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要想生活過得去,家裏總得有點綠

2024-04-10情感

以下文章來源於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搞心理學這麽久發現,對人起到幫助作用、給人內在力量的,常常都是心理學之外的東西,比如營養、睡眠、增肌。而對我個人來說,這個東西就是養植物。

前兩年在小紅書上有一種植物軟裝風潮,特征就是大量運用 xx芋、xx 蕨,在家裏搭一個 植物角 ,高矮胖瘦組合一下,就能有一種住進自然裏的治愈感覺。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湯米台灣植男 @Xiaozhang @巫巫醬

這股風最終還是吹到了我家......我跟風了,還買了一大堆。但你在北京這個幹得不能再幹的地方跟風養熱帶植物的結果,就是用心良苦不比養小孩少,說它們是我的植兒植女都不為過。

我也深刻理解了風水對一個生命的重要性——空氣濕度、溫度、土壤濕度、土壤養分,字面意義的風和水。 但凡偷懶一點點,有些植物就要死給你看,說好了種植是咱老中人的種族天賦呢?怎麽我就沒繼承到一點點中華民族優秀基因?

就是從這盆開始,我走上蕨路。

自我懷疑歸自我懷疑,但等到某個晴朗的周末,翠雲草折射出藍色的閃光、鹿角蕨在逆光下毛茸茸、彩葉芋順著葉脈舒展出艷麗健康的紅,我會忍不住花上個把小時給它們拍照、拼圖、湊九宮格,然後在朋友圈、微博、貼貼、IG每個社交帳號上都曬一遍!

這不是虛榮,這是我的精力、時間、期待 (字面意義上) 開了花結了果,付出得到了報酬。

而我也開始理解,養植物確實有治愈力,不僅是因為創造出更好的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 養的過程本身就可以滋養我們自己的心靈 ,說一聲 「植愈」 不為過。

圖中左起:藍冰柏、朱頂紅、月季、火焰美人蕉、腎蕨、蝴蝶蘭、孔雀竹芋、鳳梨、波士頓蕨、姜荷花、雪花牛肉彩葉芋、梔子花。

你叫它植物角

我叫它「恢復性環境」

環境心理學中有一個 註意力恢復理論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強調自然環境對於人類心理恢復的重要性 [1] 一個好的恢復性環境不僅能減輕壓力、焦慮等負面感受,還有助於消除精神疲勞,讓頭腦更清醒、註意力更集中,體驗到很深的寧適感。

我之前也曾看過一些書籍和貼文,描述養植物是怎樣救人於抑郁、內耗,但一直半信半疑——我懷疑這是城市化飛速發展現代人遠離自然後「矯枉過正」的嘗試,直到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理論,才意識到科學家們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弄明白了,他們發現:

植物,以及其他恢復性環境,之所以能療愈人,首要因素是 being away,即遠離,而且是心理上的一個遠離 [2]

這描述的不就是那些看似繁瑣的養護 routine 嗎?

澆花、摘草、修枝剪葉,這些行為幾乎都是手頭上的,是一種 低刺啟用動 (low-stimulation activity) 它給了人放空大腦的機會,允許人遠離那些正在損耗你註意力的心理活動與物理空間 [2] 每天都做一做,就等於每天都擁有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 away 時間。

普通人養植物,哪怕到頭來只會澆水,別的都不會,也依然能獲得這一層精神收益。都不用養成,養就行,投入即報酬。

澆一遍水,賺回屬於我的十分鐘。Just do it 朋友們!

當我們的工作和周圍社會反復強調理性、效率的時候,人總是要往回拉扯拉扯,找回感性的那一面。

但有一說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時間跑去深山老林隔絕世俗去靈修,去修補自我。但一盆花、一個植物角,還是可以有的,這就是 咱普通人的平替靈修 它也是【日常的深處】作者王小偉所說的那種「錨點」,能夠幫助我們留在當下的真實裏。 「人生總要圍繞幾個錨點來編織的。」

薄荷 ,插水裏、種土裏都能活,每次調 mojito 就從盆栽裏摘幾片,到現在還沒薅禿, 唯一的養護動作就是澆水

從各種角度來說,養植物都是一種很活在當下的體驗。 如果說宗教是在透過日常修行修煉精神,那麽家裏那方小小的窗台,也可以成為咱當代人在都市裏的精神廟宇。

@非零

我的精神廟宇坐落在老小區的樓頂。每次電話會開完,或者遇到不能溝通的甲方,整個人處於發癲邊緣時, 就去這植物角站一會 。回到屋裏我就又能成為平靜禮貌的成年人了。我有一個小花園,人生能差到哪去呢?

