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維舟
本來已經深陷考試地獄的中國孩子們,現在又多了一項考試: 美育中考。 唱歌、跳舞、繪畫這些,原本倒也不失為陶冶情操、課余放松一下的活動,如今在很多地方成了中學生每天要在小程式上打卡上傳相應活動視訊的任務,不然要扣分,以此督促你必須完成。
公平地說,美育考試的出發點倒也是好的: 和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相比,美育、體育確實是中國教育體制明顯的短板,近年來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20年10月出台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說得很明白,推進美育有重要意義:「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設想是好的,但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時,不必意外,那就是發明了一項新的考試:各地陸續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分值從10分到40分不等。 在考試指揮棒的威力之下,老師、家長和學生們哪怕只是為了分數,也得認真應對,畢竟有時1分都能定生死,這麽多分能不重視嗎?
【美術老師的放羊班】劇照
問題在於:如果說美育原本旨在培養孩子「熱愛生活」「釋放天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現在的美育考試卻好像與這個初衷背道而馳。 想想就知道,你原本倒是喜歡唱歌跳舞,但要是這成了每天必須打卡的任務,最後還要背誦標準答案的考試,你還會那麽喜歡嗎?
正因此,日前一篇流傳甚廣的【美育中考,你好像對美育一無所知】開篇就質問:「誰發明的美育中考?我想,如果這些正在苦苦參加美育中考的孩子不用參加這個美育中考,他們也許有了更多時間走進大自然,看花看天看美景,聽歌聽曲聽相聲,欣賞各種各樣美的東西,美育境界又能提升一大截。」
網上還有人嘲諷,美育不是靠這麽培養出來的:「美在存在於音樂、繪畫、舞蹈之前,首先存在於生活裏的點點滴滴。而一個孩子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中間馬不停蹄上課做作業預習復習訂正考卷,下課10分鐘不讓隨便動,放學後可能還要被加幾個課外班,周末也不見得能放下書本真正享受一次生活,然後這樣過了9年,你突然跟他說‘我們要做生活的優雅者,所以你要考個美育哦!’」
【幸福二重奏】劇照
雖然有人揶揄這是「除了考試,想不出其他育人方法了」, 但也有老師跟我倒苦水:「國內就這樣,你如果不納入中考,就沒有家長和學生重視,根本不當回事;但你如果納入中考,就又可能引起許多抱怨,真不知道要怎麽辦才好。」
這確實是一個死結。國內當下的中學教育完全以高考為導向,一切都是為了拿分,我們都經歷過,像美術、音樂、體育這種「不考」的科目,沒人會重視;現在則相反,納入考試之後,重視倒是重視了,但很可能又不是教育家們真正想要的那種重視。
應該說,問題的根本不在於不要考試,而在於是什麽樣的考試,又想要培養、選拔什麽樣的人才。 至少從理論上說,美育納入考試,可以讓那些藝術特長生獲得一點補償: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原本可能被埋沒,但現在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和師長們表明,這也是很有價值的。然而,這就涉及到制度設計層面: 現在的美育中考能確保這些優秀的藝術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嗎?
