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从来都不需要向谁炫耀他的荣誉,他们总是默默地从功劳簿上走下,走到自己的生活中。 所谓荣誉,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正如当年李白说的一样:「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这便是英雄模样。就像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位英雄一样。
英雄从来都不需要向谁炫耀他的荣誉:李文祥
年少参军报国,战场屡次立功
一九二五年端午,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里的一户李姓人家诞生了一名男孩儿。看着新生命的到来,李家人一半欢喜一半忧。添丁事喜,只可惜生不逢时,身在这哀鸿遍野的战乱年代。李家的长辈给眼前的男孩儿取名叫文祥。
时光一如白驹过隙,李文祥也在乱世中一天天健康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李文祥的父母也将他送去上学,也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
只可惜,李文祥家实在太贫寒,上了几年学之后,李文祥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了。那一年他才十几岁,从学堂回到家里的感觉并不美好,他刚回家帮父母干农活,那会儿总是想着学习时的样子。
李文祥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的那段时间里,正是 东北抗战 热潮爆发的时候。曾经繁荣美丽的黑土地沦丧他人之手,被可恶的侵略者践踏,很多有志青年都纷纷投入军队,以身报国。这些有志青年中也包括李文祥身边的人,他们参军打仗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李文祥。
参军打仗打动了李文祥
李文祥看他们离开家的样子,坚定又英勇,整个人身上散发着青年的光辉。李文祥也心动,身在乱世当中,小小年纪的他就看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愤怒,他不平,他痛心,他也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改变现在的局面。
他也想和那些放弃原来生活,参军报国的人一样。可是,李文祥的父母却并不这么想。在这个乱世当中,当个普普通通的百姓,活着都已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就更不要说到军队里去打仗。父母之爱,只希望他能够平安健康地度过这一世,至于所谓理想抱负,都没有眼前人活着重要。
虽然自己的父母百般阻挠,但是这都没有动摇李文祥要参军报国的心。之前在学堂的时候,先生就教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不想在乱世中苟且活过一生,他有一腔热血,一身抱负他应该去军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生长的地方,他不能不去。最终,李文祥的父母也被儿子这一份毅力和决心打动。二老看着离家远去的儿子, 他们不知道下一次和儿子再见面是什么时候,他们只能在心中祈祷自己的孩子在战场上活着归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李文祥参军入伍,李文祥正式成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五团的一名军人。在部队里的每一天,李文祥都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离家来到部队的最初愿望。上阵杀敌,保卫国家。
自己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是哪怕多杀一个敌人,都能够多增加一些我军的胜利希望。怀着这样的想法,在战场上,李文祥总是那个把自己的生死抛之脑后,冲在前线的人。
他参加了 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平潭岛战役 等著名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在前线。李文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击杀了很多敌人,多次荣获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还拿到了「战斗英雄」的称号。
李文祥获得「战斗英雄」的称号
荣誉都是给别人看的,在战场上经历的痛苦,生死一线才是自己永远也忘不掉的。在淮海战役中,李文祥和他的战友们已经奋战了六个白天和黑夜了,但是两军依然胶着。
然而就在这战局焦灼的情况下,解放军在物资运输上又出了些问题,后勤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李文翔和他的战友们只能靠着喝凉水嚼生麦这样的方法填饱自己的肚子。
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攻打上海时,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又胶着在一起,双方死死缠斗,战况难分上下。这个时候, 是李文祥藏在了一堆尸体中,等待时机,果断炸毁地堡,为我军战斗胜利争取到了关键的条件。
而对于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经历,李文祥却从未向任何人吹嘘过。在战场上,李文祥想的也只有如何杀敌,他始终认为,一个战士在战场上所忍受的所有痛苦都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忍受痛苦。
杀敌报国
积极响应号召,带领村民致富
一九五六年,李文祥要离开了他奋斗过九年的部队,以军队干部的身份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公司工作,那一年,李文祥三十来岁。
二十三岁就参军入伍,这一呆就是九年。在过去的九年中,李文祥一心扑在如何消灭更多的敌人上,这也让他一直没有遇到可以和他相伴一生的人。转业后的第二年,李文祥遇到了陈宝珍,一个可以和他相伴一生的姑娘。
李文祥婚后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不乏幸福。但是,军人出生的李文祥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少了些什么,具体少些什么他也说不上来。他只是觉得没有当年在军队里的那份热血了,生活之余,他还有些怀念。
一九六二年正是国家三年经济困难的时候,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让粮食和副食品出现全国性的短缺。形势所迫, 国家号召大家下乡务农,主要是想让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这其中就包括到了各大干部。
