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撰文 / 阿藍
編輯 / KY主創們
我的前同事小吳,一個深受「討好型人格」這個詞迫害的人。
她習慣於對周圍的人好,會拿出額外的時間照顧他們。 前一晚和同事一起陪客戶喝酒,第二天小吳居然能 6 點起床,給大家準備好頭疼藥和熱水。
有些人多少會「受寵若驚」,有些人又會認為她「別有目的」地在討好自己。
對關系親近的人,更是如此。 她的老公每天樂呵呵的,在我們看來,家裏的事情總是只有小吳在忙來忙去,很不公平。
於是朋友們開始給她發送「討好型人格」的文章,暗示她離開「巨嬰男」,「找回自己」。 終於有一天她仰天爆發出怒吼:
哦?閑人吳大姐為什麽能夠那麽確認自己就不是討好型人格呢?
習慣對別人好的好人,和討好、取悅別人,區別到底在哪裏?
是「討好型人格」還是「利他主義」?
區別其實很明顯
討好型人格想必不需要多加介紹,近年來大家經常對著這個詞反思自己;
而習慣對別人好的利他主義 (altruism) 則是一種道德行為傾向,指的是一個人關心別人的福祉,會為這種關心采取行動 (Feigin et al., 2014) 。
討好和利他的人,在宜人性方面會有很相似的表現 ,他們都會讓同事朋友們感覺被關註、被照顧,都會獲得類似體貼、善良、真是個大好人這樣的評價。
但是,二者的區別也很明顯:
· 行為發生前
不對別人好,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會不知所措,討好幾乎是他們唯一的社交方式;
而對利他主義者來說,對別人好是一種選擇。
· 示好被拒後
當對方拒絕關心和示好時,討好型人格的人可能會退縮、害怕,從而導致情緒和行為的波動;
而利他主義者面對別人的拒絕,能夠比較坦然地接受,並且這樣的拒絕不會影響他們一貫的行為習慣;
· 關系破裂時
無論是普通同事、朋友還是伴侶,當關系破裂時,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更加難以接受,更痛苦,也更為自己曾經的付出感到不甘;
而利他主義者在經歷過對關系結束時正常的悲傷和惋惜之余,並不會過於懊悔曾經的付出。
從這樣的區別看,我也更傾向於我的前同事小吳,是一個利他主義者,而不是討好型人格。
她對同事和朋友的照顧,都是基於她的個人經驗,真心地覺得「這樣會更好」。 給宿醉的同事準備藥片,是因為她知道宿醉的頭疼有多難受,只是推己及人;
她所做的一切也不是沒有報酬 ——她喜歡身邊人都樂呵呵的,情緒穩定一些,這樣工作效率高,她心情也更好。
和老公的關系也是一樣,她對家裏的柴米油鹽有比較強的控制欲,不讓她經手她反而會不開心。 老公雖然懶洋洋的,但小吳看中的是他持續提供的情緒價值。
討好型人格的背後,常常隱含著低自尊的問題。 他們覺得自己不配被愛,不知道如何面對沖突、拒絕和失望,因此過度付出和討好,結果通常是繼續損傷自尊,陷入喪失自我的困境;
而小吳這種利他主義,是主動選擇了以關心和照顧的態度照顧周圍的人,她即使不這樣做,也可以好好地生活。
討好型人格本身是「不足」, 無論是自尊、安全感還是心理資源,因為不足,所以采用不恰當的方式去填補;
而利他主義是「很足」,在充足的情況下,願意傾倒出來送給別人。
利他主義者
最聰明的好人
實際上,利他主義者不但是真正的「好人」,還是最聰明的好人。
如果懂得利己是一種「聰明」,那麽透過利他來利己,則是最聰明的做法。
曾經有研究者將利他行為分為真正的利他主義,和虛假的利他主義 (pseudo-altruism) :
真正的利他是指有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共情他人,對人類更有喜愛的感情,或者將對別人好定義為自己的人格特征,因此他們的利他行為都來自一個下意識的、很少考慮自身利益的過程;
而虛假的利他則是一個人想要透過這樣的行為獲得一些獎勵,或者只是透過社會學習,在理智層面「知道」要這麽做,實際上是希望透過利他行為,而達到利己的目的 (Feigin et al., 2014) 。
但在現實中我們會發現,對於每一個人的具體行為來說,很難分出所謂的真正的利他、虛假的利他。
比如,一個人出於對他人的共情而做好事,其實也是為了避免自己被愧疚感困擾和侵蝕,這時 ta 的利他行為,很難說沒有一定的「為自己」的成分;
又比如,一個人捐助貧困生,是為了給自己「積德」,為了「下輩子能過得好一些」,即使是從這種利己的目的出發,但做的好事卻是實打實的。
之所以會造成這些混亂,實際上是因為大家經常陷入把「利他」和「利己」對立起來的誤區。
我們沒有必要區分「真正的利他」和「虛假的利他」, 因為近年很多心理學研究者都發現,利他和利己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Leonid Levit 博士認為,比起人們腦海中正在決鬥的小天使和小惡魔, 利他和利己反而更像是一對兄弟,只是利己先出生,利他後出生 (Levit, 2014) 。
換言之,利他行為本就應該建立在成熟的利己主義之上。
在Levit 博士的個人主觀幸福理論 (person-oriented conception of happiness) 中,他認為人們感到的幸福的方式是由兩個路徑組成的,其中一個就是利己主義 (egoism) 。
從嗷嗷待哺、只會喝奶睡覺喊媽媽的狀態,到實作個人幸福,我們會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肯定自己,如何從他人那裏獲得反饋、肯定和資源,這些過程,都是利己的過程。
而在學會了這一切之後,利他才會作為一種更高級的心理特質出現。
換句話講,一個人如果足夠成熟,ta 自然就能總結出關愛和照顧都是相互的這個規律,因此將利他主義納入 ta 的人格體系之中。
當我們進行利他行為時,即使表面上犧牲了個人的時間和資源,但利他者本人會收到對 ta 來說更有價值的報酬——無論是心靈的慰藉,人際的認可,還是未來可能存在的資源。
利他主義,是一種更高級的利己,它比單純地利己,更能讓一個人快樂。
想當聰明的好人
真正需要的是——
當然,對於聰明的利他者來說,所謂「付出」和「報酬」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甚至有時也不一定就是平衡的。