【米小圈上學記】劇照
有一點不可否認:美育是難以靠死記硬背灌輸的,那原本就需要激發人內在的自發性,不可能靠統一的標準化答案來培養。德國劇作家席勒在兩百多年前就主張,創造藝術的欲望不過是人們渴望遊戲的表現,同時也是對自由本身的實踐。 從這一意義上說,美育考試讓學生們耗費時間應付,規定一個框框來把個體自發、多樣、靈活的創造力框死,這恰恰是在扼殺美育。
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的教訓。歷代的武舉考試,乍看是在選拔培養軍事人才,然而至少到晚清,其考試科目已經完全不足於達成這樣的目的。正如諶旭彬在【大變局】一書中指出的,當時武舉考試的諸多名目已經和時代需求脫節,既不是精通軍事知識的,也非精通格鬥的,也不懂外語、航海、駕駛等技能,對提升清軍的戰鬥力沒有幫助,「這種高難度只是一種無意義的門檻設計」,最終也就是給士子們一個進入體制的路徑,讓他們服從於政治需求。
從這個邏輯上說,如果真要培養美育,那就需要反思現行教育能否有助於美育的實作,又應該怎麽做。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總是不自覺地帶有道德化、標準化的底色,美育也不例外——它是用來「純潔道德」並「陶冶情操」的,這就意味著,「美」首先應當服從於道德,而這勢必就劃下了紅線,規定了標準答案,因為道德判斷是一元的:「不道德」的當然就是「不好」的,那麽與「正確」不同的自發創新,也就很容易被看作是錯誤、低劣和醜陋了,創造力就此被不斷規訓,一點點喪失。
【加油媽媽】劇照
多年前,我家老大剛上幼稚園時,有一次在家畫馬,他說:「我不會畫。」我當時沒多想,但我妻子是插畫師,她一聽就很警覺,因為她說:「孩子是沒有‘不會畫’這種念頭的,說‘不會畫’,勢必是有人告訴他‘這個你應該這麽畫,別的畫法都是錯的’。」於是她去跟幼稚園老師說:「我家的孩子畫畫,請不用指導他,讓他隨便畫就好了。」
這些年來,不時有人說我家兩個孩子有藝術創造力,好奇是天賦還是「教得好」,天賦恐怕也談不上,而我家裏其實也沒怎麽「教」,因為我們從不幹預他們,更不會規定他們要怎麽畫畫,只是給他們創造一個環境,從小接觸繪本,紙、筆、顏料都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想畫的時候隨時就能畫,但如果他們不想畫,那也隨他們。孩子需要的不是每天打卡,而是順從其天性的引導。
一位從事藝術教育的大學教授曾和我說起近年來的一個新現象:以前是鄉野的孩子身上有某種非主流的創造力,因為他們往往沒有受到嚴格科班訓練的束縛,帶著某種旁逸斜出的 「野性」, 不少人因此成就大器;但現在卻反過來了,隨著教育的普及化,鄉下學生也都被訓得規規矩矩, 反倒是城市裏的孩子,家長還能有意識地保留、培養他們個人化的創造力。
【美術老師的放牛班】劇照
美育當然很重要,但這卻很難靠標準化的考試來驅動,而需要日常就讓孩子多一點自由空間,帶他們去感受美的事物,在美術館、音樂廳沈浸在其中,容許他們的天性自由舒展,發揮他們的個性,尊重每一個不同個體的感受。
乍看起來,這好像沒什麽用,這種「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正是中國社會一貫排斥的。我在一次教育訪談中遇到一個初中女孩,看上去有點畏畏縮縮,她很喜歡跳舞,卻不敢告訴父母,因為「我爸肯定不會同意的」;她的同學已經上了不止一年舞蹈課,落落大方,她說舞蹈老師就一直教導說要自信地舒展肢體。
【摩天大樓】劇照
也就是說,真正的美育,勢必要落實到對個體自發、自由、多元的尊重上。 心理學家高登·奧爾波特在分析社會價值觀時早就發現:「審美價值觀(在寬容群體中得分最高,在偏見群體中得分最低)代表著對特殊性的興趣。它意味著生活中的所有事件——無論是日落、花園、交響樂或者是一種人格——都作為其本身而被欣賞。審美的態度不是分類的,每一種體驗都作為獨立的經驗而具有內在價值。持有審美價值觀的個體是個人化的。當他遇見某人時,他會將其作為一個人,而非一個群體的成員來進行評價。由於偏見群體很少持有這一價值觀,而寬容群體則很大程度上傾向於該價值,這個發現具有指導意義。」
這也提醒我們,美育為什麽重要: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尊重差異、對個體和特殊性感興趣,那麽整個社會就會慢慢很自然地導向文化多元,更能容忍、欣賞和鼓勵創新,這不是標準化,恰恰是個人化,而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寬容,才能打破各領域千篇一律的沈悶局面,更好地發揮14億人的創造力。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同同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