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我們如何從戀綜中看家庭氛圍對個體的影響?

2024-03-24情感

本月初,備受矚目的【換乘戀愛】節目制作人李珍珠,其全新力作【戀愛兄妹】正式與觀眾見面。節目的核心設定與【換乘戀愛】相似,但參與者不是前任戀人,而是親兄妹。節目中,四對親兄妹在同一屋檐下發展新戀情,他們需要不斷推測嘉賓之間的兄妹關系。

李珍珠pd憑借其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制作水平,【戀愛兄妹】開播即霸榜,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戀愛觀察類節目之一。豆瓣分數更是高達9.6分,穩居豆瓣一周國外口碑綜藝榜NO.1。

隨著前三期節目的更新,參演者們的兄妹關系以及每個家庭背後的故事也逐漸浮出水面。每一對手足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和情感紐帶,讓人為之動容。網友:哭了笑,笑了哭。

節目中有相愛相殺的歡喜冤家兄妹「宰亨 X 世承」,他們在和諧溫暖的家庭中長大,會跟父母說「我愛你」。有互相撒嬌的姐弟「允荷 X 正燮」,他們有著幽默、才氣滿滿的父母,在互相視彼此為驕傲的環境中長大。也有來自單親家庭、相差10歲的兄妹「龍宇 X 珠妍」,從小哥哥就擔負起了照顧妹妹的重任,甚至在父母吵架時,也要獨自穩定心緒,帶著妹妹去安靜的地方看書。還有從小相依為命、互相救贖的姐弟「初雅 X 哲賢」,他們的母親很早就因癌癥去世,爸爸對待他們的方式也非常粗魯,他們是彼此的依靠,互相支撐著逃離原生家庭。

初雅和哲賢在采訪中說「爸爸愛我們的方式非常粗魯」「感覺要保護自己才行」......不難推測他們可能長時間處在缺乏安全感、悲傷、焦慮、疏離的氛圍之下。

圖片來源:韓劇TV截圖

突然間,清冷破碎感的初印象便有跡可循。在父母來電環節,看著其他參演者和家人說著「我愛你」等溫暖的對話時,也流露出了「像流浪貓看家貓」一樣羨慕的神情。

【戀愛兄妹】劇照

節目真實呈現了各自家庭氛圍在他們身上烙下的銘印。讓我們得以窺見他們家庭關系的微妙之處,以及 這些關系如何深刻塑造著他們的思維方式、情感表達和行為模式。 有的人大方自信、開朗松弛,像小太陽,有的人內斂柔軟、溫暖敏感......

其實,人的情感發展以及對交流的渴望,從我們生命之初就開始了。

當胎兒還在母親的子宮裏時,就會與周圍環境中的人產生連線。聽到某個柔和的聲音或隔著母親肚子感受到溫柔且充滿尊重的碰觸時,他們就會活躍起來,積極回應那個令他們感到親切的人。相反,他們會躲避那些令自己感到不愉快的聲音以及不恰當、笨拙、粗魯的觸碰。 從出生到終老,他們都將尋求與朋友和伴侶之間的情感關系。 這些關系有時是愉快的,滿足了他們對愛、對和諧與被認可的渴望;有時是不愉快的,讓他們陷入深深的空虛和沮喪之中。

【我們這一天】劇照

大部份父母都知道,富有安全感並充滿關愛的情感氛圍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是「有用」的。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種氛圍對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

【非暴力養育】中講到, 孩子所處的環境、周圍人的行為和態度,將共同決定他們未來的生活。 從胚胎期到六七歲,這段時期是為將來的生存行為打下基礎的重要階段。孩子在最初幾年人際關系中獲得的經驗對他們而言將是決定性的。在這段時期,他們的大腦發育非常不成熟,正處於可以被全面塑造的階段。

【非暴力養育】

作者:[法]卡特琳娜·蓋岡

教你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釋放孩子的成長潛力,

不做「情緒文盲」型父母,

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點選圖片,一鍵下單

師從【非暴力溝通】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同時也是非暴力溝通認證培訓師的湯瑪斯·昂桑布爾對家庭氛圍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深感擔憂。

他認為我們完全可以讓下一代避免陷入痛苦的關系之中,擺脫現在被越來越多人稱為「情緒文盲」的狀態。而這就是蓋岡醫生在【非暴力養育】中勸導我們去做的事。他有幸領略她深厚的人性關懷,以及她在人的「形成」方面所擁有的專業知識,所以極力推薦了這本書。

你可能是向往幸福家庭的新手父母,也可能是抗拒走進親密關系、恐懼組建家庭的普通年輕人。不管你經歷了怎樣的原生家庭,只要你會被上面的故事觸動,你都是渴望溫暖的人。 讀完本書,你看待人類的方式將會發生改變

如果不先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的行為方式就很難發生改變。 本書的目標在於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內在的人性,我們才會更尊重孩子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共享生活的歡愉,並學會無條件地愛我們自己和他人。

