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一場「南方小馬鈴薯」引發的嬌妻文學狂歡

2024-01-24情感

我有個小姨,自己喝飲料的時候瓶蓋子哢哢開,只有在男朋友面前,才會 「啊哦,我打不開」。

😂 據說這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調情方式。

這種互動,甚至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愛情的模版」。 如果不表現出自己「需要被照顧的一面」,她不知道「怎麽才能感受到愛」。

心理學讀者朋友們,這裏有個老問題: 如果女性必須要透過示弱才能被愛,這意味著什麽?

這個問題,與前陣子風很大的東 北旅遊「嬌妻文學」 異曲同工 之妙。

「爾濱,185,性別男,寵南方小馬鈴薯」

「哈爾濱確診性別男,討好型人格」

不管是在資本化的消費語境中,還是實打實的親密關系裏,許多人對這樣的「陳詞濫調」感到熟悉:

女性被放置在需要被照顧的位置上,男性被放置在一種照顧女性的位置上,以此來迎合一種性緣指令碼。

作為女性,你需要展現出柔弱和不足,或是扮演一個需要被哄、被呵護的小女孩。 說話用疊字,吃飯用寶寶碗,以前會的也「突然不會了起來」。 於是, 男人恰當地展示 了他的男子氣概,他扮演了一個充滿保護欲的、強壯的爹,實作某種「沒 有我你不行」的幻想。

在文化研究中,這種現象有一個對應的術語叫 成年女性的童稚化(infantilization)。

它描述了一類 古老的現象:社會文化總是透過某些特定的 語言、服裝、舉止來使成年女性看起來很幼稚。

這種 脆弱、順從、猶豫和孩子氣,甚至被等同於 ⼥性 特質」。 在許多意義上, 今天的「⼥性化」可能意味著幼稚 Jhally, 2009)

今天與你聊聊,成年女性的童稚化的 3 種表現。

01

沒有肌肉,也沒有毛發的理想身體

這是一組很出名的廣告照對比。

圖中模特是南韓花滑運動員金妍兒。在成片中,她的小腿肌肉被 P 沒了👇

網友嘲諷道, 啊,這就是媒體所暗示女人應該成為的樣子: 纖細、瘦弱、沒有攻擊力。

我們可以很容易感受到,刻板審美對女性身體形態上的童稚化要求。

廣告研究發現,女性更常被描繪成童趣十足的形象,比如她們經常需要擺出昂頭、屈膝的姿勢,擺出 微笑、嘟嘴或孩子般的表情 (Nam 等,2011)。

與之相呼應的還有對女性體毛的態度。

女性體毛常常被認為是「惡心」和「不女性化的」的。 2019 年,Nikewomen 用了一個有腋毛的女模特,就曾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如果你要約會,記得刮幹凈腿毛」。

然而, 消除體毛不僅 是一項又 時間又費錢 的性別勞動, 「無毛的身體」本身 暗示的是 一種未成年 的女孩身體,它給出了美的標準: 童稚化。

研究者 Susan R Seem和M.Diane Clark 指出:腋毛、陰毛,甚至臉部毛發的生長,都是女性邁入成熟期的標誌。許多人並沒有將健康成年人的某些特征歸因於所謂的健康成年女性。

這種關於美的定義,樹立了女性吸重力的原型,並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人們對美的感知。 同時 這種讓女性 看起來 很幼稚的 方式,也 可能 加固 女性 「天然純真、具有依賴性 」的刻板印象

所以,為了避免遭遇人際排斥, 一些女性 也更容易「主動表現得幼稚」以此來融入關系 (Sinclair 等,2005)。

02

被「禁止成年」的女人

童稚化不僅局限於外表,還滲透到社會對女效能力的內隱偏見中。

如今女性即便 30 多歲了, 也依然被稱為「女孩」的現象十分常見。 很多人覺得這是稱贊,畢竟是誇你年輕嘛!

