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森同志是一位能力极其出众的优秀革命者,他曾在广东、贵州两地任职,为粤、黔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主政贵州期间,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盘活了贵阳、六盘水等地的经济,使得贵州迅速发展起来,慢慢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林树森是知识分子出身,他毕业于广东某工科名校,主修建筑相关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粤北某县工作,历任科、处级干部,80年代初,他获得广东省委重用,前往惠州市工作,主管经济建设、工业等部门,期间作出了不少政绩。1992年,他被调入广东省委历练,1996年又被下放到广州市政府工作,历任副市长、市长。
彼时广州刚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经济增长势头极为迅猛。但林树森觉得这样还不够,他为了进一步扩张广州的经济体量,以市政府的名义,牵头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基建项目,以增强广州的人口容纳能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羊城发展。除此之外,他还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到广州投资,强化广州的经济竞争力。
在林树声的运筹帷幄之下,广州的GDP再创新高,甚至一度超过了有「魔都」之称的上海。2002年,他升任广州市委书记,兼任省委常委,官至副省部级。而在2006年,他又被党组织赋予新的使命,那便是前往贵州主政,帮助黔地发展经济,使其尽快摆脱落后的面貌。
贵州受自然地形影响,经济发展状况极为落后,很多地区甚至还处于赤贫状态,老百姓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此前党中央曾经尝试向贵州倾斜资源,动用集体的力量建设贵州,但效果仍不明显,贵州的发展状况仍处于低迷状态。
而林树森在正式主政贵州后,并没有急着出台政策搞建设,而是先带着秘书和司机到贵州各地进行调研,考察贵州整体的发展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林树森走完了贵州所有的地市和自治州,并收获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
林树森认为,贵州之所以发展不起来,还是因为过于闭塞,缺乏与外地的交流,很多地方甚至还在搞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这样下去贵州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而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要修路,提高贵州与邻近省份的资源交换效率,如此方可破局。
在打定主意后,林树森便召开省政府工作会议,与交通部门、财政部门的领导人直接对话,商讨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具体方案。但是贵州省政府的财政状况实在有限,在公共设施修建上能投入的金钱实在不多,只能先修几条比较关键的高速公路,至于铁路还需国家进行统一规划。
2007年,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四地准备联合修建一条高铁,将西南和珠三角连接起来,以加强两地的经济交流。原本这个计划是不包括贵州省的,但林树森觉得这对于贵州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贵州必须要加入其中,甚至要将贵阳建设成高铁枢纽。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林树森先是给四川、重庆的主政官发函,希望能参加这条高铁线的建设,随后又亲自跑到国务院,一再向发改委的领导人求情,希望发改委能体谅贵州的不易,给贵州一个发展的机会。
发改委在经过集体商讨之后,同意了林树森所请,重新规划了这条横贯西南的高铁线路,将贵州也纳入其中。这条高铁为贵州带来了天大的机遇,贵州由此开始腾飞,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始发展第三产业,与此同时,贵州的有色金属与稀土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并很快形成了完整的开采、加工、销售链条,每年能创造数不清的收益。
2010年,在贵州辛勤耕耘了四年多的林树森被中组部调往全国政协工作,他自此告别了黔地的人民,告别了这片他深爱的热土。在他离开贵州的当天,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集体为他送行,以感谢他为贵州所做的诸多贡献。2013年,他正式离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晚年他回到了广东,定居于广州某干休所,过着悠然自得的离休生活。现如今,他已经年近八旬,仍旧精神矍铄,在此我们也祝愿这位同志诸事顺遂、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