正是因為利他出生於利己, 利他主義者才會有更成熟的心理資源,去應對付出和報酬當中的時差和落差。
當我們有利他的情緒時,面對負面事件更不容易焦慮,面對恐懼時,甚至會減少戰或逃反應 (Lewis et al., 2000) 。
天生的戰或逃反應在遠古時代或許會讓我們活下去,但在現代社會卻給我們造成了一些困擾:比如面對壓力時的暴力行為,或者不負責任的逃避行為。
而當我們做出利他行為,或者擁有利他情緒時,壓力激素水平會更低,包括唾液皮質醇和血漿去甲基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等 (Field et al., 1998) 。
因此,利他行為讓我們過得好,是一種本源上的、身心統一的好。
但是,當幫助任務 (helping task) 過於有壓迫性、過於沈重時,也會給利他者帶來負擔。 幫助任務是指類似給他人提供金錢、住所、食物,或者照顧病人等等。
而這種負擔,也會重新把壓力和焦慮、恐懼和戰或逃帶回來 (Schwartz et al., 2003) 。
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味地利他就不是一件全然的好事,具體的事件還需要我們去劃分具體的職責和個人需求,在利他的行為之下,更要平衡自己的狀態。
因此,聰明好人的利他行為,一定是一種健康的、良性的、永續的行為。
· 我們不會過度地讓渡自己的利益: 利他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因此不會有苦大仇深的犧牲感;
· 我們也會有明確的個人邊界:
主動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明白如何照顧自己。
· 而當利他的行為受阻時,我們也會將它看作一個轉折時刻:
利他行為並不被人接受,或者沒有得到我們所期待的情感和資源上的報酬時,我們會思考:這些行為是不是只有在我自己看起來是利他?是否對他人其實是一種困擾?
當幫助任務過重時,我們也會思考:我的邊界應該劃在哪裏?我可以付出到什麽程度?我的利他行為到什麽樣的程度,能不傷害到自己?
利他是一種非常建議的生活方式,但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忽略這些自我和他人相撞的卡點,反而是可以把它們當作反思的機會。
前進演化心理學認為,作為在眾多物種中脫穎而出的群體,人類的優勢之一,就是群體性的利他行為。 正是這種優勢提高了我們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因此我們可能天生就是傾向於利他的 (Sober & Wilson, 1998) 。
當代科技文化的發展讓我們在各方面其實都逐漸地孤立起來,手機、社交媒體、虛擬世界有時會讓人們真誠的社會關系變少,互動變得虛擬化和表面化。
但本質上,我們對真誠關系的需求並沒有減少,只是那天生的利他情感 在 鋼筋森林中被磨損了一些,讓我們害怕伸出的雙手會遭遇凍傷。
我們離利他的天性越來越遠,人類的狀況可能會越來越糟糕 (Putnam, 2001) ,我們也會奔向一個冷漠的人間 。
如果你也同意本文的觀點,可以點點 在看 ,或 轉發 給朋友,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聰明的利他主義者~
今日互動
你思考過自己「利他」的邊界在哪裏嗎?
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References:
Feigin, S., Owens, G., & Goodyear-Smith, F. (2014). Theories of human altru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nals of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1 (1), 1-9.
Field, T. M., Hernandez-Reif, M., Quintino, O., Schanberg, S., & Kuhn, C. (1998). Elder retired volunteers benefit from giving massage therapy to infants.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7 (2), 229-239.
Levit, L. Z. (2014). Egoism and Altruism: the" Antagonists" or the" Brothers"?. Journal of Studies in Social Sciences, 7 (2).
Lewis, T., Amini, F., & Lannon, R. (2000). A general theory of love, New York, NY: Vintage.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Simon and schuster.
Schwartz, C., Meisenhelder, J. B., Ma, Y., & Reed, G. (2003). Altruistic social interest behaviors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mental health.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5 (5), 778-785.
Sober, E., & Wilson, D. S. (1998). Unto others: The evolution of unselfish behavior. Cambridge ,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本文關鍵詞
討好型人格 丨利他主義丨利己主義
點點 在看 ,做最聰明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