国家号召大家下乡务农
下乡务农,看上去是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却是身份和环境的巨大转变。一下子从一个干部转变到农民,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都是一件「不可思议」事情。所以,当政策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犹豫了。
虽然,大家都是吃过苦的人,好多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也是个农民。但是,如此突然的转变毕竟也不是件小事。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文祥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正当同事们都觉得惊讶的时候,李文祥却不以为然,语气坚毅地说: 「共产党员应该听从国家号召,群众饿肚子,干部有责任!」 李文祥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干部身份而有任何的犹豫。
在他眼中,干部的身份也是党给予的,自己理应在共产党需要自己的时候,为党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就像他在一九四九年渡江战役前夕入党时的入党宣言「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一样。
共产党员应该听从国家号召,群众饿肚子,干部有责任
李文祥始终都觉得自己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然后才是所谓的干部。在报名下放支农之后,李文祥之前觉得自己生活中缺少的那个东西又回来了。原来,李文祥觉得自己缺少的就是能继续为党做贡献的感觉。 在离开城市去乡下的路上,李文祥觉得身心舒畅。
回到河南老家之后的李文祥,开始了他的支农生活。李文祥发现,因为自然灾害导致全国性粮食短缺,好多村民都吃不上饭,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当时的情况让李文祥感到很着急,身为中国共产党员,他不能看着村民饿肚子。然而事实上,当时他自己也是一贫如洗,他和他的妻子陈宝珍也同样吃不上饭。
就和当初在战场上打仗一样,李文祥从来都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始终铭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县老家的土地铺满盐碱,一片贫瘠,根本就不适合种粮食。李文祥看着眼前的土地,感到了肩上的压力。但是,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因为压力和困难就轻易放弃的。李文祥说: 「我就不信,改变贫穷比攻城打仗还难!」
李文祥就像是长在村里的土地上一样,他每天就对着这些盐碱地琢磨怎样才能让粮食增产。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当时县里号召大家引进黄种稻。水稻适合在水多的地方生长,而李文祥的老家北街村正好就在背河洼地,水洼众多,十分适宜种黄种稻。
李文翔和他的妻子陈宝珍一起,凭借着之前在福建的种水稻的经历,带大家挖渠引水,修整水田。 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的一样,在李文祥的带领下,第一年,北街村就有了每亩地一千多斤的好收成,比原来的产量翻了五倍不止。
在李文祥的细心指导之下,农村的粮食产量果然有了提高,村民们的温饱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生活也有了不小的改善。 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活也有了改善,村民们纷纷盖起的新房。一时间,村里焕然一新,别有一番模样。
农村的粮食产量果然有了提高
看到眼前的景象,李文祥虽然满心欢喜,却又觉得不满足。除了生活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李文祥还想看到自己的村子更好。他想要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在日后的日子里,李文祥依然尽心尽力地为北街村的建设出力。
村里干什么事他都冲在前面,为大家起带头作用。村里修建养殖场,他就捐出盖房子的木料;村里要建学校,他就第一个捐款;村里的种植结构需要调整,她就出钱购买设备;村里要修路的时候,他也是第一个捐款。
事实上,李文祥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些拮据。但是,在北街村需要他的时候他从来都不退缩,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甚至连村里的那些贫困户,他都会尽自己一份力量帮助他们。
李文祥的老家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在在黄河故道上,是有名的黄泛区。李白有诗云:「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由此可见,黄河河水波涛汹涌,气势恢宏。每一次黄河水泛滥,都会给村子里的村民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减少这份损失,李文祥带领大家修建水渠,出了不少力气。
然而就在村里的村民们都纷纷住上了新建的房子,温饱都得到了解决的时候,李文祥还和他的妻子陈宝珍住在一处四处漏风的破庙里。 村子里的村民们是渐渐富裕起来了,可是李文祥还和之前一样一贫如洗。直到一九八三年,李文祥才盖了属于自己的三间平房。
朴实的李文祥夫妇
珍藏所有荣誉,从不麻烦国家
李文祥是国家的功臣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他却从来不拿自己的荣誉说事。在他回到北街村后,在北街村工作的十几年中,李文祥从未和任何人提起他的荣誉,他的战功。
村里的村民都认为李文祥只是一名普通的复员转业军人,知道他是个好人,从来不知道他曾经获得过怎样的荣誉。
从福建回到河南老家的时候,李文祥把自己所有的荣誉战功都封存在了一个小布包里。如果不是二零一一年一月河南省委书记 卢展工 在濮阳市范县下乡,看到李文祥年轻时的照片,或许这些荣誉都会随着李文祥一起离开。
那天,卢展工偶然与李文祥相遇。卢展工看到李文祥年轻时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李文祥一身军装,身姿挺拔。看着眼前八十六岁的李文祥,卢展工猜想眼前的这位老人应该是一位抗战老兵了。
于是,卢展工就着这张旧照片向李文祥发出了疑问。此时,李文祥老人缓缓地从抽屉中拿出了一个破旧的小布包,往桌子上一放。 我敢说,在打开这个布包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小破布包里面装的是如此多的代表荣誉和战功的勋章奖状。
