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優美的艾爾卑斯山,碧水藍天,蒼鷹盤旋,一個小女孩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
可與這美好畫面相反的是,小女孩的童年充滿了坎坷,她便是電影【海蒂與爺爺】的主人公,海蒂。
小小年紀,她就父母雙亡,被姨媽扔給山上脾氣古怪的爺爺撫養。幾經輾轉,又被送去給富商小姐當伴讀,寄人籬下。
多變的環境帶來了多樣的選擇,多樣的選擇帶來了多樣的意見。
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在她成長的道路上,有過被閑言碎語幹擾的跌跌撞撞,也有過不知該走向何方的動搖迷茫。
外界的聲音太嘈雜,內心的聲音就會被掩蓋;受到的建議和指點太多,原本的選擇就會不斷搖擺。
好在幸運的是,她最終都做出了遵從本心的選項。
海蒂的故事一遍遍的證明: 人生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幹系。
保持快樂的秘訣,是不要在別人的卷子裏答題。
海蒂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姨媽在山下生活。
但姨媽最近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不想帶著海蒂這個拖油瓶,於是把她扔到了艾爾卑斯山上的爺爺家。
爺爺總是板著一張臉,鷹一樣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一切。
他的性格非常孤僻,村裏人都對這個冷漠的老頭避之不及,但小海蒂的心裏有著自己的答案。
不出意料,爺爺對海蒂的到來並不歡迎,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滾開」,並把她拒之門外。
來到這裏的第一晚,海蒂只能在羊圈中度過。
可海蒂並未因此心生怨恨。第二天一早,她又開心地跟爺爺打招呼:「早上好,爺爺。」
她明媚,純真。盡管在親情中四處碰壁,顛沛流離,但這一點都影響不了她的活力與快樂。
她在廣袤的原野中奔跑,興高采烈地在山上放羊,即使睡在閣樓草堆也很開心……漸漸的,爺爺被海蒂的真誠所打動,關系日趨緩和。
但就在這時,一起放羊的皮特,告訴了海蒂一件可怕的事情:爺爺以前殺過人。
回到家後,海蒂看爺爺的眼神充滿了恐懼,她抱著行李,提防地想要回到羊圈去。
爺爺敏銳地猜到了海蒂反常的原因,他沒有責怪海蒂,也沒有過多解釋,而是平靜地告訴她:
人們總愛談論壞的東西,但是你需要決定,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別人的話。
思考半晌後,海蒂決定聽從自己。
盡管爺爺看起來可怕,但這些日子的朝夕相處告訴海蒂,他並不是惡人。
她跳起來,抱住了爺爺。
她選擇相信他。
心理學上有條著名的法則: 即使你已經有了主見,但如果有十個朋友和你持相反的意見,那麽你很難不動搖。
這也是爺爺說這番話的用意:
不論別人在你心裏如何重要,但面對問題時,你必須保持獨立思考。
相信自己的客觀判斷,而不是別人的主觀臆斷。
真正的答案,不是從別人的嘴裏抄,而是要靠自己的眼睛找。
爺爺給了海蒂選擇的自由,海蒂也回以了爺爺信任和愛。
第二天早上,爺爺給海蒂親手做了一把小椅子,也代表著,爺爺真正接納了這個孫女。
爺孫倆的關系由此更為親密。
就在一切都穩中向好時,姨媽卻為了一筆不菲的介紹費,連哄帶騙地將海蒂賣給富家小姐做伴讀。
天性自由的海蒂被送進規矩嚴格的古堡,整日面對刻板嚴厲的女管家。
但海蒂並未因此怨天尤人。盡管和這裏格格不入,她卻依然熱情蓬勃。
活力四射的海蒂就像一道陽光,照亮著這個死氣沈沈的古堡,也照亮著抑郁成疾的小姐克拉拉。
可海蒂也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如魚得水——來自大山的她並不識字,甚至連字母是什麽都不認識。
盡管家教老師努力地教,海蒂卻一點長進都沒有,剛學過的知識,第二天就忘得幹幹凈凈。
女管家很是看不起海蒂,覺得她是一個沒有教養的野孩子。還在家主面前冷嘲熱諷,說海蒂「腦子有問題」。
不過好在,海蒂遇到了克拉拉的奶奶,這位智慧的老人並不這麽認為。
晚上,她一邊給海蒂講睡前故事,一邊順勢聊起了讀書識字。
原來,海蒂之所以學不會識字,並不是因為天資愚鈍,而是當時聽一起放羊的朋友皮特說,我們山裏的孩子不需要讀書,會放羊就夠了。
