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撰文 / fufu、kaikai、咖啡
專業支持 / Sophie、Always
編輯 / KY主創們
前幾天,我朋友和 ta 相處五年的伴侶分手了。原因是對方出軌。
我們幾個人出來聊天散心,想要安慰安慰 ta ,沒想到 ta 卻嘆了口氣,表示:
「在此之前我就覺得這一天總會來的。在一起久了, 新鮮感沒有了,默契反倒很強。 那種默契就是,雙方都知道會有人遇到更心動的物件而出軌,然後結束這段關系。」
圖片來源:韓劇【好久沒做】
接著,ta 又苦笑著打趣:「畢竟這輩子只睡一個人,也挺無聊的是吧。」
這句話把在場另一個剛開始談戀愛的姐妹給整 emo 了,她很害怕自己的感情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
在不少人的主觀體驗中,新鮮感確實是維持關系的重要因素。曾有調查發現, 74%的人在關系中選擇出軌,是因為要尋找現有關系中缺乏的「新鮮感」 ( Selterman et al., 2019) 。
等到新鮮感消失的那一天,關系會不可避免地走向無聊嗎?
今天,我們想聊聊戀愛關系中的新鮮感。
關系中的新鮮感,
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重要
很多人認為關系中的新鮮感是關系體驗的一個重要來源——
只有當對方或者這段關系能夠持續給我們帶來驚喜時,我們才能保持對於關系的熱情。
然而,心理研究指出,
我們很可能高估了嘗試新鮮事物的重要性。
O'Brien,E.( 2019)做了一個實驗:研究者們找來一群被試,邀請 ta 們看展覽並且在看展之前預估自己的體驗看展之後,再評估實際的體驗。
然後,這群人又被要求重復觀看同一個展覽。結果 ta 們預估的體驗比第一次看展前預估的樂趣更低。
但當 ta 們實際體驗後卻發現:自己收獲的樂趣和第一次並沒有差太多。
我們常以為重復體驗不如新體驗那麽有趣, 但實 際體驗後的感受差異並不顯著。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研究人員給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
重復體驗舊事物,可能會發掘先前忽略的細節
對新鮮感的追求常讓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厭倦」舊事物。 但其實,就好像遊戲通關之後再進入遊戲可能發現之前沒註意的彩蛋,我們再次體驗舊事物時也常會發掘意想不到的新樂趣。
舊事物會讓大腦更放松,產生積極情緒
我們的大腦其實是喜歡熟悉感的,而新體驗反而可能會帶來認知壓力。 可以說,新鮮感雖然有趣,但不一定是最舒適的體驗。
比如, 結束了一天疲憊的工作,我們走向那家熟悉的小餐館,不用看選單就可以直接點,老板甚至了解你的口味。
而如果我們打算去一家新店,我們要在平台上搜尋,然後導航到店裏,坐下來後看完整本餐單,再糾結一下點什麽。這會給我們帶來額外的壓力,讓我們更加疲憊。
圖片來源:日劇【深夜食堂】
從這些研究來看,新鮮感對於體驗好壞的影響或許並不如我們想的那麽重要。
可能有人要問:「可是,我就是覺得新鮮感很重要啊!新鮮感褪去之後,就是變得無聊又乏味啊!」
但其實——
比起新鮮感,好奇心更重要
在親密關系中,再美滿的關系,我們的體驗也會趨於穩定和平淡。一段好的、穩定的親密關系是讓人熟悉和倍感親切與安全的,而新鮮感往往與「陌生」、「未知」相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鮮感必然不可能成為長期親密關系的核心。
那麽一段長期親密關系的核心是什麽呢?
關鍵在於如何培養好奇心。
可能有人會說,我就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才去追求新鮮感的啊。
哲學教授 Aaron Ben-Ze’ev(2015)指出,這種好奇心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外在好奇心」,而戀愛關系中好奇心其實可以分為兩種:
外在好奇心
外在好奇心驅使我們關註新鮮有趣的事物,但常局限在表面,比如
外貌、言談舉止、性格
等。而且,這些表面特質也是不容易發生變化的。所以,如果只受外在好奇心驅使,時間久了,自然會感覺一段關系變得無聊。
內在好奇心
內在好奇心是深挖事物本質的一種動力。
Ben-Ze’ev 認為它是對於深刻的親密關系而言更重要的部份,因為從根本來說,人是復雜的,關系同樣,關系的復雜性和本質只有透過向內挖掘才能被發現。
圖片來源:美劇【老友記】
關系初期,對方對我們而言是不熟悉的、值得探索的。 ta 給了我們從未有過的體驗,使得我們的外在好奇心得以滿足,從而產生一種熱烈的愛。 它是短暫的,但充滿激情。
比如,「沒見過 ta 這麽安靜的人,我的前任性格都很開朗,和 ta 待在一起感覺好不一樣,好有趣。」
然而,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對於對方性格的新鮮感就消失了,可能反倒會覺得 ta 太安靜了,根本不適合自己。
在長期、穩定的親密關系中,我們產生了一種感覺: 我和 ta 在一起這麽久,已經很了解 ta 了。 於是我們的外在好奇心開始逐漸消退,停止了探索。
圖片來源: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 】
同樣是性格,內在好奇心則更想要往深挖掘——比如,ta 為什麽這麽安靜?當 ta 不說話時在想什麽?Ta 的內心世界也和 ta 表現出來的一樣安靜嗎?
