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要先了解他的恐懼!

2024-04-10情感

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要先了解他內心的恐懼。就像焦慮依戀害怕被遺棄,因為童年的愛總是時有時無;回避依戀恐懼親密與束縛,因為他們受的打壓太多而不相信任何形式的愛。這些不同的依戀模式背後,顯現著每個人心理層面的的缺失與執念。所以,只有當我們能認識到這些恐懼,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找到與他建立真正連線的鑰匙。

那麽,該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恐懼呢?

1、我們可以了解他最在意的點是什麽

心理學家傑佛瑞·揚指出「你最在意的東西,暴露了你最核心的恐懼。因為一個人最害怕失去的,往往是他本就缺失的東西。」

以回避型依戀為例,為什麽他們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強大和獨立?為什麽他們接受不了看著比自己弱的伴侶,甚至對伴侶的「愚蠢」行為感到厭煩至極?這背後其實隱藏的是他們自身對軟弱的恐懼。

在成長過程中,回避型依戀可能從未體驗過無條件的愛,每當他們犯錯或表現不佳時,便會受到父母的指責。這種經歷導致他們內心深處根本不相信人與人之間存在無條件的愛,他們更傾向於認為人際關系是基於現實交換來維系的。也就是自己強大了才會被接納。自己差勁了,軟弱了就要被淘汰。所以,他們害怕自己的軟弱和失誤會暴露出來。暴露了自己的弱小就會有淘汰出局的風險。

所以呢,當回避型依戀的伴侶表現出看似「愚蠢」的行為時,他們的內心恐懼就會被觸發,產生負面情緒,進而轉化為對伴侶的嫌棄和指責。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他們在試圖保護自己,避免暴露自己的軟弱和不安。

所以,一個人越是在意的東西,往往越能代表他潛意識裏的恐懼。

2、觀察他的防禦行為

想了解一個人的恐懼,觀察他們的防禦行為就對了。

例如,在面對沖突時,有些人可能會表現出攻擊性的態度,比如亂發脾氣、推卸責任、否認和歪曲事實,或試圖透過指責對方來轉移註意力等行為。這些行為是自戀人格的典型防禦習慣,因為自戀人格害怕被揭穿或指責,所以會用一些反向攻擊行為,去維護自己的心理完美度。

之所以他們會有這種防禦行為,是源於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構建未完成,用大白話講,就是他們沒有真正的去面對真實的自我。他們的自我更多的是停留在和父母互動裏那個事事以自己為中心的自我。所以他們的內心充滿沖突和混亂,他們認為自己全能,完美,不可一世,可以主宰所有。那自然就無法承認自己的錯誤。一旦面臨質疑,他內心的混亂就會立刻被激發,並試圖將這種混亂歸咎於你。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去面對一個不OK的自己。

所以,當你在跟某些人吵架時,如果發現怎麽吵都吵不贏,他們總是有一套自己的「歪理」,來否認事實,或者反過來指責你。那說明這個人的內在就是極度自戀的。而他的恐懼,就是他的完美性受損。

3、看他失控的點是什麽。

當一個人因為某件事而失控,被自己的情緒牽引著走向自我淪陷,那這件事往往就是他潛意識裏恐懼面對的創傷。

就比如,當你跟伴侶和朋友一起吃飯時,你只是出於好心幫助其中一位異性遞了紙巾,然而你的伴侶卻因此大發雷霆,憤怒離場,甚至提出分手,這讓你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後,反映的卻是對方內心深處最恐懼的部份,是他無法直面的創傷體驗。

就類似於他可能在過往的情感經歷中,遭遇過一次徹骨銘心的背叛,這讓他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往後任何一次伴侶可能會發生背叛的蛛絲馬跡,都會讓他如同驚弓之鳥一樣。僅僅可能是遞一次紙巾,對她的朋友微笑一下,都有可能把他的創傷再次勾起。讓他感受到被背叛的痛苦。

所以當你發現一個人,他的脾氣和崩潰總是突如其來,又莫名其妙,這時候你就需要多觀察了。因為在那失控的情緒背後,可能隱藏著他的恐懼和不願面對的創傷。

所以,懂了嗎?一個人的行為並不總是受大腦支配,更多時候,是他的潛意識中的恐懼在作祟。雖然語言和行為都可以被修飾和偽裝,但恐懼是真實的,無法掩飾。當一個人在恐懼中掙紮時,他所展現出的行為才是最真實的人格寫照。

因此,想要深入了解一個人,不必聽他說什麽,而是去觀察他在恐懼時的反應。因為恐懼,就是他人格的邊界和底色最直接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