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在一個家庭裏,出問題的不一定是「孩子」

2024-05-25情感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無法理解自己。

我們嘗試為自己的問題找各種原因。

但你也許沒有意識到,很多問題的根源,來自於童年時代...

今天分享一篇國外治療師 Kim Schneiderman 的文章,從她的治療視角為我們解讀童年的「關系創傷」。正值 5.25,永遠記得愛自己哦~

很多人堅信,自己身上從根本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他們總是感覺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即使並不記得,但一定是某種外部原因導致的。

敏感的人更容易出現缺乏感,因為他們總是被他人誤解或者低估。

找出原因,並重新與內心的孩子建立聯結,就可以治愈、恢復自信心。

01

是出問題了,但出問題的不一定是自己

我有一個來訪者,她會因為各種原因來到咨詢中——她對工作的不滿,她在人際關系中的掙紮,她對那些專註且自信的人的嫉妒——但她最後總是得出相同的結論:「我出了什麽問題。」

上次咨詢開始的時候,這位 29 歲的年輕人解釋說,「問題在於我無法確定原因。我的父母愛我,照顧我的基本需求,我也沒有嚴重的創傷經歷。為什麽我就是不了解自己呢?」

並不是只有她這樣想。我的許多來訪者都覺得,父母沒有打他們,也沒有在吃穿上虧待他們,所以一定是他們自己哪裏出了問題。大多數人從記事起就已經有這樣的感覺了。

他們決定開始咨詢,似乎是為了找到這個致命的缺陷,然後修復它。同時,他們會試圖說服我,認為他們從根本上就是有缺陷的。

當我拒絕幫他們修復這個所謂的缺陷,也拒絕認為他們是天生有缺陷的,他們就會感到失望。

事實上,這個想法不完全是錯的。的確是哪裏出了問題,但出問題的不一定是他們自己。

02

兒時的自己就像 一塊情緒的海綿,但沒能力消化吸收到的資訊

無論一名成年人能否將他們的痛苦聯系到特定的記憶上,這種缺乏感通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

孩子們就像一塊塊情緒的海綿,他們透過家庭、同伴、老師以及媒體各種渠道吸收自己是誰,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相關資訊。

他們可以分辨出父母的態度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其他孩子是否想和他們一起玩耍,以及他們是否能在電視節目和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孩子們因為自然的表現而接受到表揚和認可時,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沒有什麽問題,並且獲得了這個世界的歸屬感。

但是,孩子們在自我表現時被忽視,或者遇到了微妙或直接的拒絕,他們會認為自己一定出了什麽問題。

研究表明,有 10%-15% 的兒童這種現象更為嚴重,因為他們天生就是「高敏感」。

這些孩子們會接收到更多的感官資訊,並且對周圍的環境、視覺資訊、氣味、噪音、尤其是周圍人的情緒高度敏感。

他們即使在很小的時候,憑借高漲的意識,就會表現出聰明,富有創造力,以及具有很強的同理心。

問題在於,這些敏感的孩子們,很容易被他們收集到的資訊淹沒,這些資訊包括他人的情緒和反應。但是,卻沒有成年人的思考能力和想法來理解這些資訊。

因此,他們往往會有不能被他人理解的感覺。

03

創傷很難用語言去形容,但卻真實存在

美國作者 Elaine Aron釋出了一系列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ople,HSPs)相關書籍,根據他的觀點: 「父母早期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子女敏感性的表達是一種優勢,還是焦慮的來源。」

如果父母具備足夠的細心,好奇心和耐心,並且願意花時間去理解孩子,同時還可以認識和欣賞孩子們的敏感,那麽這些孩子可能會充滿自信的表達他們的天賦,這些天賦通常是和藝術相關。

然而,即使是慈愛的父母,也有可能會忽視高敏感孩子們錯綜復雜的內心世界,不能幫助他們理解自己想法的洪流。

因此,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的價值得出了錯誤的結論,這些結論沒有受到挑戰,他們富有想象力和同情心的天性,也沒有得到認可和欣賞。

這可能會導致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容易感到孤獨和被誤解,並且沒有穩定的同一性。

還有一種情況,一些父母會對孩子的高敏感感到失望和沮喪。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會表現的害羞,易怒和極度情緒化。

因為,在一個重視外向和自信的社會環境下,父母可能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安靜和害羞,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出了什麽問題。

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向這些幼小的,具有緊緊相連的緊張系統的孩子們傳遞這些資訊,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這些孩子們進入學校之後,其他孩子可能會發現他們缺乏自信心的現象,取笑或忽視他們,從而加劇了高敏感孩子們的弱點。

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感受到父母是否關心他們,喜歡他們或者是否有興趣理解他們,這與孩子是否高敏感無關。

榮格心理學分析師 Lisa Marchiano 在播客中經常問聽眾:被愛的人,能否感受到父母的喜愛。

很多聽眾對這個問題感到驚訝,並且痛苦地意識到,沒有人為他們感到高興。另一位播客的主持人將此現象稱為「關系創傷」。

這些人感受到的遺憾是, 創傷很難用語言去形容,但卻真實存在。

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他們還會感受到不自信,以及身份的不確定性,並且不知道出現這種狀況的明確原因。

04

滿足自己內心的那個 「孩子」

大多數的治療模式是,咨詢師幫助來訪者在他們的自尊和童年經歷之間建立聯系,同時透過語言或者非語言的方式,對來訪者傳達他們的贊同和欣賞。

作為一名咨詢師,我透過給予來訪者他們從未得到過的愛和關註,然後結合意象的互動指導,滿足他們內心的孩子。

透過成人的視角,溫柔地見證,幫助我的來訪者,理解他們的經歷並認識到他們的優點,這樣來訪者們就可以減輕錯誤和破碎的信念帶來的負擔。

如果他們還沒有這樣做,我經常鼓勵來訪者,可以透過創意或藝術治療盡可能多地表達自己,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並因其表達的獨特觀點,而獲得小時候被忽視的認可。

與此同時,我繼續與這名來訪者和像她一樣的人一起工作,如果他們嘗試去了解和接受自己,就可以解救失去的活力,展現他們的天賦。

👩🏻‍🔬

如果你已經在考慮咨詢,但 不知道如何選擇咨詢師

歡迎體驗我們最新上線的 「專業匹配咨詢師系統」

5 分鐘,為你推薦適合你的咨詢師

點選免費體驗👇🏻

本文系編譯,原文連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novel-perspective/202206/why-childhood-rejection-can-leave-lasting-scars

作者: Kim Schneiderman

編譯: viki,Hana

編輯: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