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我發現,被工作幹了一天後,做這種事回血更快

2024-01-30情感

以下文章來源於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這種人:

就大家一樣朝十晚十、卷生卷死,我累得下班後只想摳摳手機,躺著都累;但有些人卻可以在持續工作之余依舊享受生活,仿佛什麽永動機。

當你累得只能 citylie、cityeat 的時候,他們不僅能 citywalk,還烘焙、搞木工、站演唱會......就這朋友圈這精彩程度看得我都納了悶了,大家電量這麽不一樣嗎?還是說,大家不是一個物種?

怎麽會有人越「累」反而越精神呢?

忍不住找他們問了一下,到底怎麽做的精力管理,怎麽就能復原這麽快?結果發現,他們都提到了一個共同點:

心累到不想動時,需要的並不是休息,相反,去動一動,回血更快。


被動補償,沒法治愈心累

打工人下班後只能啃電子榨菜的累,還有癱在床上動彈不得的心累,那不是真的累,它們更多的是 一種心理層面上的無力感 ,它所帶來的低動力表現,只靠吃、睡、刷手機是恢復不來的。因為這些,都是「節流」。

是的,我們的精力就跟其他可支配資源一樣,需要開源節流,才能持續運轉。



大多數人心累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都是節流,比如去做一些「躺」「刷」相關的靜態的事情,期待自己能夠被動地被治愈,想著「等我感覺好點了,我就有動力去做 xx 了。」


很可惜,這種被動的治愈,對工作導致倦怠不堪的人起不到一丁點作用。畢竟這種時候,再怎麽節流也節不出來了。此時你更需要的,是去開源。

那麽如何開源呢?答案是: 勞愈


勞愈的人,先享受正反饋!

你是不是以為我要讓你幹點啥特別重的活?別怕!放心,我不會 (畢竟我懶)

舉鐵徒步是勞,打掃家裏泡茶澆花也是勞。 這些勞動都能幫我們回血。

咱們之前寫久坐的文章裏曾提到過一個概念: 輕體力活(Light physical activity) 。這個研究裏我最喜歡的部份就是科學家發現:久坐有害身心,但貼手帳、拼樂高這些可不算 [1] 。再小的勞動那也是勞動! 😉


來源:FeelBetter 舊文


心累時,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體力活,比如掃除、下樓散步、練個字,都利於解除被卡住的感受,恢復自我效能 [2] 也正因為它們輕,給人的反饋才比較快。

而且,與身體有關的反饋又是所有反饋裏最直接、最實在的,做了馬上就有獎勵。最典型的就是運動,咱們也不用圖增肌或減肥,只是 單純地讓身體血液迴圈起來、出點汗、升個溫,去激發多巴胺。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Happy的楊小姐

再比如做飯: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小蟲沖沖


做飯的過程裏包含不少精細動作,研究發現, 精細動作可以作用於我們的神經生物通路,刺激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

做飯還是一個關於 規劃 達成目標 的勞動,達成一個目標,就能促進我們的自我效 [3] 這些快速的正反饋對於那些工作計畫周期較長、反饋來得比較慢的人來說,效果會更明顯。

可以說, 勞愈,是最小單位的 自我照顧!



帶點創造,精神狀態更美麗

勞愈也大多跟創造有關。無論你是捏了一個面團,還是跳了一支舞,都能讓你享受到創造所激發的活力。

我們在閑暇時通常會有兩種行為模式: 被動消費 積極創造

相比之下, 有意識地投入精力並得到產出 aka 積極創造,其幸福感更為強烈,持續時間更長 [4]

小紅書使用者 @每天一個小伊芙 是報上了上海夜校的幸運兒,業余時間還在學習面點,在她眼中,面點和藝術也很像:

「就像每次畫的畫會不一樣,我每次捏出來的包子形狀 也獨一無二,我就覺得這也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方式。」


@每天一個小伊芙 已經是一名中級面點師了。

圖片來源:受訪者本人


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 創造活動能夠幫助個體實作自我(Self),這是個體心靈整合的過程,也是個體發展的核心。

勞愈則提供了一種創造的可能,人在創造中產出價值,並透過這種意義感維系自己與真實世界的關聯。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小一身上有貓毛



勞愈一下,才能看到生活的全貌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 (大多數) 人都是要工作的。


但如果我們全部的正反饋都建立在工作上,正反饋來源就會很單一,也會很被動。 勞愈,其實給了我們和工作一個解離的機會,去找到其他的正反饋來源。

喜歡園藝的同事非零自稱是一名城市農夫,在上海郊區租了一塊菜地,有人協助打理,周末偶爾去收一收,經常給辦公室送來一些讓「城裏人」目瞪口呆的農貨。她說 「種地收菜一件屬於你自己的事情,它不太麻煩,不用依賴別人,能讓你帶著疲憊和滿足,而非焦慮,去入睡。」

有心理學家發現,能讓我們從工作後的倦怠裏恢復過來的最重要因素,是 分離(detachment) ,即從精神上脫離與工作相關的念頭和任 [5]

用大白話來說,是關掉你的工作微信,忘了工作裏的雞零狗碎,從身到心給工作「關機」。



該研究認為,分離 (圖中藍色部份) 對於工作後的恢復起到了最大的作用。圖表來源:文獻 [5]

再怎樣熱愛自己的事業、擅長自己的工作,也難免會有情緒衰竭、燃燒殆盡的時刻。 勞愈一下,從工作中解離出來,不是耽誤時間,恰恰是一種永續的生存策略。

況且,擁有全然屬於自己的時間,也是一種治愈和恢復的方式。你也許還可以在這個過程裏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友人因為跳舞發現了 成年以後第一個「用愛,而非恐懼和焦慮來驅動的事情」

圖片來源:受訪者本人


從勞愈開始,重新做個人吧!

