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
汽配圈
| 投稿\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juyou18611756963
2024年開年,不少汽配商將希望看向海外,將汽配出海奉為應對內卷,突破發展的上策,然而,很多人腳步還沒邁出去,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海外的阻力。而一部份已經邁出去了的人,此刻也焦慮重重,因為最近國際政治局勢更加的風起雲湧,各種影響生意的不確定因素加重。以下盤點近期國際上發生的事件,以及它們對汽配出海的影響。
作
者|虹 月
圖片|網 絡
一
美國政界「圍堵」,中美汽車貿易戰走向不明
今年2月,美國啟動了一項調查,旨在評估中國電動汽車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實際上,這是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在美崛起的焦慮反應。
自從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之一,尤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發展迅速,美國就感受到了「威脅」,認為中國給美國汽車產業帶來挑戰。
目前,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關稅是27.5%,美國參議員又在最近建議將關稅提升至100%,
這幾乎等同抵制、禁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
至發稿日,加征關稅之事尚未落定。
這場中美汽車貿易戰盡管主要針對的是電動汽車,但對汽配出海可能產生影響,有以下幾點:
01
貿易壁壘增加: 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導致貿易壁壘增加,包括關稅提高、配額限制等,使得汽配出海的貿易環境更加復雜和不確定。
02
市場份額變化: 隨著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加劇,市場份額可能發生變化。某些汽配企業可能會因為貿易限制而失去一部份市場份額,或者需要調整市場策略以適應新的貿易環境。
03
成本壓力增加: 貿易摩擦可能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增加等,從而增加汽配出海的成本壓力。企業可能需要尋找替代供應鏈或者調整定價策略以應對成本上漲。
04
技術轉移和合作加強:
為了規避貿易壁壘和提高競爭力,汽配企業可能會需要加強技術轉移和國際合作。這可能包括與本地企業合作生產、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措施,以提高產品的適應力和競爭力。
二
美日菲升級挑釁,離間中國與東協合作關系
4月12日,美國、日本和菲律賓領袖召開三方高峰會,會議內容涉及安全和經濟議題, 包括聯合巡邏、美日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台海安全和關鍵產業供應鏈合作等等,強調三國將在經貿投資、軍事安全以及地區事務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這是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推進「小多邊」的戰略布局,旨在服務於鞏固美國為中心的軸輻同盟體系,另一重要作用是離間中國與東協愈趨緊密的合作關系。 可以預見,「小多邊」機制將進一步攪動復雜而微妙南海局勢,對汽車行業出口產生以下可能的影響:
1、地區政治緊張: 美日菲聯合海軍巡邏將加劇南海地區的政治緊張局勢,導致貿易環境不穩定,對汽車行業的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如果與南海有關的國家實施新的貿易政策或關稅。
2、航運路線安全: 南海是全球重要的航運路線之一。如果聯合巡邏影響了南海航運路線的安全或自由流動,汽車行業的出口物流可能會面臨延誤或更高的成本。
3、貿易夥伴關系變化: 聯合巡邏可能導致一些國家,包括東協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調整其貿易夥伴關系,這可能影響汽車出口的市場。
4、市場準入限制:
「小多邊機制」可能導致中國與東協之間的合作關系受到破壞,中國汽配產品在東協市場的準入可能會受到影響,包括加強對中國汽配產品的關稅限制、配額限制等,使得汽配企業出海東協市場更加困難。
5、市場份額壓力: 如果中國與東協的合作關系受到疏遠,其他競爭對手可能會填補這一空缺,競爭壓力可能會增加。汽配企業可能需要面對來自其他國家汽配產品的競爭,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
三
伊朗介入巴以沖突,中東局勢升級更復雜
4月14日淩晨,伊朗首次從本土直接襲擊以色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和無人機,
同時,伊朗的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和葉門胡塞武裝也加入到了襲擊的隊伍中。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力量,公開力挺巴勒史坦,使得中東地區的局勢更加錯綜復雜,未來充滿了變數。
中東市場被視為中國汽配出海的「藍海」,戰爭升級,對出海產生重大影響。具體如下:
1
地區穩定性受挑戰: 伊朗介入巴以沖突可能加劇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地區穩定性受到挑戰,進而導致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影響汽配出海的預測性和穩定性。
2
運輸通道安全性下降: 戰爭升級導致區域內某些運輸通道的安全性下降,例如海上運輸通道或陸路運輸通道,這將增加汽車零部件的運輸風險和成本,對汽配出海造成不利影響。
3
貿易關系調整: 中東地區各國可能會因為伊朗的介入而調整其與伊朗的貿易關系,這可能會影響汽車零部件的進口和出口情況,對汽配出海造成變化。
4
供應鏈中斷風險: 若沖突升級為全面沖突或戰爭,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增加,汽車制造商可能面臨來自中東地區的供應鏈中斷,影響汽車生產和出口。
5
區域經濟不確定性增加: 伊朗介入巴以沖突可能導致中東地區的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這可能影響汽車銷售和消費者信心,進而影響汽配出海的需求。
相關企業應密切關註中東地區局勢的發展,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減少可能的風險和影響。
四
歐洲港口變成「停車場」,牽連汽配出海
近日,【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制造商向歐洲發送的電動汽車數量遠超市場需求,導致數千輛汽車滯留在港口停車場,
部份汽車停放了長達18個月,引發港口營運商不滿。不少國內外行業相關人士指責中國電動汽車「產能過剩」,但中國商務部長否認了這一指控,認為可能是由於俄烏戰爭、罷工等影響,缺乏足夠的卡車和司機將車輛從港口運往內陸經銷商,導致汽車滯留。
(圖截自:環球網)
不管怎樣,中國汽車在歐洲港口遭遇的尷尬局面,引發了業界對於供應鏈問題的擔憂。與2023年同期相比,中國制造商向歐洲出口的汽車數量增加了58%,
其中大部份運往比利時、英國、德國和荷蘭的海岸,滯留港口現象的背後,有中國汽車制造商自身戰略失誤的原因,也暴露了歐洲汽車市場對於中國品牌接受度不足的現實。
對於汽配出口來說,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運輸延 誤和成本增加:
歐洲港口因停車場情況而導致貨物裝卸和運輸延誤,這會增加汽配出海的時間和成本。長時間滯留在港口可能導致貨物無法按時送達目的地,影響供應鏈的流暢性。
2.供應鏈緊張:
港口停車場情況可能導致供應鏈緊張,使得汽車制造商和汽配企業難以及時獲取所需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這可能影響生產計劃並增加庫存成本。
3.訂單滯留和取消:
由於港口停車場情況導致運輸延誤,可能導致汽車制造商取消或調整訂單,或者尋找其他供應商。這會對汽配出海的訂單量和收入造成直接影響。
放眼全球,汽配出海是巨大機會,但也深受地緣政治、國際關系、供應鏈變化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瞬息變化,出海者且行且謹慎!
END
近期熱文
供稿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