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成年後找份工作養活自己,為什麽這麽難?

2024-05-06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一個振聾發聵的問句:「你知道找份工作有多難嗎?」



文 | 駁靜

去年「全職兒女」流行一時。有親歷者在網上發帖說「真香」,稱這是「雙贏」。子女將全職照顧擁有退休金的父母作為職業,每月從父母那裏領一筆薪資,孩子不用到社會上受氣,父母輕松獲得天倫之樂,一家人其樂融融。發帖者不解地問:「這件事沒有傷害到任何人,為什麽你們這些不相幹的‘大人’要來批評我?」

他的不解似乎挺有道理,靠父母生活是件並不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麽我們這個社會卻有意無意地對他們懷有敵意?過去我們發明「啃老族」這樣暗含貶損之意的詞來形容他們,現在年輕人自己發明了「全職兒女」,一個相當中性,既不自誇也不自損的詞,用它輕輕松松表達了反抗之意。 如果你們這些「大人」還不滿意,他們還將這個操作調侃為「廢物回收,迴圈利用」。

【二十不惑】劇照

轉過年,再去看去年討論過的「全職兒女」風潮,恰好發生在秋冬,那正是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上廣撒網卻一無所獲後的焦慮頂峰期。經濟學家一眼看出,這實際上是經濟下行周期特有的現象。一方面是工作機會驟減,一方面也是年輕人距離心理成熟尚需時日。邁向成人世界的疼痛感,落實到入不敷出的時候最為清晰。「你知道找份工作有多難嗎?」這很可能是近段時間最無法反駁的一句話。即便是最傲慢的上一代人,也得在如今這個經濟形勢下,體恤年輕人。

是的,或授權以試著將鍋甩給社會。

美國父母在中國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是「心狠手辣」,孩子一到18歲就會被掃地出門,強迫他們獨立。但即便是在美國,這一代年輕人對父母的依賴程度也變得很高。2023年,美國一項針對Z世代(指出生於1995~2010年之間的人)的問卷調查顯示,65%的Z世代和74%的「00後」認為,他們在財務上的行程是遠遠落後於他們父母一代的。他們當中,與父母同住的比例也比過去高了不少。這固然與學歷普遍變高有關,這意味著年輕人參加工作的年齡變大,也與工作難找脫不開關系。 不可忽視的現實是,社會越發展,年輕人經濟獨立的時間越晚,再加上其中相當一部份人身上背著大學學費的貸款,年輕人正在承受著更嚴重的無法經濟獨立帶來的焦慮感。

【歡樂頌】劇照

2012年有部故事背景在紐約的電視劇叫作【都市女孩】(Girls),講的是幾位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的故事。女主角漢娜,畢業兩年,理所應當地一事無成,卻冠冕堂皇地在寫自己(短短25年人生)的回憶錄;她想要成功,但是連沒有薪資的實習崗都被裁掉了;當然也想要被愛,卻不小心對「炮友」付出真心。

【都市女孩】非常寫實的部份在於,很多漢娜的同齡人看了該劇之後,發現對女主角根本喜歡不來,原因恰恰是「太有共鳴了」,「我在這部劇裏看到了我自己,這恰恰就是我討厭它的原因」。 漢娜自私、恐懼,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但是向父母開口要錢時倒挺義正詞嚴。父母特地到紐約來跟漢娜碰面,在餐館,還沒吃兩口,母親就宣布說要「cut her off」,斬斷對她的經濟支援,「你都畢業兩年多了,房租、保險、手機費還都是我們在出,我們倆只是老師,沒辦法支持你在紐約過精彩的生活」。媽媽講一句,漢娜講十句,她說:「你們知道現在經濟形勢有多差嗎」,「我身邊所有的朋友都有父母提供補助啊」,「這太瘋狂了吧,你們知道你們有多幸運嗎,我本來很有可能走上癮君子的道路……藥物成癮的年輕人非常多的」。她甚至還威脅父母說,她有一個朋友,去年夏天被家裏停發生活費後,就連續打了兩次胎。

【都市女孩】劇照

十年前這部劇剛播出時,批評的聲音挺多,因為他們認為這部劇將Z世代醜化為最會抱怨也最懶的一代人。故事背景同樣在紐約,同樣是幾個都市青年的生活,很容易會將這部劇裏的年輕人命運,與【欲望都市】裏的「30+」女性,以及【老友記】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的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女去做比較。不同的是,漢娜和她的三位朋友生活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正處在衰退期,經濟乏力,工作機會縮減,與當下初入職場的中國年輕人面臨的正是同款壓力。

養活自己正在成為年輕人面臨的一個重要關卡,然而父母確實也兩難。擺在父母面前的命題是,孩子畢業了找不到工作,提出來說想脫產考研一年,支持好呢還是反對好呢? 孩子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只是交完房租就所剩無幾,父母是資助呢還是不資助呢?無論在哪種文化裏,也無論在何種時代,經濟獨立都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指標。但時代不一樣,經濟形勢也不一樣,還能用同一套標準去苛責年輕人嗎?