但在職場上,諸如女孩,小 XX 等「孩子氣昵稱」的不當使用可能會影響女性「值得被嚴肅對待的程度」。

Chelsae(2013)曾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她虛構了一個職場女性角色 Erin,測試當她被分別稱作「女性」「女孩」「人」的時候,人們對她的印象有什麽區別。

被試們得到的指令碼如下:

Erin 是一個 26 歲的女人/女孩/人,兩年前大學畢業。目前,她在一家報社工作,在那裏她以「新手作家」的身份撰寫文章。作為一名學習政治的女性/女孩/人,Erin 喜歡寫政治類報道,並對大選季感到興奮。除此之外,Erin 喜歡在天氣好的時候去徒步,天氣不好的時候就看電影。她喜歡和朋友們去電影節和演唱會,其他興趣包括聽音樂、繪畫和閱讀政治史。

研究者發現,如果被試的性別歧視程度較高,ta 們傾向於認為: 作為「女孩」的 Erin 更像孩子, 作為「女性」的 Eri n 更有成人氣質,但缺乏童心。 以及,不管被稱為什麽,Erin 都被評價為傲慢、不那麽女性化(想要進行大選報道可能暗示了一種成年女性的野心)。

如果成年女性自稱「女孩」,也可能對自我認知造成消極影響。

Macarthur(2015)等人就曾發現, 與被稱為「女性」的參與者相比,那些被稱為「女孩」的人對自己獲得領導職位的信心較低 ,並認為自身與領導力相關的素質(如影響力、自信和成熟度)較低。

這種性別化偏見,即使在受過臨床訓練的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和社會工作者中也不少見。 一項研究發現,當他們被要求分別描述健康男性和女性的特征時, 健康女性被描述為比健康男性更具順從性、更不獨立、更不好鬥、更情緒化、更不理智 (Broverman 等,1970)。

與童稚化語言使用時的普遍性和漫不經心相比,人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種系統性環境的有毒之處。 人們習慣於見到女性認為自己「技不如人」的那一面,並對女性生來具備的強大力量感到恐懼。

03

成年女性童稚化的另一面是「性化兒童」

當成年女性被描繪成無辜幼稚的小女孩時,真正未成年的小女孩卻在被「性感」化。

Netflix 上有一部叫做【Cuties(小可愛)】的電影。主人公是 11 歲女孩(演員確實也是未成年),她穿著暴露的衣服,挑逗性地跳著舞—— 影主旨還特別 諷刺: 女孩的 自我實作。

電影陷入「性化兒童」爭議,並遭到大規模負面評價

前兩年巴黎世家的一則廣告中,孩童模特拿著一只具有 BDSM 情色元素的小熊手提包。

這則廣告 同樣被網友痛批,產品遭抵制

這種例子我可以找到無數個。

這些影像說明了廣告中的兩個常見趨勢: 成熟女性被描繪得特別幼稚,而女孩又被描繪成性感羅莉塔。

APA(美國心理協會) 婦女和女孩性化工作群組認為,當年輕女孩打扮成成年女性時,就會發生性化(sexualization);當女性打扮成年輕女孩時,就會出現童稚化。

這兩種現象本質上是同一件事: 女性需要盡力將自 己維持在「 性價值(sexual function)」 最受重視的年齡 (Speno&Aubr e y,20 18)

當女性內化這種文化價值觀時,她們容易將自己的身 體吸重力和性價值置於個人幸福之上,增加抑郁、焦慮、進食障礙的患病風險(Sheppard,2022)。

🥔

寫在最後

當「南方小馬鈴薯」所引發的嬌妻文學在互聯網上肆虐時,很多人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句玩笑嗎,這麽玻璃心?

這篇文章想說的是,語言很重要。語言構建了我們日常的生活環境,塑造自我和群體感知。 語言,即是一種細微的社會現實。

當年輕女孩 被性化,成年 女性被 童稚 化時, 它暗示了一種 「對待 女性的錯誤的優越感」 女性的 觀點不重要,女性 的價值來自她的性吸重力,女性 性暴力受害者緣於其「 自食其果

參照戴錦華老師廣為流傳的一段話:正是那些你輕松消遣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構造了你的情感方式,構造了你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構造了你的向往、你的恐懼和你的需求;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改變著人們對於生命、對於愛、對於恨、對於死亡的最基本的觀念。

祝你遠離語言的陷阱。 不要讓別人奪走你對自己的定義權。

參考文獻

————————

Rechdan, Caitlin R.,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fantilization of Women" (2022). Honors Undergraduate Theses. 1262.

Karen Sidani(2023)The Hypersexualization of Young Girls and the Infantilization of Adult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AJHSSR) e-ISSN :2378-703X Volume-07, Issue-01, pp-193-197

Huot, Chelsae R., "Language as a social reality: The effects of the infantilization of women" (2013).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 UNI. 72. https://scholarworks.uni.edu/etd/72


作者:江湖邊

責編:kuma

封面: 嗎嘍表情包

【藝術探索5天體驗營】

藝術 / 戲劇 / 童話 / 音樂

一站式體驗4種藝術形式的精華內容

原價 ¥99 ,限時團購僅需2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