荣誉一身的李文祥
1949年1月颁发的淮海战役纪念章、1949年4月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1951年9月出席第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纪念章、1954年2月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发纪念章、1956年5月颁发的1945~1950年解放奖章……
金属之间碰撞发出的声音格外悦耳,在场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奖章震惊了,唯有李文祥老人一脸平静。
不为所动的李文祥
半个世纪过去了,特等功臣的事迹终于被不在尘封。那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奖章,不因岁月而褪色反而更加耀眼夺目。那些代表着无上荣耀的奖章在沉睡了几十年之后,再一次闪耀在世人面前,那是一位英雄的战歌和回忆。
「非常高兴河南省又涌现了一位先进典型,又有了一位值得领导干部、复转军人和广大党员、人民群众尊重和学习的光辉榜样,又有了一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优秀代表。的确,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典型、模范和榜样了。」 卢展工深情的说道。
李文祥老人的事迹一经报道,就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赞美,惊讶蜂拥而至,像李文祥老人用了然而李文祥老人却显得十分平静, 他说:「显摆那干啥,好多战友命都没了,比起他们,我还有啥不能放下?」 他一直是这样,经历的比谁都多,看得又比谁都清楚。
战争夺去了战友的生命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李文祥老人的生活也并不富裕,甚至还有些艰苦。但凡他在自己生活艰苦的时候,向政府拿出自己的这些奖状,他都会过得更好。但是,他没有。
李文祥老人连国家给自己最基本的待遇都不愿意接受,更不可能用荣誉去向国家换取什么。 他这一辈子,最怕就是麻烦别人。
在大家都纷纷被李文祥老人的事迹感动,十分关心李文祥老人的身体情况的时候,他自己却很后悔把那包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了他获得的荣誉。他觉得媒体这样报道自己,大众这样关心自己是给大家添麻烦了。
「不该啊,那天见到卢书记,我真不该把那包东西拿出来,不该惊动领导,给大家添麻烦了。」不给国家添麻烦,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李文祥老人用他的一言一行向大家证明了一个党员是如何不麻烦,组织不麻烦国家的。
李文祥一言一行向大家证明了一个党员是如何不麻烦,组织不麻烦国家的
早在一九九八年的时候,国家就要为李文祥老人翻修住所。那时候,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心线工臣行动」,也就政府为革命工程新建或者翻修原来的住所。
李文祥的老家濮阳市范县民政局在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后,确定了范县内九十多位革命老功臣的名单,其中就包括李文祥老人。但是,当民政局的人来到他家的时候,李文祥却一口回绝了民政局的好意。
他说:「我的房子一不透风,二不漏雨,还能住。咱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一九九八年的李文祥老人都已经七十三岁了,他所住的房子也十分简陋。直到二零一一年年初,李文祥老人的房子还是和几年前一样没什么大变化。范县民政局决定,换一种方法。
范县民政局开展「敬老工程」,专门安排李文祥老人去濮阳市里体检。在李文祥老人离家开会的这三天里,范县民政局的人抓紧为他的旧房子翻修。 回到家的李文祥老人,发现自己的旧房子换了一个模样。
李文祥回来发现家里的旧房被粉刷得焕然一新,老人看着拥有卫生间和厨房的配房,新装的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和取暖设施却并不高兴,甚至还有些生气。 「早知道你们这样弄,我就不出去了。」
与其说李文祥老人是生气了,还不如说李文祥老人是心疼国家。还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国家的关心。他始终觉得,自己不需要国家如此关心,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挺好的。
好多人在了解到李文祥老人的事迹之后,除了对老英雄深感敬佩之外,也忍不住疑惑,为什么这位老英雄能有这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情怀。
这种情怀,早已经超越了奖章本质。这种情怀,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时刻铭记自己身份,从心底发出的。我总觉得,用语言去形容这样的情怀太过苍白,总不准确。
在了解到李文祥老人的事迹之后,我惊讶到说不出话来,心中唯有敬佩二字。岳飞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不在乎功名利禄,一心报国。说起来,李文祥与岳飞相比也不逊色丝毫。
李文祥与岳飞相比也不逊色丝毫
李文祥老人到离世的时候都没有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他一直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放弃或者是改善在河南老家清贫的生活。
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曾先后两次到范县找到他,告诉他:「组织上恢复你的干部身份,落实你的生活待遇,可以马上返回工作岗位。」
面对这样的机会,李文祥总是拒绝。他总是以「我在这里生活得挺好,不用麻烦组织了。」为借口,婉拒组织的好意。甚至连他自己老党员补助费,他都拒绝去申领。 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李文祥还在范县民政局组织的两次排查中,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情况。
自己的事迹被报道出来,面对铺天盖地,蜂拥而至的赞美,李文祥老人就是这样淡淡的说道:「我生长在黄河岸边,我永远是黄河的儿子。」
入党时的那句誓言,成为了李文祥老人一生的信仰。在李文祥老人精彩的一生里,那句「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始终像是灯塔一样,指引着李文祥老人前进的方向。
【免责声明】: 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