哪裏是人養花

分明是花養人

如果你是小白、新手,恭喜你,這是養植物最有趣的一個階段,因為驚喜是最多的。

而且我發現, 一旦你體會過一次驚喜,你就會更頻繁地得到它們, 因為從「沒見過」跨越到「見過」這一步,實際上是在大腦建立起一種新的認知模式 [3] 。突然之間它的一切都與你有關了。你會和你的植物共享很多「第一次」並為之雀躍。

植友為 多孔龜背竹 「洞洞」的每一點變化歡喜。

植物的成長伴隨無數變化, 每個變化都是對園丁本人的正反饋。 不只是開花結果,度過一場病蟲害、這周長高了幾厘米、去年的花今年復開了......無論變化是大是小,園丁本人都知道,都在乎。這也是為何「學會享受過程」是很多人在植愈道路上的第一個感悟。

這是 火焰美人蕉 ,不開花的時候賞葉也很好。

植物也不只是好看。 玫瑰天竺葵 摸一摸能沾走滿手的玫瑰香, 酢漿草 的種莢一碰就彈射, 番紅花 夏季休眠冬春開花,提醒著我們物候變化,讓我們對四季的感知更敏銳......

這類 全方位的感官調動可以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提升我們精神上的滿足感、幸福感 [4]

這是 玫瑰天竺葵 ,葉子皺皺巴巴但香氣襲人,除了玫瑰還有檸檬、柑橘、薄荷、椰子及肉桂味的,它們是一大類,統稱為:香葉天竺葵(學名 Pelargonium graveolens ),國內電商平台都能買到。

還有一類驚喜,大多源於植物的復開,是 養成所帶來的成就感

而等待它們每年復開的過程,就像一場大型的延遲滿足 。某天它突然開給你看那一刻,你就能理解為什麽延遲滿足可以這麽讓人上癮。市面上熱銷的 朱頂紅、酢漿草、風信子 都可以做到,價格都不高。

紅花石蒜 (曼殊沙華/彼岸花)是種球類植物,種球為它們存貯養分,養護得當能反復開。

跟一朵花一期一會的感覺,有時候跟談了個朋友是沒區別的。

每個養花的人

都得和控制欲和解

植物新手的失敗原因,往往是按想象中的方法養,而不是用正確的方法來養。

比如很多蕨是「附生植物」,就是在沒啥土的地方也能活得不錯,硬要栽進土裏,還是那種厚肥的土,反而會憋壞它的根。

正確的養護方式,是根據它們的習性和需要,並結合你家的環境,給予恰當的照顧 怎麽養小孩,就怎麽養植物。

控制欲還意味著管理好自己的預期 。以我自己為例,我原以為我可以把鹿角蕨養成這樣,營養葉翠綠,分叉層疊有序,充滿生命力。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oowin

但沒想到由於太頻繁地更換窗台朝向,光照變來變去,導致葉子克瑞克氣、360°肆意奔放,已經看不出來這個🫎頭到底沖哪了,感覺就很擺爛。

這盆葉片完全展開能有0.8m寬,像大型觸手怪。

我一度覺得它好醜啊,但有個園藝專家某天看了我的照片,感慨我養得還可以,新手居然能養這麽大這麽久,並拜托我不要亂搞它了,就繼續這樣維護下去,補水就好。

我也開始逐漸 get 到了它的好,搬家後它被我放在進門處,因為枝葉很長,葉片耷拉下來會碰到我的頭,每次回家進門就像是它摸了摸我的頭,跟我說今天工作辛苦了。

這件事情給我帶來的最大的體會就是,You don't have to be a control freak to control. 事情沒有按照你想象的樣子出現,也挺好的。 我現在越看它,越覺得像那種小時候放養過的孩子,有一種自由生長的野生美感。

養對了花

每天都有正反饋

結合自身實戰經驗 (謝謝所有死去的植物們🙇🏻) ,並請教了園藝老手們後,給大家挑選了 16 款新手友好型植物!

除了「澆水就能活」「出差期間沒那麽容易死」之外,它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 能讓你更快看到「正反饋」——要麽互動性強、要麽生長變化明顯 ,以及不是綠蘿 畢竟你們辦公室就有)

關註公眾號 @FeelBetter感覺好多了 台回復 植物 二字 領取推薦植物清單,隨清單附送 3 條不外傳的養護㊙️笈!

最後

毛姆說: 「一個人能觀察落葉、羞花,從細微之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麽樣。」

養植物不僅僅是步驟和技巧,它是一種秩序,一種對生活的期待。 我們最終未必會成為園藝大神,甚至都當不來一個植物博主,但一定會成為一個生活有質感、會自我關懷的人。

如果你也有同感,歡迎 分享 本文到朋友圈、家族群,安利更多親朋好友——

成為植友

加入「植門」

成為和你我一樣 有植愈力的人

春天了,正是播種和移栽的好日子,去吧!

今日互動

歡迎安利省心植物、 靠譜店家

也歡迎分享手殘故事, 評論區互幫互助

作者

Lynx

用養植物的方式把自己重新養一遍。

專業支持

黑園零號小工

種花很快樂。

文內未單獨標註圖片來源的皆來自作者。

本文關鍵詞:植物、植愈、種植、綠植、自然療愈、植物角、家居植物

歡迎大家在 FB 帳號裏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References:

[1] Kaplan, S. (1995).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5 (3), 169-182.

[2] Kaplan, S., & Talbot, J. F. (1983).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a wilderness experience. In Behavior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p. 163-203). Boston, MA: Springer US.

[3] Eysenck, M. W., & Keane, M. T. (2020).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 Psychology press.

[4] Pritchard, A., Richardson, M., Sheffield, D., & McEwan, K. (20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connectedness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1 , 1145-1167.

點【贊】點【在看】,心情像要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