾隆五十年,出现了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严重的 一次「特大旱灾」,那场旱灾甚至比乾隆八年的「热灾」还要严重。
旱灾,常被看做一种自然灾害,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尤其是在古代,更是难以解决。
但是究其根本,除了诸多无法直接干预的客观因素之外,人为因素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因素。
在乾隆朝的历史记载中不难发现,乾隆时期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旱灾和热灾,有两方面的原因:
1、不重视水利
水利建设不仅决定着洪涝时期的水源问题,更是庄稼生长的根本,然而在修筑水利设施这一方面,乾隆处理的其实并不完善。
有史料证明,乾隆48年,国库预计拨下53万两白银,用以修筑山东境内的运河。一方面拨款53万两白银并不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利问题。
另一方面,最后实际花费了110万两,偏差如此之大,肯定是有不少银子落入了一些人的口袋之中了。
2、水土流失导致
乾隆年间,中国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为了解决庞大的人口带来的最基本吃饭问题,人们不得不纷纷开垦荒地。
尤其是那些原本属于森林、草原或其他自然生态的土地,被大规模的垦荒,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样一来,遇到洪涝的时候,没有植被固定,土壤流失,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土地肥力下降,还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遇到干旱的时候,因水土流失使得土壤变得贫瘠,无法有效吸收和储存雨水,从而加剧了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还有一点,乾隆八年的热灾之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一方面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水利问题,使得关键时刻水源很少。
另一方面,就是有官员私自屯水,控制了水源。
那时候由于天气炎热,一时间水比油贵,一些商人便派人将水囤了起来。这也是很多人被中暑离开的原因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当年年轻的乾隆帝面对如此灾难,还是做出了应有的应对之策:
他一方面派人在城门口发些去暑的草药和汤剂,一方面打压囤积粮食和水源的奸商,最终将可能的灾难缩小到了最小。
热灾之后,为了防止引发旱灾,乾隆又让朝廷拿出了救济粮,帮百姓渡过难关。
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祈雨仪式,不管是否管用,都给百姓带去了希望。仅凭这些,乾隆也不失为一代明君。
读者们,关于「 乾隆八年的北京热灾 」,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文献:
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日)田家康:【气候文明史】,马德:【气候颠覆历史】,郑大玮:【寒潮与热浪】)
往期热文推荐
点 击 以 下 蓝 字 标 题 即 可 跳 转 阅 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