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電子親人,我的「原生家庭代餐」。

2024-02-25情感

策劃、撰文 / 盧舫

編輯 / KY主創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小紅書上多了很多「電子親人」。

比如一個名為「爺爺」的帳號,是一個年輕女孩在編輯內容,簡單地記錄著她爺爺和奶奶的生活日常,已經積累了超過21萬粉絲 ——

喝一杯珍珠奶茶、拍一張新年照、旅一趟遊,都能收獲幾千個點贊。粉絲們都習慣了在評論區用「爺爺奶奶」作為開頭,然後表達自己的問候,或者分享自己的生活。

還有一位名為「小琳媽媽」的阿姨 ——

她主要教人做家常菜,每個視訊標題都是「媽媽教你做xxxx」。在視訊裏,她也非常真實地扮演了一個溫柔的媽媽,對著第一人稱視角的鏡頭循循教導。

她現在有8.3萬名粉絲,幾乎每個視訊都能破1000的點贊,到好幾千甚至上萬,也是平常事。明明是教人做飯,卻很多人在評論區說自己看哭了,大家都直接用「媽媽」來稱呼她。

本來我還是覺得大家只是順手留言,並沒有真的投入非常深的感情。直到這兩天,「電子親戚」中,有一位「電子爸爸」登出了帳號,然後引起了網友們的集體發帖懷念 ——

上下滑動檢視,點選可放大


這位電子爸爸,就是截圖中的「十月二十七日」。

在登出前,他只是事無巨細地分享和女兒「妹寶」的一些溝通日常,以及自己的生活。看似平平淡淡,但數據極好。他擁有10萬多的粉絲,隨便發一個午飯,就能有2000多贊。

登出後,很多人用「不能入眠」、「崩潰」、「無法接受」來描述自己的心情,就像真的有一位父親消失了。

這才讓我看見,網路上有很大一部份人,真的對「電子親人」們投入了很深的感情。


在「電子親人」的留言區,

看見我們所期待的親情

這些「電子親人」具體是什麽樣子的呢?我在對這幾個帳號的觀察裏,提取了一些關鍵詞 ——

- 面對自己的孩子,自省、聽勸


- 保持對後輩的同理心,會主動去了解ta們的世界


上下滑動檢視, 點選可放大


- 情緒穩定,溫柔

上下滑動檢視,點選可放大

- 總是給予正向的回應

上下滑動檢視,點選可放大


無論是不是這些「電子親人」們的粉絲,相信大家都不否認,這些帳號一定無法代表背後那位具體的爺爺/爸爸/媽媽的真實人格。 「電子親人」們本質上仍然是一個虛擬的產物,被人為地剪除了不好的部份,只展現完美的部份。

如果在現實中真的和ta們成了親人,面對家長裏短、柴米油鹽,無論多完美的長輩,一定也會有矛盾和沖突的時刻。

說實話,我相信「電子親人」這種帳號在小紅書大概已經成為了某種垂類一樣的存在,一定還有許多人嘗試去經營這樣的內容或人設。

如今我們能看到的這些帳號,可能是經過了大數據的大浪淘沙後,被符合最大公因數的公眾情感托舉出來的。

作為互聯網文化的其中一個組成部份, ta們有點像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裏提到的「符號與象征」,一個被普遍共享的符號,可以反映出集體潛意識中的普遍主題。 而「電子親人」的走紅,反映出來的集體意識可能就是 ——

我們想要這樣的親情,我們缺乏這樣的親情。

因此,即使這些帳號或多或少都經過修飾,但不妨礙我們從大家對ta們的向往中,看見當代理想親情的模樣。

年輕人們,

很需要「原生家庭代餐」

對「電子親人」產生情感依賴,本質上也是一種「數位化依戀」 —— 依戀網路中虛構的物件。

許多心理學家都曾經提醒人們,要警惕「數位化依戀」,它是有弊端的,比如它可能會讓個體越來越逃避現實。

但看過這些電子親人們的評論區,你會發現很難去勸說他們從這些電子親人中離開,因為有很多留言都在表達 ——

「我沒有這樣的爺爺/爸爸/媽媽,如果我有就好了。」

上下滑動檢視,點選可放大


當然,也會有很多粉絲覺得自己的爸媽也挺好的,但也確實有這樣那樣的遺憾,ta們需要「電子親人」來彌補這些小小的、細碎的遺憾。

而那些一直以來都無法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收獲足夠的愛、溫暖和陪伴的年輕人們,遇到「電子親人」,就像是直到互聯網到來後,終於有千裏之外的爺爺和媽媽,給在痛苦中長大的人們,遞來「原生家庭代餐」。

