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為啥「星二代」裏,大家都羨慕伊能靜的兒子?

2024-03-29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貝小戎

近日,人們發現,伊能靜與庾澄慶22歲的兒子庾恩利,作為一個星二代,很難得地並沒有被慣壞,三觀很正,很獨立,活得很自我。因為他,伊能靜的形象也大為改觀,人們發現她的育兒理念可圈可點。

比如三年前,她在轉發兒子的微博時說: 「從今天起,你不再是伊能靜的兒子,你是你自己。」 庾恩利在介紹自己時,也沒有提自己的父母,而是說他是一個中性美妝品牌的主理人。

圖|@伊能靜微博

關於穿女裝, 他說,不管在穿著或是審美上人都是有選擇權的,他從8歲開始就可以自己挑選想要穿的衣服,也從那時開始訓練培養出自己的審美觀,自己的身體與生活都可以自行去體驗。

圖|小紅書En-Li恩利

名人從小就享受著特權,父母的星光對他們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為他們遮風擋雨,也可能會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 法國銀行家之後居伊·羅斯柴爾德也算一個例外。他在回憶錄中說,做羅斯柴爾德家的孩子並沒有使他感到不自在。父母讓他跟普通人一樣生活,遵守同樣的紀律,必須作為普通一員而不是一個小權貴行事。「在學校裏,同學們不嫉妒我,老師們不看重我。我的父母從未像某些大戶人家習慣的那樣說,既然你是羅斯柴爾德家的人……即使我未曾意識到自己屬於一個特權階層,我也未能一直保持清白。我後來終於發現,我的父母在他們那個小天地裏就像是國王和王後。」

居伊對自己的成長經歷做了冷靜的反思:「我小時候,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這使得我不僅憎惡閑散和懶惰,還養成了制定計劃的習慣。即使是度假,也覺得無所事事是一種罪過。或許正是由於當時的生活安排得過於細密,才養成了我缺乏創造性,有時甚至缺乏主動性的毛病。」

【他鄉的童年】劇照

他覺得他的父母有做得對的地方,「父母對我們極為關心,把我們的生活條件、健康和幸福看得比什麽都重要。他們從感情上給予我們一種安全感,並對我們表現出無限的柔情。他們指導並督促我們進行學習、鍛煉身體,同時一絲不茍地把他們認為是最重要的道德、宗教和公民準則灌輸給我們。」

但他覺得自己小時候受到了溺愛,「自由放任的教育會帶來多大的危害,這在今天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因此,我並不因為曾經受到過嚴格的管束而後悔。然而,如果管束得有節制一些,適當地讓我冒一些險,對我表示出更多的信任,那麽我在年輕時就不至於因為仿徨和探索而浪費寶貴的光陰。」

伊能靜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說:「年輕的你們,都應該是流動的,不是固體……我能做的,僅僅是照顧好你的身體,以及無限的支持。」

她說,兒子知道他作為所謂的「星二代」已經有了光環,真正的自由是從知道邊界學會尊重而來的。

這堪稱心理學家所說的「一流的教養」:如果讓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們將學會指責;如果讓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們將學會憂慮;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諷中,他們將學會畏縮;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們將學會自責。但如果孩子讓生活在鼓勵中,他們將學會自信;讓孩子生活在寬容中,他們將學會耐心;讓孩子生活在接納中,他們將學會愛人,讓孩子生活在贊許中,他們將學會自愛,讓孩子生活在友善和體貼中,他們將學會尊重;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們將學會信賴自己和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們將擁有目標。

文藝界明星的孩子「子從父業」的有很多,比如陳佩斯、濮存昕、電影導演佐菲雅·科波拉。愛爾蘭記者洛林·科特尼說,「鄧肯·瓊斯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他沒有借用他父親大衛·鮑伊爾的名字。明星的子女好像肯定會獲得成功,但高調成功者的孩子很少會成功:如果你成功了,人們會懷疑你利用了裙帶關系;如果你失敗了,他們會說你沒有充分利用機會。」

圖|@伊能靜微博

名人的後代會得到的優勢包括人脈、經濟保障和體面的基因庫,但「我們都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下,如果你的母親是麥當娜,你會一直被遮蔽。你只能希望爭奪一些反射出來的榮耀。」名人之後如果沒有客觀的成績證明自己,會受到雙倍的批評,所以他們必須加倍證明自己。 明星父母的光芒最終會褪去,他們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庾恩利「內核自由穩定」,伊能靜也願意讓自己的兒子清醒又盡興地「在人間遊玩」,不期待他成為藝人,一定要像父母一樣優秀。

愛孩子,是愛他本來的樣子。日本學者河合隼雄說:「愛這件事,最關鍵的就是肯定對方的人格……有很多人都忘記了對方是個有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以為像愛一個洋娃娃一樣地愛對方就是愛了。孩子的幸福,是由他們自己去創造和構築的。有些父母並不以孩子的幸福為中心,認為只有把孩子放在他們以為的幸福的狀態裏才能安心,但這不過是自以為是罷了。 而真正的幸福,是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讓他們的父母蒙羞的「星二代」的名單很長:湯姆·漢克斯的兒子切特·漢克斯、尼克拉斯·凱奇的兒子威斯頓·凱奇、麥可·道格拉斯的兒子卡麥隆·道格拉斯、成龍的兒子房祖名、喬丹的兒子馬庫斯·喬丹、基思·理查茲的女兒狄奧多拉·理查茲……

到底要怎麽樣養孩子?美國記者安娜·諾斯說:「對父母來說,似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種新的育兒理念,最新的一種叫積極育兒,也被稱為溫柔育兒或尊重育兒,這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得到的。擁護這種育兒方式的人說,用其他任何方式撫養孩子都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問題。但許多其他的育兒方式也有自己的反對陣營,不管你怎麽做,都會有人說你做錯了。 父母能做的只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並做出相應的調整。其次,要明白,養育孩子不應該只是母親的任務,而是人們在家庭和更廣闊的世界中與他人共同完成的事情。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楊逸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轉載請聯系後台。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