看到這裏,你能否想到一些能幫自己回血充電的勞愈活動?

如果你實在沒啥創意,不如來看看我們從辦公室同事之間征集來的 勞愈清單

要出門的

🥬種菜收菜

🐶遛狗,包括幫別人遛

🎬出門看展、看電影、看劇

💃跳舞(怕累可以 Swing,喜歡創作就 Free style)

🏊‍♂️遊泳

✨觀鳥、觀星,順帶收集自然收集物

🥕買菜、逛菜市場

🎤追星看演唱會

🌇收集天空的「金色時刻」

在家就可以

🐈擼貓擼狗

🥟烘焙、面點

🪡戳戳繡

🧹打掃收納

👔疊衣服

🥃刷杯碗

🪴照顧植物、插花

🥪為接下來的一周備餐

💪健身環(可以是最低檔沒關系)

桌子前就行

🧶針織

🗿扭扭棒、黏土、玻璃馬賽克等手工

🍵泡茶

🖌️練字

🛩️3D 打印

🎨手辦上色

🧩拼樂高

☕️磨咖啡豆、拉花

🗃️整理自己的收藏(哪怕是奶茶袋子!)


誠然,勞愈無法直接幫你突破具體的困境,但借助勞愈有意識地自我照料,找回自我效能、恢復生活秩序,對解決那個困境是有幫助的。做不到節流也沒有去開源的人,本質上還是沒有重視自己;而當你開始做點什麽去度過這段時間的時候,就已經恢復了大半。

重點是,你不再被動等待,而是主動療愈

越是無力感蔓延的時刻,越是需要這種主觀能動性,即,我是有行動力的主體,可以透過一些具體的行動向我想要的人生再邁近一點。

不要輕視這些小小日常,能努力生活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圖片來源:電視劇【人類發現】

其實,除了勞愈,還有很多日常行為,在潛移默化裏影響我們精力、情緒,甚至心理效能。

學界目前普遍認為,對於日益流行的抑郁等心理問題,最有價效比的預防就是 生活方式管理 [6] ,用大白話說,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做點運動 ,就是最適合咱普通人的快樂養生法。

比如有種主食吧, 你以為很增肥,但其實很減脂 ,甚至失眠的時候也建議你多吃吃——

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回復 好吃 看看它是什麽!

👇

還有運動。但是啊,叭叭地教育久坐的打工人去健身,這很何不食肉糜!有沒有 雙手不離開電腦就能做、動作振幅小不社死、但積累下來也能燃脂的辦公室運動?有,不但有,還有5個!

關註 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回復 摸魚 ,帶薪運動包教包會,老板看了都想跟你學!

👇

我們也研究睡眠。傳得神乎其神的失眠偏方,你不會還在用吧? 熬夜之後先幹啥,能把危害降低到最低?

關註 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回復 睡眠 ,好執行、不玄乎的睡眠習慣,我們一起養成。

👇

除了這些,我們也關心日常消費以及時下流行的生活方式中,哪些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體驗?買什麽、做什麽,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更健康的習慣?

這些東西可以買貴,但最重要的 買對——

【羽絨服裏穿越多越冷!3個保暖誤區,別再踩了】

【你睡的床合不合格?一個小動作測一下!】

【偷偷講個內幕:面霜百元出頭真夠用了】

【這個會吸幹你精力的家具,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有些小事,無形中消磨我們的生活品質——

【隱性家務的痛,眼裏沒活的人根本不懂】

【經常做這個動作的人,膝蓋能多用好幾年!】

【這些看似放松的小事,正在暗中榨幹你的精力】

關註FB,寶藏科普一鍵get🤏,咱們一起身心健康!

作者

Lynx

去做,能解決很多人生問題。

合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專業支持

阿藍

我要山,要海,要自由。

開玩笑的,我要去實驗室寫論文了。

參考文獻:

[1] Pate, R. R., O'neill, J. R., & Lobelo, F. (2008). The evolving definition of" sedentary".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 36 (4), 173-178.

[2] Brown, A. D., Dorfman, M. L., Marmar, C. R., & Bryant, R. A. (2012).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on mental time travel and social problem solv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1 (1), 299-306.

[3] Lambert, K. G. (2006). Rising rates of depression in today's society: consideration of the roles of effort-based rewards and enhanced resilience in day-to-day functioning.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0 (4), 497-510.

[4] Diefenbach, S., & Ullrich, D. (2016). Digitale Depression: Wie die neuen Medien unser Glücksempfinden verändern . mvg Verlag.

[5] Kujanpää, M., Syrek, C., Lehr, D., Kinnunen, U., Reins, J. A., & De Bloom, J. (2021). Need satisfaction and optimal functioning at leisure and work: A longitudinal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DRAMMA model.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 22, 681-707.

[6] Zhao, Y., Yang, L., Sahakian, B. J., Langley, C., Zhang, W., Kuo, K., ... & Cheng, W. (2023). The brain structure, immunometabolic and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 style and depression. Nature Mental Health, 1 (10), 736-750.

在看 ,速速回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