正是皮特的話,讓海蒂覺得讀書不重要,所以打心眼兒裏不願去學。
奶奶聽海蒂說完,並沒有著急否定她,而是語重心長地說:
「人也不一定非得相信別人說的話啊。」
接著,她帶著海蒂讀書中放羊的故事,但故意在故事關鍵之處停止,引得海蒂非常好奇,想要聽下去。
奶奶趁機賣了個關子,告訴海蒂:
想知道的話,你得自己去讀這本書。
如果你認識字的話,就可以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尾了。
在故事的誘惑下,海蒂主動拿起了書本,磕磕絆絆地學會了認字。
從此,帶著對故事的熱愛,海蒂進步得飛快,就連對她一直抱有偏見的女管家也不禁贊嘆。
重回艾爾卑斯山以後,海蒂也主動前往學校上學。
這顆「故事」的種子就此埋下,她用全部的熱忱,澆灌它生根發芽,漸漸長大。
如兒時所願,成年後的海蒂,真的成為了一位作家。
大抵這就是熱愛的力量吧。如同一把火焰,點燃海蒂內心對知識的渴望。
因為熱愛,所以伸出了向生命探索的翅膀。
在一次次的風風雨雨中,追尋曙光,最終破繭成蝶,蛻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雖然在古堡裏生活優越,天天可以吃美味的食物,穿漂亮的裙子,但海蒂還是忘不了艾爾卑斯山一望無際的原野,忘不了惦念她的爺爺。
由於太過思念故土,海蒂甚至患上了夢遊癥。
她生來就是穿梭於林間歡樂的精靈,華麗的鳥籠根本關不住她自由的本性。
但是幸好,克拉拉一家十分開明地將海蒂放回了山上。
海蒂快樂地擁抱著美麗的大自然,無拘無束的徜徉可以治愈過去的一切。
不過,在古堡中學習的經歷,也讓海蒂心裏的種子悄悄生出了芽。
一天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大家:
「你們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麽?」
牧羊人的兒子答:「當牧羊人。」
鐵匠的兒子答:「做鐵匠。」
大家無一不是想子承父業。
但海蒂不同,她站起來,有些膽怯但堅定地回答:「我想寫故事。」
這個回答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連老師也覺得荒謬。
海蒂只好默默藏起了這個夢想。直到再次遇見那個為她點起希望的前輩,克拉拉的奶奶,她才敢傾吐心聲:
「大家都笑話我,因為我想寫故事。」
奶奶清楚海蒂的顧慮,怕不合群的排擠,怕別人異樣的眼光,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放棄夢想的理由。
她送給海蒂一個日記本,看著她的眼睛,堅定地告訴她:
那是因為大家知道的太少,而你看過更大的世界。如果生活中有什麽使你感到快樂,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別人說什麽。
聽了奶奶的話,海蒂的臉上又洋溢起美好的笑容。她感激奶奶無條件的支持,也懂得了:
與其走別人走過的路,不如走自己想走的路。
是呀,去做讓自己真正感到快樂的事。至於別人說什麽,那是最無關緊要的。
曾看過一句話:「生活中的無趣和痛苦,往往來自陳規舊習,欲尋求樂趣,只能先破後立。」
按照世俗的標準終究不能收獲快樂。人生在世,我們只需要追隨自己,也只需要聽從自己。
盲目從眾的代價,是永遠被別人的眼光支配,如同被操縱的提線木偶。
做自己世界裏的主角,按照喜歡的方式度過余生,想來,這就是我們拼盡全力努力的意義。
人生就像一場考試,總有人想在別人的考試裏金榜題名,最後卻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
他們忘了,我們拿著只屬於自己的答卷,答案自然也不盡相同。
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可以很精彩。
我們既是答卷人,也是出卷人和判卷人。
唯一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卷子裏,答自己的題。
就像海蒂一邊摸爬滾打,一邊茁壯地成為自己。
人生這張答卷,有且僅有的最優解,是為自我堅守一生,一心一意,永不停息。
作者 | 如登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貍愛CUC,公眾號:笙夜時間。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