作者卡特琳娜 ·蓋岡被譽為法國的「育兒教母」,她是「共情養育」理念的創始人之一, 亦是擁有 30 兒科 臨床經驗的兒 科醫生。她在【非暴力養育】中回溯反思了 自己曾經接受的教育,以及當下孩子在家庭和學校所接受的教育。 思考 人類暴力的起源,並探討 暴力 養育 仍然如此普遍的原因 和可能的形式 ;她探究了 兒童大腦接收的知識是否對增進成年人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有益 。在書中嚴謹且通俗地闡釋了兒童大腦的發育過程和工作原理,強調了 情感環境對大腦發育的必要性 ;她不斷 嘗試尋找有助於孩子成長的要素,以及任何可能阻礙孩子成長的因素。 呼籲父母們 重塑養育方式,真正理解共情養育 實作孩子大腦飛躍的關鍵,釋放成長潛力

但實際上,無論在哪個國家,無論文化習俗如何不同,日常教育暴力從未間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釋出的【兒童的進步:兒童保護報告】(Progress for Children:A report Card on Child Protection)顯示,有85%~95%的成年人承認自己曾經采取過此類暴力手段。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他們認為如果不透過打罵、強制和懲罰孩子,就無法教育好他們。他們認為教育孩子就必須讓他們聽話,否則就需要讓他們在肉體或精神上遭受一些痛苦,以讓孩子對成年人產生畏懼和服從心理。

實際上,日常教育暴力和虐待孩子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因為某些打著「教育」旗號的暴力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可能超乎我們的預料。許多成年人認為親子關系應該建立在權力和支配的基礎上,精神或肉體上的痛苦無法避免。成年人常常以制定規矩為借口來懲罰孩子,有時這些懲罰措施極其嚴苛,令人痛心。

這種教育方式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對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而且這種影響會持續到他們成年。這是孩子最大的壓力來源之一。

【白小姐】劇照

他們無法擺脫,也無力反抗,因為成年人在生理上對他們有壓倒性優勢。他們只能默默忍受。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完全無法自衛,他們被巨大的無助感所籠罩,不得不忍氣吞聲,被迫屈服。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 正在發育中的孩子,大腦極為脆弱,壓力會對他們整個機體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亂。

成年人缺乏對孩子的共情和情感交流所導致的問題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 孩子可能會變得自我封閉,某些方面「停滯不前」,或者變得憤怒並具有攻擊性,還可能在屈服和反抗之間搖擺不定。有時候,父母會向心理醫生、精神科醫生或者兒科醫生咨詢,表達對孩子行為的擔憂。他們可能會說,「我的孩子有‘問題’,喜歡攻擊同伴,愛發脾氣、挑釁,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肯好好學習、睡覺和吃飯」等。顯然,將這些問題僅僅歸咎於孩子本身比將問題歸咎於親子關系要容易得多。實際上,許多孩子所面臨的問題源於成年人對他們缺乏共情與情感交流。成年人無法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系會破壞親子關系,進而導致孩子出現這些負面行為。

【煙火人家】劇照

這並不是在單方面指責父母,而是要讓他們認識到,孩子出現問題時,成年人在特定情況下所采取的態度和對親子關系的處理可能不恰當,需要改進交流的方式。因此,成年人需要自己找到一種心平氣和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事項,不能讓孩子獨自承擔。當成年人調整了他們的態度、尊重和傾聽孩子、與孩子建立共情關系時,孩子的問題常常會神奇地消失。

建立尊重、共情和關愛的「理想」關系似乎是一個很難實作的目標。然而,這卻是最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成熟的關鍵條件。這一挑戰使我們意識到成年人對兒童的巨大責任。

我們的行為方式能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進而影響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幸運的是,由於孩子大腦的可塑性很強,任何錯誤的影響只要不持續太久,都可以得到糾正。回憶自己兒時與成年人相處的時光,回味當時自己真正期望的生活,這段小小的童年回憶之旅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孩子,並以更恰當的方式對待他們。

【我的女兒琴四月】劇照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犯錯是常態,成年人需要承認錯誤並向孩子道歉。這能讓孩子學會人際交往中的智慧,從成年人的反思和改正中學到很多。他們也能明白固執己見會導致思維固化,不利於思考。我們可以找到恰當的方式向孩子清晰地解釋:「我反復思考後決定不再以這種方式對待你了,我會……」孩子能很好地理解這樣的話。我們首先要傳達給孩子的是「我們是誰,我們如何為人處事」。

孩子一直在學習,透過學習來探索世界。當他們感到愉悅時,他們渴望了解和學習周圍的世界,透過觀察和模仿成年人的行為來學習。孩子就像一塊海綿,吸收著他們所觀察到的一切。孩子觀察我們,我們是他們的榜樣。如果孩子身邊的成年人或父母能夠尊重他人,擅於共情、有愛心、公正,對生活充滿好奇,熱情、善解人意並且關愛他人,孩子會模仿他們,並成為同樣的人。很多父母因為孩子的問題來咨詢,卻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在模仿他們。

【聽,孩子們在說】劇照

許多成年人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意識到他們的態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果成年人能以更開放、更包容和為孩子著想的態度看待問題,孩子會變得更好,從而間接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好書推薦

【非暴力養育】

作者:[法]卡特琳娜·蓋岡

教你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釋放孩子的成長潛力,

不做「情緒文盲」型父母,

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團購價:64.9元 (原價99.9元)

點選圖片,一鍵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