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你的生活中明明沒有什麽大的創傷事件 , 但為什麽你還是會感到抑郁、焦慮 , 或者說是缺乏安全感?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對於創傷的誤區 。 也就是我們覺得只有那種重大的 , 印象深刻的負面事件 , 才能稱得上是創傷 , 但事實上 , 生活中最常見的創傷 , 就是我們的心理需求 , 長期處於沒有被滿足的狀態 。 而孩子的隱形創傷 , 就來源於此 。
因為成年人有足夠能力去應對挫折和不適 , 但是在孩童階段 , 特別是剛出生的時候 , 孩子非常敏感脆弱 , 他有很多需求需要去滿足 。
而一旦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因為自身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 , 或者是因為生活壓力大比較焦慮 , 難以顧及到孩子的心理需求 , 就會破壞這個正常成長的過程 , 孩子的註意力就被迫轉向了外部世界 , 他不再專註於自己內心力量的成長 , 而是轉向了父母的需要 。
他會不斷的根據父母的需要調整自己 , 扭曲自己 , 從而適應這個外部的世界 , 但是代價就是內在自我不再成長 , 所以很多孩子都十幾歲了 , 但還是很幼稚 , 很脆弱 , 遇到點事不知道怎麽辦的時候就像小孩子一樣去爆發情緒 。
這時候父母會覺得這樣的孩子不聽話 , 已經哄著他什麽好的都給他了 , 為什麽他還是這麽任性這麽愛發脾氣 。
因為在他小的時候 , 孩童階段 , 心理需求長期被忽視 , 這個安全感沒有被穩定的塑造出來 , 後面你對他再好 , 都只是彌補 。 所以對孩子需求的關註 , 要從小開始 。
心理學研究表明 , 小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於媽媽 。 0 到 3 歲期間 , 孩子跟母親是共生的 。 孩子渴了 , 餓了 , 冷了 , 都要依賴媽媽來拯救自己 , 媽媽及時去解決嬰兒的需求 , 抱住他 , 撫摸他 , 跟嬰兒親密的接觸 , 就會給他形成很深的安全感 。
但如果 0 到 3 歲期間媽媽是缺失的 , 或者媽媽的角色被姥姥 , 阿姨 , 保姆等的替代了 , 表面上看孩子也得到了照顧 , 但其實孩子對於媽媽的需求 , 是沒有得到滿足的 。
孩子是媽媽的之一 , 而媽媽是孩子的唯一 。 所以 媽媽的缺失會給孩子心理上形成一個「空洞」 , 這個「空洞」需要一個過渡的客體 , 這個客體是什麽呢 , 就是孩子把安全感建立在一個客體上面 , 比如說一個小毛巾被子 , 或者一個小玩具或者小枕頭之類的東西 , 生活裏我們經常看見孩子抱著這個小被子睡覺 , 這小被子都破爛了孩子也不肯換 , 上面寄托的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 。
可能有的父母會說 , 我從小就陪著孩子 , 從來沒有缺失過 , 他為什麽還是會抱著個小被子 , 這是因為媽媽陪伴的品質仍然造成了「空洞」 。 因為 如果只有陪伴 , 沒有真正的關註 , 撫摸和愛 , 那 孩子的安全感仍然是有缺陷的 。
童年時經歷過創傷的人不一定會缺乏安全感 , 但是童年時經歷過這樣的缺失或者忽視的人 , 一定會沒有安全感 。 所以要提醒做父母的 , 孩子在懂事之前 , 其實已經開始給父母出考題了 。
許多父母以為自己對孩子足夠好 , 其實從孩子小的時候就一直忽視孩子精神方面的健康 , 但是過去的那些缺失已經無法改變 , 只能向前看 , 在此給父母們一些亡羊補牢的建議 :
第一,鼓勵孩子的表達 , 不要限制孩子的表達 。 不管孩子說的是不是你愛聽的 , 首先要鼓勵他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
第二,給予孩子認同 , 塑造他的高價值感 。 許多孩子求的就是家長的一句肯定 , 做家長的不要打擊孩子自信心 , 他在家裏面被肯定才會對家產生安全感 。
第三,幫助孩子消化負能量 。 就是接受孩子對你莫名其妙的頂嘴和發脾氣 。 孩子會有負能量的時候 , 一旦他毫無保留的向你表現出這真實的一面 , 這說明他對父母是有信賴的 , 這時候如果拒絕他的情緒 , 孩子以後也不會想要跟你交心 , 但如果你能夠幫助他消化這些情緒攻擊 , 孩子對你的安全依戀才會變得更深 , 這也是對以往安全感不足的一種補足 。
記住, 作為家長 , 永遠不要自以為對孩子好 , 要為孩子長久的心理健康做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