直到那一刻,擁有一個美好原生家庭的美夢,終於獲得了一瞬虛無縹緲的滿足。

雖然那種感受是虛無縹緲的,但「電子親人」或許真的可以實實在在地調整這部份年輕人一些認知方式。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現實並非客觀存在,而是透過社會互動和文化背景共同建構而成的。個體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是在社會互動中被塑造和形成的。

讓人不愉快的原生家庭、充滿矛盾和壓抑的親人相處,都可能會塑造人比較消極的認知模式,讓人比較偏激、喪、悲觀等等。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如此。他是一名東北人,卻依然考到南邊上大學、生活,只為離原生家庭遠遠的。我在他大一時認識他。爸爸媽媽十八年來對他的情感忽視、打壓,讓他長成了一個敏感、寡言、悲觀的男孩。

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室友。室友是本地人,聽了他的故事後,每周帶他回家吃飯。室友的家庭氛圍很好,室友的爸媽也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我朋友。

現在他大三了,和室友一家人的連線與互動仿佛重新塑造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變得陽光、開朗了許多,就像被重新養育了一遍。

網友們把情感投射到「電子親人」身上,也有點像這種「把自己重新養育」的過程。

每天期待著和ta們互動,這不失為是自己重新尋獲的新的連線。在這種互動中,假如一個人可以獲得確切的正反饋、得到久違的溫暖,ta也有可能調整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其實,這樣的「原生家庭代餐」有很多,除了「電子親人」以外,還有別的方式:



我家樓下一個公園裏有個很簡陋的健身房,對離休幹部免費開放,所以有很多老人家在那裏健身。我從前兩年開始自費去那裏健身,就是為了和那些爺爺一起玩、一起聊天。

我和我的爺爺幾乎從未說過一句完整的話,要麽他用我聽不懂的老家話罵我,要麽我勸他做些什麽,他也不可能會聽。是從去了這個健身房開始,我才感受到,有能溝通的爺爺,是什麽感覺。

@Kee


我的原生家庭代餐就是【摩登家庭】,我應該已經重看了四遍了。我曾經也有一個大家庭,後來為了一些分家產的破事勾心鬥角,最後分崩離析。但沒關系,看見我的美國親戚們其樂融融,我就感到幸福。

@小脆

長大最大的壞處就是,你意識到你再也無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了。

但長大的好處也是,你可以給自己找補,並且沒有人可以否認你切切實實感受到的溫度。

因此,也很難怪,即使「十月二十七日」這個帳號的真實性如今還存在爭議,但很多人也並不介意,幾乎沒有人在罵他,依然十分懷念他。

大家都很需要這份補償,哪怕它本質上只是虛妄的夢幻一場。

最後

無論是溫柔地、耐心地教人洗碗、做家常菜,還是笨拙地哄生氣的孩子開心,「電子親人」們,似乎讓人有了這樣的移情:

我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被好好對待了。

有人把「十月二十七日」稱作「十多萬人烏托邦」,也許不僅是這個帳號,應該是所有「電子親人」們,集體建成了一個幾十萬人的烏托邦才對。

這些帳號的出現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尤其是對於有原生家庭創傷的人們來說。看看「爺爺」彎彎的笑眼,聽一下「阿琳媽媽」溫柔地教自己做飯,就能汲取力量,舔舐自己的原生家庭傷口。

可是,關掉手機後,我們始終要走入現實世界裏。虛擬的「電子親人」,可以是提供力量的良藥,但無法以此維生。我們依然要習得面對現實、從現實世界裏獲取力量的能力。

如果說,你也知道要回到現實,只是真的已經無力面對你的血親,那不妨把思路開啟,「親人」這個概念,是否可以是你的朋友、你的伴侶?

假如你此刻想起了誰,不妨把這篇文章 轉發 給ta,告訴ta:

「你是那個,像真正的、美好的親人一樣,能給我力量的人。」

我相信,電子爺爺、電子媽媽、電子爸爸們,也很樂意看到,你在現實裏,可以收獲真切的擁抱。


今日互動

你有經常看的「電子親人」嗎?

你怎麽看待這件事情?

本文關鍵詞:原生家庭、電子依戀、親情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擁有一切美好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