過去有句老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的其實主要就是自食其力這個層面。畢業後是否能養活自己,或許也與信念有關。 更早建立計劃的年輕人更容易在畢業後找到一份工作,因為他們早早地就下了決心,無論如何都要盡快「自己養活自己」。

【都市女孩】劇照

小顏2001年出生在海口,他從小與姐姐住一個房間,到了青春期,他渴望獨立空間,但最後得到的只是一條兩張床中間的布簾子。家裏實在太小了,又三代同堂,很多願望與夢想,他都不得不攢在清單上。所以大學一畢業他就找到了工作,第一次收到銀行發來的薪資簡訊時他正在地鐵上,看到那個數位立刻就興奮地在頭腦裏盤算起如何分配它們。

銀行卡上開始規律地進賬後,他條理清晰地將收入分成三部份,一半存下來,四分之一給父母,剩下四分之一用於日常生活。他在這種有節率的生活中獲得了掌控感。這種長大成人的成就感是撲面而來的。手沖咖啡裝備,黑膠唱片,葡萄酒……開始工作後的這三年,小顏同學清單上的這些小夢想都逐一實作了。他說他從小還夢想擁有一輛摩托車,騎著它環海島行,「見識完家鄉的風光,再去遠一點的地方看祖國山河」。

我的幾位采訪物件參加工作的時間在半年到三年之間,談到自食其力初體驗,都說「不用再跟父母要錢的感覺實在太好了」,語氣裏流露出的不僅是自豪,還有自由開闊的感覺。 還有人提到,這種感覺會讓人上癮,一旦獲得可以自由支配的薪水,就再也不想回到依賴父母的繈褓中去了。

【我在他鄉挺好的】劇照

在過去,成年後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簡直是理所應當的事,現在卻變成一個對立雙方各持己見的議題。接受父母補助與人格成熟因此就互相矛盾嗎?心理學者訾非認為這就需要結合心理與現實兩個層面去理解,看這種補助是促進了獨立,還是加強了依賴。

孩子生了下一代後,為了買學區房動用了父母的存款,而孩子心裏感到歉意,還是能說明他有獨立意識。假如父母把退休金的百分之七八十都用來補貼孩子,而孩子拿這些錢去旅遊或者大額消費,那麽等於誘導了依賴。

這裏面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年輕人工作後,卻將每個月薪資上交給父母。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對孩子提出這種要求,理由是年輕人手裏留不住錢,會到處亂花,不如交給家長幫忙存起來,有的美其名曰「結婚的時候給你當彩禮/嫁妝」。道理是這個道理,現實層面上甚至的確能達到「存錢」效果,但這裏卻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一個人連自己賺的錢都掌控不好,能對他掌控自己的生活抱有希望嗎?那麽又如何期待這樣一個年輕人在人生道路上往前走?理財能力、節制消費欲望的能力,這些都需要去訓練才能慢慢實作。

【我的事說來話長】劇照

當然,「享樂主義」的趨勢仍然不可小視。這個產生於古希臘的哲學理念,曾經是受到詆毀最多的一種哲學,經過若幹個世代的演變,在原本講究吃苦耐勞的文化中也流行開來。去看我們中國社會裏的年輕人,有不少也是在用「我過得舒服才重要」的心態生活,接受父母的饋贈時毫無愧疚之心。拿【都市女孩】裏的漢娜來講,那段聽聞即將被斷了救濟後對父母的「警告」真是振聾發聵,句句理直氣壯。

當然,「漢娜」一代自有他們的時代桎梏。回過頭去看20年前那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或多或少都有「為社會做貢獻」的思想在,對比今天,社會壓力與整體氛圍卻在將年輕一代往考取編制上驅趕。任何一種文明都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強才能往前發展,「搭老人便車畢竟還是經濟下行期的權宜之計」。

(實習記者郭思航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然寧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