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职场

孔子识人三法:行为、动机、志趣

2024-07-20职场

【吕氏春秋】中 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 楚昭王想聘 孔子, 然后 孔子带领众弟子前往楚国答谢楚王好意。在路过陈、蔡两小国时,受小人挑唆,被困 于此处 很快,他们 身上所带的粮食都吃光了,七天七夜都没吃到 米饭,仅靠野莱充饥。

颜回心疼师傅,想让师傅吃上米饭,这日行至 处,见到前方炊烟袅袅,颜回便让众弟子和师傅先歇息一会,自己去找百姓乞讨 百姓可怜他们的遭遇,给了他一些米,颜回带回讨来的米,赶紧拾柴燃火,准备煮给师傅吃。

饭快熟时,从锅里飘出阵阵香气,孔子躺在马车上,闻到了饭香味,稍稍有了点精神,便起身朝锅边望了一眼,这一望又让孔子的心凉了半截,因为他看见最喜爱的弟子颜回抓起一把米饭正在往嘴里塞。孔子假装沒看见,继续躺下。但是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非常鄙视颜回。这是他的弟子吗?这还是仁义贤良的颜回吗?

饭熟后,颜回首先盛起一碗,恭恭敬敬地端给师傅,然后将剩下的饭分给众弟子,自己却不吃,坐在一边。孔子心想:是不是他自己提前吃饱了,然后装高尚。

孔子不好当众点破他,便找了个借口对颜回说: 「刚刚在睡梦中,我梦见了我的父亲,我想拿这碗饭祭祀一下先人。颜回忙阻拦道:师傅不可,饭已动过,不能祭祀先人。刚才煮饭时有烟尘落在了饭里面,丢掉实在太可惜了,我便抓出来自己吃了,动过的饭怎能祭祀先人呢?

孔子听后才知道自己误会颜回了,很是愧疚。孔子 于是 将众弟子召集起来对他们说: 「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晴,但即使亲眼见到的也不能全信,还要调查研究,才能够弄清楚事情的全貌;人所依靠的是自己的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学生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俗话说 :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自古以来, 真正 认识一个人 往往是非常 不容易 的,尤其是陌生人。 进入 工业化社会 后,如何看人 辨人 观人, 成了 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能力。

对于怎样 「识人」,孔子总结 个方 叫做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通过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对一个人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步:视其所以,看他做过的事;

第二步:观其所由,观察他做事的原因;

第三步:察其所安,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所在,安于什么。

第一步是观其行为和方法。如果一个人看起来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表面装诚恳而又不讲信用。对于这种人,孔子也不知道该怎么相处,唯一的方法就是马上远离。

第二步 看他做事的动机。外表花言巧语,工于辞令,说的 往往 天花乱坠 对于这种人, 他的动机 往往就 是错的、虚的, 因此 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与之相反,那些语言质朴、说话不多、言出必行,从内心出发、真诚做事的的人,往往才是仁。 我们与人相处,首重 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第三步是看他的内心。也就是看这个人做什么事最安宁、最舒坦,这隐射的往往也是一个人真实的价值观。只有真实认清勒这个人,你再来决定要不要交往。

孔子教会我们的识人三步走就是,观其行、洞其由、察其安,即由外到内地获得对方的行为、动机、价值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