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职场

在单位里,被人欺负时,要把事情闹大,他们就是赌你会沉默,你会明白,当你有了不起的能力,内核稳定,破局就有:借力借智借势。

2025-01-13职场

大家好,我是一阶;期待您的关注。↓↓↓

读者故事/一路长:

老友约我吃饭。

说是想跟我聊聊工作上的事。

她在县城单位上班,平时话不多,做事踏实,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老实人。

我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遇到烦心事了。

喝了口茶,她说自己最近被同事排挤,同组的一个老油条,总是把活推给她干,自己就在办公室玩手机、嗑瓜子。

领导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

我问她,你是不是一直忍着?

她点点头,说觉得闹起来不好。

我笑了,在单位事过了,沉默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是火上浇油。

那些欺负人的老油条,最擅长的就是看人下菜碟,他们精准地判断谁会忍气吞声,然后变本加厉。

想起前两年,我另一个朋友在教育系统就遇到类似的情况,主任总是让她顶替别人的课,美其名曰"你年轻,多锻炼锻炼"。

她每次都默默接受,结果越来越多的课被安排给她。

直到,她在教职工大会上当众提出这个问题。

整个会场一片唏嘘。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主任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把多余的课时收回去了,还开始处处维护她。

这就是典型的以静制动变成以动破静。

我问老友,你应该知道为什么领导不管这事吧?

她摇摇头。

我说,因为你不吭声,等于默认了这种状态,领导也就觉得没必要多事。

在单位内,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忍让是美德,是在积累好印象。

错了。

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职场规则的误读。

单位最讲规矩,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要把规则摆在台面上说。

我给她支了个招:下次开会,你就直接问问领导,咱们科室的工作分配有没有具单位度?该怎么界定个人工作量?

把私下的不满转化为公开的制度讨论。

这招叫借势。

还可以去找工会,反映基层管理问题。

这叫借力。

更高明的做法是,平时多跟其他科室的同事交流,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

这是借智。

她听完,若有所思。

我接着说,在单位工作,最重要的是确立自己的边界感,而不是一味地退让。

那些欺负老实人的,其实内心也是怂的,他们最怕的就是对方突然"变性"。

记得我在机关工作时,就见过一个案例。

一个女同事,天天被安排打扫卫生,端茶送水。

直到有一天,她去找了分管领导,把这事原原本本说了。

领导一听不得了,这不是在搞不成文的等级制度吗?

第二天,科室里就出台了值日表。

从这以后,再也没人敢使唤她了。

老友说,可是这样会不会得罪人?

我说,职场里没有不得罪人的处事方式,关键是你得罪的是不讲理的人。

这种得罪,反而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在单位内,混得好的人,都不是老好人。

他们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说不,在关键的时候亮剑。

这种人,往往反而能得到领导的器重。

因为他们展现出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以为的忍让是在积累好印象,实际上是在透支自己的职场尊严。

我举了个例子。

县里有个部门的副主任,就是靠着不好惹的形象,反而坐稳了位置。

别人给他安排额外工作,他就直接说:这个不是我分内的事。

一开始,很多人说他不懂配合。

但时间长了,大家反而摸清了跟他相处的边界,工作反而更顺畅了。

所以,在单位这个讲规矩的地方,恰恰要用规矩来保护自己。

把私下的较劲变成公开的制度讨论。

把个人恩怨上升到管理层面。

这就是所谓的借力借智借势。

老友听完,眼睛亮了起来。

我知道,她懂了。

有时候,职场中的突破,不在于你多能干,而在于你敢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

那些仗势欺人的人,最怕的就是你突然不再沉默。

因为他们赌的,就是你的忍让。

一旦你反击了,他们反而会退缩。

看似打破了平静,实际上是在重建更健康的秩序。

有时候,改变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换个思路。

把忍让变成反击,把私事变成公事,把个案变成制度。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 「赞」 或者 「在看」关注 吧。 ↓↓↓

公众号的推送算法改变,建议 置顶标星 ,否则可能收不到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