同時,
當我們受到內在好奇心驅使時,會更關註對方和關系的內核,從而更容易看見關系中對方發生的變化。
比如,伴侶雖然性格依舊安靜,但 ta 從原先的被動接受關心,逐漸開始主動關心——而這些細微的變化,是我們只受外在好奇心驅使時難以察覺的。
圖片來源:美劇【老友記】
如果我們不能保持一顆內在好奇心,就很難建立起一種深刻的愛,讓它在時間維度上變得積極且充實。 只有開始關註伴侶深層次的內在變化,才有利於讓關系長期健康穩定地發展。
那麽,
如何培養內在好奇心?
在長期的關系中,內在好奇心比外在好奇心更為重要。
那麽,如何培養我們在關系中的內在好奇心呢?「內在好奇心」聽起來可能很抽象,但其實有很具體實操的辦法實作它——
01 深度的交談
要培養內在好奇心,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伴侶雙方的深度交流。然而,很多情侶在一起久了之後,反而很難找到深度交流的時機。
如果你也遇到這樣的難題,不妨試試約著伴侶在一個時間進行深度的交流。
交談和陪伴,是培養內在好奇心的重要時機
,因為此時的我們能更多地放下平日的瑣碎,專註於身邊的彼此。
圖片來源:unsplash
02 探索伴侶的內心世界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迷宮。培養內在好奇心,其實就是抱著「想要畫出對方內心的地圖」的心態,進行提問與傾聽。
在提問時,我們可以多問一些開放式問題,比如,
「你在想些什麽呢?」、「你對這件事有什麽感受?」
。這些問題並不是為了獲得一個讓我們滿意的答案,
而是對於伴侶未知的內心世界的探索。
下面的幾個小tips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伴侶的內在世界,可以試試看——
- 相互推薦自己喜歡的電影、書籍、樂隊等,然後懷著包容的心態一起討論它們。
- 試著培養共同的興趣,或者一起學一門新的技能。
- 不要忌諱討論彼此的價值觀,懷著求同存異的心態,找到重合的那部份,也要充分理解不重合的那部份。
圖片來源:電影【花束般的戀愛】,男女主角共同看一本漫畫擦眼淚。
- 在日常關註 ta 喜歡的東西和審美趣味,偶爾送 ta 喜歡的禮物,作為驚喜。
- 多留意對方在生活中的困難和隱性需求,主動去解決和滿足。
比如,你發現對方今天工作很忙,雖然 ta 沒開口,但是你也可以主動來接 ta 下班,讓 ta 感受到你很在意、心疼 ta 。
03 給自己留出獨立的空間和時間
心理治療師 Esther Perel 曾說過一句話:「渴望需要空間。」
一定的空間給了伴侶雙方保持對自己的認同感,以及相對的獨立。
這種相對獨立讓關系中的我們能夠時刻意識到:對方是與我們緊密連線卻又十分不同的個體。這種認知保持了我們持續探索彼此的動力。
圖片來源:電影【跳支華爾茲】
最後,KY想說:兩個人在一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對對方突然失去了興趣的瞬間,這很正常,並不完全意味著我們與對方不合適。
在這個時候, 我們可以嘗試去挖掘對方身上的好與壞,更加深入地探索對方 ;反過來,對方也試著這麽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因為成長而發生變化。
抱著這樣對關系的期待,去仔細體驗關系中的每一個變化與成長吧。如果你和你的伴侶曾經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不妨
轉發
給 ta ,
兩個人保持努力,足夠好的幸福就離你不遠啦。
今日互動
你會追求親密關系中的新鮮感嗎?
你都做了什麽來維系關系中的「好奇心」?
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聊吧~
References:
Ben-Ze’ev, A. (2015). Is Curiosity Good for Your Relati onship? Psychology Today.
O'Brien, E. (2019). Enjoy it again: Repeat experiences are less repetitive than people thin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6 (4), 519.
Selterman, D., Garcia, J. R., & Tsapelas, I. (2019). Motivations for extradyadic infidelity revisited.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56 (3), 273-286.
本文關鍵詞:新鮮感、親密關系、好奇心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讓關系不再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